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不能倒下啊!”杜如晦声嘶力竭地叩首,额头重重地撞击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幽州、青州的百姓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您去解救!他们正遭受着蝗灾的蹂躏,家园被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需要您的指引,需要您的决策,需要您带领他们走出困境啊!”
李世民的眼皮微微颤动了一下,他缓缓地抬起头,眼神空洞地望向杜如晦。
那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锐利与威严,只剩下无尽的疲惫与麻木。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无力地闭上了。
“陛下……”杜如晦还想再劝,却见李世民缓缓地摇了摇头。
“让朕……睡一会儿……”李世民的声音沙哑而微弱,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就一会儿……”
他的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杜如晦的心中一阵绞痛蝗灾、突厥、士族……这些难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可,他是大唐的皇帝,是天下的希望,他不能倒下,更不能逃避!
“陛下,您……”杜如晦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啪嗒……啪嗒……”
这声音在寂静的太极宫内显得格外刺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君羡正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
他的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众人的心头。
更加令人心惊的是,他每一步落下,都会踩死不少四处乱窜的蝗虫。
那些蝗虫的尸体爆裂开来,发出令人作呕的“噗嗤”声,黄绿色的汁液溅落在光洁的地面上,触目惊心。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本就心烦意乱,这声音更是让他感到一阵阵的恶心。
他强忍着心中的不适,抬眼看向李君羡。
“何事如此慌张?”李世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
李君羡顾不上行礼,他急促地说道:“陛下!边关急报!”
“边关?”李世民的心头猛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急切地问道:“可是突厥来犯?”
自从上次渭水之盟后,突厥的威胁就一直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李世民虽然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但内心深处却从未放松过警惕。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李君羡,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担忧。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气氛压抑的令人窒息。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每一息,都让人心惊胆战。
李君羡深吸一口气,似乎接下来要说的事情难以启齿。
他张了张口,正要说话,却又犹豫了。
李世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仿佛要从嘴巴里跳出来。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的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惨白,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说!”李世民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君羡咽下口水,喉结上下滚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君羡的嘴巴上,紧张到了极点。
李君羡张开了嘴,缓缓说道:“陛下……”
李君羡艰难地吐出几个字:“陛下……不仅是突厥……大炎……也出兵了……”
这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在众人的耳边炸响。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房玄龄手中的笏板“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摔成了两截,却浑然不觉。
杜如晦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李世民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他无力地靠在龙椅上,双眼失神地望着前方。
大炎……
这个名字,如同梦魇一般,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就在几个月前,大炎使者趾高气扬地来到长安,以“保护大唐免受突厥侵扰”为名,强迫大唐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勒索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那一次,李世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他堂堂大唐天子,竟然被一个蕞尔小国逼迫到如此地步!
他恨!他怒!
可是,他却不得不忍!
因为,当时的大唐,内忧外患,国力空虚。
蝗灾肆虐,民不聊生;突厥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南下入侵。
他只能选择委曲求全,以保大唐江山社稷。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大炎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兵!
“他们……他们想干什么?”李世民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恐惧。
李靖猛地抬起头,怒吼道:“突厥背信弃义!渭水之盟的墨迹未干,他们竟然敢再次兴兵来犯!此等蛮夷,不灭不足以平民愤!”
李君羡连忙解释道:“将军息怒!据探子回报,突厥和大炎只是在边境陈兵,并未有进一步的动作,他们的意图尚不明确。”
“意图不明?”李靖冷笑一声,“他们陈兵边境,还能有什么意图?分明就是想要入侵我大唐!”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沉声问道:“大炎……他们也陈兵边境?”
李君羡点了点头,沉声道:“正是。大炎的军队,已经集结在幽州边境,人数不下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李世民的心中更加不安。
大炎,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其军队却异常骁勇善战。
他们的士兵精通骑射,战斗力极强。
更重要的是,大炎与高句丽、新罗等国接壤,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对大唐形成夹击之势,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他们怎么敢……”李世民喃喃自语,
大炎四面楚歌,内忧外患,他们怎么敢在这个时候挑衅大唐?
难道……
李世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难道,他们凭借着从大唐勒索来的金银财宝,扩充了军备,增强了国力?
难道,他们已经不再惧怕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李世民的心中就充满了恐惧。
“陛下,臣以为,大炎此举,必有所图!”房玄龄沉声道,“他们或许是想趁我大唐内外交困之际,趁火打劫,夺取我大唐的土地和财富!”
“趁火打劫?”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好大的胆子!”
“陛下,臣也认为,大炎此举,绝非善意!”杜如晦也站了出来,沉声道,“他们或许是想与突厥联手,南北夹击,瓜分我大唐!”
“南北夹击?”李世民的脸色更加难看,“这……这该如何是好?”
他环顾四周,看着一张张焦急而担忧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蝗灾、突厥、大炎……
这些难题,如同大山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被巨浪吞噬。
“陛下……”李君羡突然开口道,“臣还有一事要禀报。”
李世民抬起头,看向李君羡,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说!”
李君羡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得到消息,大炎此次出兵,并非是为了进攻我大唐……”
“什么?”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是为了进攻?”
“正是。”李君羡点了点头,“据探子回报,大炎的军队,虽然集结在边境,但却并没有任何进攻的迹象。他们的阵型,也并非是进攻的阵型,而更像是……防御的阵型。”
“防御?”李世民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们防御谁?”
李君羡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缓缓地退了下去。
李世民的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
大炎的举动,实在是太反常了。
他们陈兵边境,却又不进攻,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们是在故弄玄虚?
还是……他们另有所图?
李世民的心中,充满了不安。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迷雾之中,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也找不到出口。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迷茫。
“来人!”他突然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