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闻川向他们两人隐瞒了很多事情。
比如他为什么这么担心长公主,比如他跟长公主的过去……
郑闻川叹了一声,这些东西他不能说,因为长公主三令五申过,他就算着急得要死也不能说。
“你们都不会功夫,我觉得还是我去前线比较好。”郑闻川下定了决心。
虽说他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名分,但是他心甘情愿,他愿意为长公主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陆锦语和徐津渡我没有明说,但是他非常清楚去前线的这一趟任务是九死一生的。不要说在摄政王和裴忠之间周旋,光说面对大军压境的鞑靼人,便得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周全自己的生命。
前路漫漫,也许此次前往会殒命于北方,但郑闻川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他愿意前往。
陆锦语看他眼神坚定,语气凛然,明白他是真的愿意为长公主走这么一趟,前往前线打探情报。
“好,辛苦你了。”陆锦语道。
徐津渡看他如此坚定,便也没有说什么,是着手于帮他找一些帮手护卫。
“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一定找一队功夫高强的人手做你的护卫,保护你的周全。”徐津渡承诺道。
郑闻川笑了笑,拍他的肩膀问道:“我还要护卫啊,人多眼杂,人越多,我们计划暴露的可能性就越高。还是不要去找护卫了,我一个人就行。”
“不可。”陆锦语率先开口阻止。
两人齐刷刷地看向她。
陆锦语迎着他们的视线,语气凌厉:“闻川兄,虽然此路艰险,但是让你去前线并不是冲着让你送死去的。而且我要你记住,死是最简单的,难的是好好活下去。我便是借殿下之令,命令你一定要好好活下来。”
郑闻川心中一动,听到“长公主”三个字,他缓缓点头:“好,我知道了。”
陆锦语给他们两人倒了一杯茶水,让他们喝下定定心神。
“护卫还是要有的,不要怕计划泄露,我们这次实施的,是阳谋。”陆锦语显露笑颜,有点坏,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自信。
“阳谋?”徐津渡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对陆锦语笑道,“看来你已经想出个好办法了。”
陆锦语揭秘道:“是,我们直接跟摄政王谈判吧,这次虽然不是他带兵对抗鞑靼。但是以摄政王多年来在军中的威望和地位,他绝对可以轻而易举的帮闻川兄打入大军之中。”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说服他帮我们了。”徐津渡借着说道。
陆锦语颔首:“没错,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
郑闻川提议道:“给摄政王送金钱或者美色?”
徐津渡喝了一口茶水,反对道:“摄政王何许人也,他会看得上金钱美色?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皇位了。”
陆锦语拍板:“那就用皇位。告诉摄政王,只要帮闻川兄进了对抗鞑靼的军队中,长公主这一脉势力便帮他夺取皇位。”
“真的要这样?我们不问问殿下的意思吗?”郑闻川问道。
陆锦语摇头:“光得到这一条密令我们就废了多少功夫,哪里还有能力再问这件事?如今只能凭借我们自己了,不过我想就算殿下知道我的打算,应该也不会反对的吧。”
她挑了挑眉,看向郑闻川:“陛下这样待她,全然不把姐弟之情放在眼里。他不仁在先,殿下还需要讲什么义气吗?”
徐津渡帮陆锦语说话:“是了,没必要再顾及他们之间的姐弟之情了。”
郑闻川想到长公主呢被软禁的事情,以及陛下逼迫长公主成婚的事情,当众下了长公主脸面等等一系列令人难以忍受的事迹之后,缓缓点头,默许照陆锦语说的去做。
陆锦语却凉凉地笑了一声:“当然了,就算殿下还顾念着姐弟亲情,我也会出手斩断的。”
徐津渡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陆锦语注意到他的动作,坦然直视他:“毕竟这关系着殿下和我们这么多人的性命,这点子不上台面的亲情,不要也罢。若殿下想顾念亲情的话,等来日登上皇位,有的是时间用来怀念弥补。到那时,随殿下去吧,我再无异议。”
徐津渡听出了她话里头的薄凉,忍不住心疼面前这个瘦弱的小姑娘。他不由自主地去想她以前都遭遇了什么,竟让这样小的年纪的姑娘,存了漠视一切的心性儿。
郑闻川已经彻底折服在陆锦语手下,表示他尽管安排,自己一定做到。
“好,这样最好。”陆锦语布属接下来的安排,“闻川兄趁这两天把自己的功夫练一练,再和徐津渡找的护卫们磨合一下。其他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需要想法子护住自己的性命就行。”
郑闻川自然高兴地应下。
“徐津渡,接下来有重要的事情安排给你。“陆锦语郑重地看着他。
徐津渡与之对视:“你尽管说。”
“摄政王那边,我是说不上话的,你也够呛,你父亲徐太傅倒是够的上。”陆锦语这话说的点到为止,尽显深意。
她抬着一双探究的眼睛,瞄着徐津渡脸上的神色。
很显然被徐津渡抓到了,他似笑非笑地瞪了陆锦语一眼:“你哪里来的情报探子,怎么把京中隐秘消息打探得这样清楚?我现在是怎么好奇了。”
陆锦语哼了一声,朝他摆摆手:“你别跟我说这些有用没用的,你就回答我说的对不对吧?如今是不是只有你的父亲能说上几句话呢?”
她宜喜宜嗔的模样不多见,现下乍一看,还挺让人心悦的。
被她指着自家最难以启齿的隐秘事情来说,徐津渡也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笑着点头:“说的是,如今也就徐太傅能说上话了。或者你干脆说徐家一直没找对,摄政王很想要徐家站队好了。”
陆锦语耍赖:“我可没说,这都是你自己说出来的。”
徐津渡摇头笑着:“好好好,都是我自爆短处了,不过你说的对,徐太傅去游说的话,摄政王一定会同意的。”
这都在陆锦语的意料之内,摄政王想要登上帝位,还得收拢民心,得到几大势力的支持。其中徐家的影响力比较大,又是纯臣,一向不站队的。所以若徐家偏向他,他就更有把握得到皇位了。
这样看来,摄政王怎么可能不愿意听徐太傅的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