在彭林同意担任空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后,他便在国防部中正式拥有了两间办公室。
分别位于国防部大楼三楼的陆军部和七楼的空军部。
无论陆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亦或者空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都是国防部和陆军、空军中的超级实权职位,公事繁多,绝对不可能兼并到一间办公室内。
比如空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便担负着十二大主要职责:
如,制定空军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确保装备体系与国家安全战略、空军作战需求相匹配。
统筹协调空军装备研发、生产、列装、升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装备体系化、模块化发展。
主导关键装备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突破。
协调全国航空军工单位的研发资源,避免重复投入,提高研发效率。
根据空军作战需求,制定装备技术指标,确保装备符合实战要求。
组织军地联合论证,确保装备研发与战术运用紧密结合等等。
更要推动航空工业人才培养,建立军工科研梯队,确保技术传承与创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空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这一职位,直接关系着龙国空军未来的发展方向!
“彭林同志,三天之内,空军总司令部便会将空军的作战需求报告、战场环境分析、现有装备性能数据、国外对标装备参数全部提交到你的办公室!”
“另外,空军总司令部将为你提供最高研发权限支持,包括不限于跨单位协调权、预算调配权、试验场使用权!”
“还有,空军总司令部还将与你的办公室建立军事情报共享,提供敌方最新航空装备动态,授予你最高保密研发权限,可接触绝密级军工技术资料,确保研发不受任何信息壁垒限制……”
空军总司令刘宇飞将军向彭林说道。
除了军队的直接调动权利,他几乎将其它权限都授予了空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办公室。
自从彭林在空军新型战机的研发大会上提出三代半战机计划后,刘宇飞总司令便打定主意,五年之内龙国空军必须涅盘重生,焕发新生!
而对于彭林,他自然更要以“国士之礼”待之!
“首长您放心,三年之内我一定为空军发展研发一套世界最先进的装备体系!”
“推动我国空军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彭林向刘宇飞总司令保证说道。
……………………
下午。
彭林并没有立即前往七楼空军办公室工作,而是依旧在陆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办公室。
毕竟空军总司令部为他的部门和办公室配齐相关下属和工作人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在他过去完全就是光杆司令一个,根本无法有效的展开工作。
而且陆军这边,他同样事务繁忙。
比如:陆军合成旅装备升级方案、新型武器研发进度报告、实战化训练反馈、预算调配申请及外军装备分析报告等事务。
彭林打开积累起来的文件,一一进行着批阅。
当然,彭林在审批这些文件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好消息。
因为作为陆军装备发展总设计师,很多陆军的重要武器装备研发都需要他的签字以及审批。
所以这些装备在研发完成后,彭林居然也收获了大量的科研点。
【研究项目名称:79式轻型坦克】
【难度评估:b】
【任务进度:100%】
【任务奖励:2000科研点】
【装备描述:105mm线膛炮,全重约35吨,高原机动性强,配备先进猎歼系统,适应山地和水网地形!】
……
【研究项目名称:“火龙”战术导弹发射车】
【难度评估:b】
【任务进度:100%】
【任务奖励:2000科研点】
【装备描述:搭载火龙系列战术弹道导弹,射程180-600km,精确打击纵深目标!】
……
【研究项目名称:79式重型机械化桥】
【难度评估:d】
【……】
在这数月的时间里,陆军装备呈现出了井喷式的发展。
并且不仅仅是局限于高精尖武器装备的发展,像辅助和后勤的装备也同步得到发展。
像532机械厂研发的79式重型机械化桥,便可以在30分钟架设50米桥梁,承重60吨,支持重装合成旅通过。
除此之外,还有长安机械制造分厂研发的装甲工程车,集成推土铲+液压破碎锤,伴随坦克开路。
这些军工单位有些是被昌河兵器工业总厂收购的,也有一些本身研发底蕴便无比的雄厚。
在昌河兵器工业总厂带动全国军工产业链发展,以及攻克了很多的技术和材料难题后,便有军工厂独立研发出防化侦察车。
可探测核生化污染,配备喷淋系统,为沾染核污染的人员及装备快速消杀。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昌河汽车制造分厂研发的装备,比如载重40吨,为部队后勤运载导弹和火炮的重型运载车!
还有1小时供应800人份热食的野战炊事车!
以及近程导弹+25mm机炮的炮弹合一野战防空系统!
在彭林攻克一系列最艰难的技术难题后,龙国的军工人也开始不断横向发展这些技术,不断拓深,研发出各型新式武器装备!
“陆军的底子已经打好了!”
彭林审批着这些文件,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制度上,陆军已经开始进行全面合成化发展,甚至就连陆军军校,都在重新制定培养体系,培育适应军队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军官。
而在军工体系中,彭林在昌河厂培养的一大批科研及技术人才,则也开始不断的扛起大旗,研发出一系列新型的武器装备。
直至深夜,彭林才审批完所有积压的文件。
或许是因为陆军在军队发展以及军工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让彭林感到兴奋,这使得他毫无睡意。
随后,彭林又开始向昌河兵器工业总厂的谷厂长写信,和他商议收购几家飞机制造厂的相关事宜。
彭林既然承接下歼-10战机的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武器系统等关键任务,自然也要提前做出规划和打算。
等忙完了这一切,彭林则又开始设计“北斗系统”的卫星设计方案。
台灯下。
彭林的办公桌上铺满图纸。
他手中的铅笔在卫星轨道参数表上快速勾画,并凝视着电脑屏幕上北斗星座的三维模拟图。
在上面,地球静止轨道与倾斜同步轨道的卫星节点如星辰般在屏幕上闪烁。
窗外夜色深沉,咖啡早已凉透,但彭林的思维却异常清晰。
他反复推敲星间链路的数据传输协议,原子钟的稳定性曲线被红笔圈出重点。
彭林时而抓起计算器验证轨道修正值,时而笔尖在稿纸上划出尖锐的折线,验证双星定位技术的关键公式。
当墙上的挂钟指向凌晨三点时,他终于完成了北斗系统组网覆盖亚太的壮阔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