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镜台精确的情报指引下,我和我率领的精干队伍,在这片广阔而混乱的区域内进行着艰苦的搜寻。我们避开曹军可能的搜索方向,沿着玄镜台斥候勘察出的隐蔽小径前进。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太多触目惊心的场景:被遗弃的辎重,倒毙的马匹,甚至是一些被曹军追兵或乱兵伤害的百姓尸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和腐败气息,那是徐州大撤退留下的残酷印记。
玄镜台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来,像是一张拼图,逐渐勾勒出刘备残部的大致位置和境况。他们没有像预设方案中那样顺利突围,而是被曹军打得七零八落,部队和百姓严重离散,迷失在荒野之中。情报显示,刘备本人,可能只带着极少数亲卫,向某个偏僻的方向逃亡。
“主上,燕青传回消息,在前方三十里外的卧牛山附近,发现一批衣衫褴褛的百姓和少量溃兵。他们在山脚下扎营,情况极为凄惨,似有小股土匪或溃兵正在袭扰。根据百姓的描述,他们似乎见过……见过刘公的旗帜!”
这则情报,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点燃了我心中的希望。卧牛山!这是一个我此前在规划撤退路线时就有所关注的地形。而且,旗帜的描述虽然模糊,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丝线索都弥足珍贵。
“快!”我立刻下令,“全速前往卧牛山!”
我们加快了脚步,在玄镜台向导的带领下,向卧牛山方向疾驰。我的心跳得飞快,既有即将找到目标的期待,也有担心情况比情报更糟糕的忧虑。
当我们抵达卧牛山附近时,天色已近傍晚。远远地,便看到了山脚下升起的几缕炊烟,以及更远处隐约传来的厮杀声和哭喊声。显然,那些逃难的百姓和溃兵,正遭受着威胁。
“老吴,石秀!”我立刻低声下达指令,“按‘猎犬’阵型,迅速渗透!优先解决袭扰者,确保百姓和溃兵安全!”
“遵命!”老吴和石秀带着我的私卫精锐和玄镜台行动队员,化作数条黑影,迅速向山脚下包抄过去。他们身手矫健,行动隐秘,很快便消失在树林和草丛之中。
我则带着少数几名亲卫,在后方进行观察和策应。我没有立刻暴露身份,我要先确认情况,看看刘备是否真的在此。
厮杀声持续了片刻,很快便平息了下来。紧接着,传来了玄镜台行动队员发出的特定鸟鸣声——安全信号。
我带着亲卫走向山脚下。眼前的景象,比情报中描述的还要惨烈。
简陋的营地混乱不堪,衣衫褴褛的百姓惊恐地缩在一起,许多人身上带着伤。一些穿着各色服饰的土匪或溃兵倒在地上,显然是被我的队伍迅速解决了。我的私卫和玄镜台成员正在维持秩序,并对现场进行清理。
“主上!”老吴快步迎了上来,“袭扰者已全部清除!是一些趁火打劫的散兵游勇和土匪。没有发现曹军的踪迹。”
“刘公呢?”我急切地问道。
老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营地深处一指。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处较为平坦的空地上,围着寥寥数人。其中一人,身着沾满泥土和血污的破旧长袍,正扶着一棵老树,背对着我,肩膀微微颤抖。虽然只看到一个背影,但我心中猛地一震——那是如此熟悉,如此落魄,却又如此坚韧的背影!
“主公!”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快步冲了过去,同时高声呼唤。
刘备身体一僵,缓缓转过身来。
当他看清是我时,那双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激动,甚至……是劫后余生的巨大狂喜!
“子明!是子明吗?!你……你没有事?!”他声音颤抖,带着哭腔,猛地向我扑来,一把紧紧抱住了我!
我从未见过如此失态的刘备。他抱着我,身体都在微微颤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绝望、痛苦、以及此刻重逢带来的巨大冲击。他或许以为我在执行那个“特殊任务”时已经遭遇不测,或者在乱军中彻底失散了。
“主公!昭无碍!昭奉命执行特殊任务,在乱中与大部队失散,一直在寻找您!”我回抱住他,心中五味杂陈。这句解释,既是事实(失散),又是伪装(奉命执行特殊任务),完美地契合了我们之前的计划。
关羽和张飞也从人群中走出,他们的模样同样狼狈,脸上带着疲惫和血迹,但眼神中却带着惊喜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子明!”张飞的声音带着粗犷的惊喜,“你竟然活着!俺还以为……”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清楚。
关羽也捋了捋长髯,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子明,得见你平安,吾心甚慰。”
简雍和糜竺也在刘备身边,他们的神情同样激动,对我能够出现感到不可思议。
“子明,你……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队伍呢?”刘备放开我,急切地问道。
“主公,”我回答,“昭奉命执行特殊任务,在乱中与大部队失散。幸而麾下士卒精锐,对地形熟悉(伪装),才得以保全。昭得知主公处境,便立刻通过特殊手段(暗指玄镜台)搜寻您的踪迹,终于找到了!”
