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营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死死地抵住了日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
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战士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与尘土,却依旧眼神坚定,手中的武器不停地向日军宣泄着怒火。
日军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丢下了一具具尸体,却始终无法突破三营的防线。
每一次冲锋,都如同撞上了一堵坚硬的墙壁,被无情地弹回。
工藤新一师团长望着那慢慢暗下来的天空,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夜幕的降临对进攻一方极为不利,无奈之下,他只得咬着牙,极不情愿地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随着撤退的命令下达,日军如潮水般退去,战场上暂时恢复了平静。
三营的战士们看着日军灰溜溜地撤下去,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大家纷纷长舒了一口气。
有人瘫坐在地上,有人相互搀扶着,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可算能休息一会儿了。”
一名战士喃喃自语道。
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战斗,他们每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此刻,能稍作休息,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慰藉。
而在新山村基地里,赵伟学正站在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神情严肃。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仔细分析着日军的进攻路线和防御部署。
虽然今日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但他深知,这仅仅是日军的试探性攻击,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司令,今天咱们打得小鬼子落花流水,他们肯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再贸然进攻了。”
一旁的参谋叶音满脸兴奋地说道。
赵伟学微微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说道:“工藤新一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今天的进攻,他或许只是在试探我们的防线。
接下来,他很可能会调整战术,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参谋叶音听后,神色一凛,点了点头。
赵伟学接着说道:“通知各营,今晚加强警戒,防止日军夜袭。
同时,让后勤部门尽快统计今日的弹药消耗,安排兵工厂加大生产,务必保证充足的弹药供应。
另外,让侦查连密切关注日军动向,一有情况,立刻汇报。”
“是!”
参谋领命后,迅速去传达命令。
赵伟学望着窗外渐渐暗去的天色,心中暗暗思索着应对之策。
而在老鹰岩基地的柳根和步文栋自从新山村基地那边战斗打响后,就一直关注着那边的战况,柳根忧心忡忡地望着新山村基地的方向,似乎能透过重重山峦看到那边激烈的战斗场面。
“步营长,听侦察兵说,日军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停过攻击,这新山村基地的压力可不小啊。”
他的声音里透着明显的担忧。
步文栋却神色镇定,微微一笑,安慰道:“柳区长不必太过担心。
司令足智多谋,对此次防御作战必定是胸有成竹,我们一定能赢得这场胜利。
不过,咱们这边也不能闲着,得随时做好支援新山村基地的准备。
柳区长,我想了解下,咱们这边的兵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手榴弹?”
柳根微微皱眉,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步营长你也知道,咱们这边人手没有新山村那边充裕,各方面条件也相对有限,兵工厂一天也就只能生产七八百颗手榴弹。
虽说数量不算多,但也是咱们能拿出的最大产能了。”
步文栋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七八百颗手榴弹,关键时候也能派上大用场。
咱们得想办法提高产量,哪怕多一颗手榴弹,到时候支援新山村基地,就能多一份胜算。”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兵工厂的方向,似乎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挖掘产能。
“可这人手和设备就这么多,想要短时间内提高产量,谈何容易啊。”
柳根面露难色。
步文栋拍了拍柳根的肩膀,说道:“办法总是有的。
咱们可以动员更多群众来帮忙,一些简单的工序,比如组装手榴弹,让他们上手应该不难。
同时,让技术人员再研究研究,看能不能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柳根听后,眼前一亮,说道:“步营长这个主意好!
我这就去安排动员群众的事儿。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一定能提高手榴弹的产量。”
“好,事不宜迟,咱们马上行动。
另外,通知各连队,做好随时出发支援新山村基地的准备,武器装备都检查好,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步文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
他检查完两支预备连的备战情况后,马不停蹄地来到前山阵地。
13连负责的正面阵地,战士们精神抖擞,严阵以待,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
步文栋仔细查看了防御工事,叮嘱连长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能有丝毫懈怠。
随后,他又赶到15连负责的南坡阵地。
这里地势较为复杂,树木丛生,是敌人可能偷袭的重要方向。
步文栋对15连连长说:“南坡位置关键,你们要利用好地形优势,加强巡逻,一旦发现敌人踪迹,及时汇报并做好战斗准备。”
连长坚定地回答:“是,营长!
保证完成任务!”
