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国,埃斯波。诺基总部大楼,那座曾经象征着移动通信帝国荣耀与力量的玻璃幕墙建筑,此刻却笼罩在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之中。
高层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如同赫尔辛基冬季漫长的黑夜。移动电话部门总裁奥利拉脸色憔悴,眼窝深陷,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再是过去那种令人自豪的市场份额图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代表着高端智能手机销量断崖式下跌的曲线。
“最新的N系列旗舰(N95 8Gb)……上市数月,全球销量不足五十万部……”负责市场的高管声音干涩地汇报着,“而根据第三方机构的预测,启明芯的‘创世’系列,同期的销量可能已经突破了一千万部!”
五十万对一千万!
这个残酷的对比,如同最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每一个诺基高管的脸上!
曾几何时,诺基N系列是何等的风光?每一款新品发布,都能引来全球媒体的追捧和消费者的排队抢购!而现在,即使他们用上了(在当时看来)更强的配置,塞进了更高像素的摄像头,预装了更“丰富”的功能,但在那个简洁、流畅、体验为王的“启明·创世”面前,却显得如此笨拙、复杂、和……落伍。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的硬件配置明明不差!”一位负责硬件研发的副总裁忍不住抱怨道,“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个该死的触摸屏和操作系统?”
“不仅仅是触摸屏和操作系统!”首席技术官科尔霍宁猛地站起身,他的眼中充满了血丝,也充满了积蓄已久的愤怒和无奈,“是理念!是架构!是生态!是整个体系的落后!”
“我们还在用十年前的Symbian内核修修补补!还在用为物理键盘设计的交互逻辑去生硬地模仿触摸!还在用封闭、低效、对开发者极其不友好的方式去试图构建应用生态!我们从根子上就已经输了!”
“看看启明芯!他们有自己的高性能系统级芯片(Soc,天枢),有自己的图形处理器(GpU,灵猴),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北辰),甚至……听说他们还有自己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来实现软硬件的极致优化!他们构建的是一个垂直整合、高度协同的‘怪物’!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比?!”科尔霍宁几乎是在咆哮。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科尔霍宁的话虽然刺耳,却道出了残酷的真相。
“那……我们该怎么办?”奥利拉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声音嘶哑地问道。
“改变!彻底的改变!”科尔霍宁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再次提议:第一,立刻、马上、彻底放弃Symbian!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第二,将公司所有的软件研发资源,全部聚焦到maemo(诺基内部基于Linux的移动操作系统项目)平台上!给它最高的优先级,不计成本地投入!第三,必须与芯片供应商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无论是tI、高通,还是……放下身段,去和启明芯谈!我们需要一颗能够支撑起全新用户体验的强大心脏!”
这一次,会议室里的反对声音小了很多。残酷的现实面前,即使是最保守的高管,也不得不开始反思。
然而,谈何容易?
放弃Symbian?这意味着诺基过去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生态投入将付诸东流,意味着数万名Symbian开发者的“背叛”,意味着短时间内产品线的巨大断层和风险!
全力投入maemo?maemo项目虽然有潜力,但起步太晚,技术积累相比“北辰”差距巨大,而且其最初的定位更偏向于平板和高端设备,能否适应主流手机市场还是未知数。
与芯片商深度合作?tI和高通虽然也在努力追赶,但他们的芯片架构和软件支持,相比启明芯的“软硬一体”模式,先天就存在差距。至于和启明芯合作?先不说启明芯是否愿意将最核心的技术开放给他们,光是放下昔日王者的身段,去向一个曾经的“小弟”寻求帮助,这在情感上就难以接受。
内部的犹豫、派系的掣肘、对风险的恐惧、以及对昔日辉煌的留恋……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诺基这艘巨轮的转向,变得异常艰难和迟缓。
虽然在科尔霍宁等“革新派”的强力推动下,诺基最终还是决定加大对maemo的投入,并开始尝试推出一些搭载了触摸屏、试图模仿“创世”体验的Symbian改进机型。
但这些“挣扎”和“求变”,在已经占据了市场先机和用户心智的启明芯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maemo平台的成熟和生态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而市场却不会等待。那些修修补补的Symbian触摸屏手机,更是因为糟糕的性能和体验,被用户无情地嘲讽为“穿着智能外衣的功能机”。
诺基的“滑铁卢”,已经不可避免。曾经的帝国,正在以一种令人扼腕的速度,走向黄昏。
林轩在香江的办公室里,看着关于诺基内部动荡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情报简报,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碾过去了。”他心中暗道,“不是我打败了你,是时代抛弃了你。”
他知道,一个属于诺基的时代,即将彻底落幕。而这片巨大的市场真空,将由谁来填补?他,和他的启明芯,早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