我没有详细解释“特殊任务”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提及玄镜台。只是用模糊的措辞带过。重点在于强调我是“主动寻找”,并且是“找到了”刘备,而不是被动汇合。
这时,老吴带着我的队伍走了过来。他们看起来比刘备的残兵和百姓要精神许多,装备也相对齐全。这本身就足以引起刘备等人的好奇和惊讶。
“主公,这是昭麾下的士卒,以及一些在乱中收拢的义士和百姓(伪装)。”我介绍道,“他们都愿随主公共赴危难!”
刘备看到我队伍的状态,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在如此惨烈的溃败后,我竟然还能带出一支相对完整的队伍,而且看起来训练有素。但他没有多问,此刻能重逢,能得到支援,已经是他绝望中的最大幸运。
“子明!你真是……真是备的福将啊!”刘备再次激动,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上前握住老吴和石秀等人的手,连声感谢。
“主公,您的部队和百姓,状况如何?”我关切地问道。
刘备脸上闪过痛苦之色:“惨!太惨了!曹军追击凶猛,部队溃散,百姓损失惨重……我与云长、翼德、宪和、子仲他们,也是在乱军中失散,勉强收拢了这一点人马和百姓……”他指了指营地里那些疲惫绝望的人们,眼中满是愧疚和痛心。
“粮草呢?”我问。
“早已断绝……”简雍苦笑着摇头。
“水呢?”
“附近水源都被曹军或地方武装控制,难以获取……”糜竺叹息。
我知道,现在是“雪中送炭”的最佳时机。
“主公莫忧!”我立刻说道,“昭在执行任务途中,恰巧发现了一些……嗯,一些热心义士提前准备的物资(伪装),藏于隐秘之处。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我向老吴使了个眼色。老吴立刻安排手下,从我的队伍带来的马车上(这些马车在外围,伪装得很好),将一部分糜家提前储备的粮草、饮水、药品、甚至是一些干净的衣物,迅速分发给刘备的残兵和百姓。
这些物资,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对于饥渴疲惫、伤病交加的众人来说,无疑是救命的甘霖。营地里顿时响起一片感激的议论声和低低的啜泣声。许多百姓甚至跪倒在地,向刘备和我表示感谢。
关羽和张飞看着我,眼神中的复杂更甚。他们知道陆昭有“奇门遁甲”,但没想到他竟然能在如此混乱的撤退中,不仅保全了自己,还能带来急需的物资。
“子明……”关羽沉声说道,“你的能力,实非常人可及。”
张飞也挠了挠头:“俺老张服了!子明,你真是俺们的大福星!”
我没有居功,只是平静地说道:“主公无恙,便是最大的万幸。如今曹军仍在追击,此地不宜久留。昭曾研究过此地地形,也通过特殊渠道(暗指玄镜台)得知了一些曹军的动向。我们必须立刻动身,按照更隐秘、更安全的路线,继续向南,前往荆州!”
我利用玄镜台的精确情报,为刘备残部指明了最佳的行进方向,避开了曹军最可能追击的路线。在我的指引下,这支刚刚汇合的队伍,虽然依然疲惫,但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振。他们有了粮草,有了药品,有了明确的方向,更有了陆昭这个“福将”的出现,仿佛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陆昭,并非撇下刘备独自跑路。他完成了自己的秘密脱壳,保存了核心力量,然后,在最危急的时刻,以一种“雪中送炭”的方式,找到了并拯救了陷入绝境的刘备残部。
这,便是“金蝉脱壳”策略中最关键的“回捞”环节。
看着刘备握着我的手,眼中充满感激和依赖的神情,我知道,我这次冒险的“寻踪”是值得的。我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未来,也重新掌握了刘备这面旗帜。
别了,徐州!那份告别,此刻变得更加复杂。我们离开了它,经历了惨烈,又重新聚合。而现在,我们将带着这份伤痕和希望,一同,向着前方的荆襄,再次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