离开南坡阵地,步文栋来到14连负责的老鹰岩基地后山防御处。
后山是基地的大后方,防御同样不可忽视。
他认真检查了防御设施,对14连的战士们说:“后山是我们的退路,也是保护基地安全的重要防线,大家一定要坚守岗位,不能让敌人从这里突破。”
战士们纷纷表示,会坚决守住后山。
检查完一圈后,步文栋回到指挥所。
此时,侦查员送来的情报已堆满了桌子,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坐下来,对这些情报逐一查看分析,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判断日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而在新山村基地里,赵伟学趁着战斗间歇,马不停蹄地视察后勤各个部门。
他深知,后勤保障是战斗胜利的关键,只有后方稳固,前线战士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奋勇杀敌。
当他来到兵工厂时,豪爽的毛厂长老远就迎了上来,笑着大声说道:“司令,您放心!
只要毛钢和火药供应得上,我这里就像开了闸的水,源源不断为部队生产手榴弹、地雷、炸弹!”
赵伟学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拍了拍毛厂长的肩膀说:“毛厂长,这里就全拜托你了,前线的战士们可都指着你这儿的弹药呢!”
毛厂长胸脯一挺,自信满满地说:“司令放心!
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赵伟学又来到搞技术的几个大学生身旁。
这些大学生是基地宝贵的财富,他们凭借着专业知识,为武器装备的改进出谋划策。
一个姓刘的大学生看到赵伟学,激动地说道:“司令,这次还真得感谢您的思想启蒙啊!
要不是您提出的理论,我们对91式迫击炮的改进还完全摸不着头脑呢。
您的想法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赵伟学听了,欣慰地笑道:“那就好,大家多琢磨琢磨,把咱们的武器装备性能提升上去,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
还有那个地雷,你们也可以进行改进,像延迟地雷、连发地雷这些,都是可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一个叫闫高林的大学生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司令,您的想法太棒了!
我们之前还没想到这些呢,一定按照您这个思路进行改进。”
赵伟学点点头,鼓励道:“你们都是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人,在武器研发改进上多下功夫,咱们就能在战场上占据更大的优势。
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就在众人热烈探讨武器改进方向之时,闫高林目光中满是求知的渴望,看向赵伟学,恭敬地说道:“司令,您上次跟我们提及的肩扛式火箭弹,实在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只是当时理解还不够深刻。
能否再劳烦您仔细给我们讲讲它的原理呢?”
赵伟学向来对这些积极探索知识、一心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的青年才俊关怀备至,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不遗余力地热情解答。
此刻,他微微一笑,拉过一把椅子,缓缓坐下,以一种沉稳而耐心的语调开始讲解,小高啊,这肩扛式火箭弹呢,核心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却极具威力。
它主要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来推动弹头飞行。”
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简单画了个草图,一边画一边说:“你们看,火箭弹的内部构造,前端是弹头,里面装着炸药,这是用来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的关键部分。
而后面则是火箭发动机。
发动机内填充着特制的推进剂,当火箭弹发射时,点火装置会引燃推进剂。”
赵伟学顿了顿,抬眼看着闫高林和周围聚拢过来的大学生们,见他们都听得聚精会神,便接着说道:“推进剂燃烧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从火箭发动机的喷口高速喷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向后喷出的气体就会给火箭弹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弹高速飞行。”
“这种肩扛式设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
战士们可以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使用,无论是对付敌人的装甲车、碉堡,还是低空飞行的敌机,都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相较于传统的重型火炮,它便于携带,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闫高林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神中满是兴奋与好奇,忍不住问道:“司令,那它的精度怎么保证呢?
毕竟在战场上,光有威力还不够,得打得准才行啊。”
赵伟学笑了笑,说道:“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
要提高精度,一方面要在火箭弹的设计上下功夫,保证它飞行时的稳定性。
比如合理设计弹体的外形,让它在飞行过程中尽量减少空气阻力的干扰,保持直线飞行。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火箭弹上安装简易的制导装置,像一些小型的陀螺仪或者磁性传感器,它们可以感知火箭弹的飞行姿态和方向,然后通过微调发动机的推力方向,来修正飞行轨迹,从而提高命中精度。
当然,赵伟学继续说道:“以咱们目前的条件,想要直接生产出肩扛式火箭弹,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不过,大家可以从它的原理出发,举一反三。
咱们先从简单的武器开始改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深入。
就比如说咱们现在缴获的日本91式迫击炮,这可是个有很大改进空间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