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是这样的。
因为修士的存在,所以导致战争往往更注重个人勇武。
大军不是没用。
只是大军也就能拖死金丹期以下的修士。
一旦修士升到金丹期以上,就已经不是普通人组成的大军能够围杀的了。
因为金丹期会飞!
也正是因为如此,金丹期作为修士的分水岭是十分明显的。
方默现在还是炼气圆满。
想要提升,就需要消耗功德。
但是想要获得功德,就需要击杀妖魔。
金丹期妖魔是方默能够击杀的上限。
当然,前提是不动用千魂幡。
方默之前在将电脑在这个世界具现化失败之后,方默就回到现实世界,将游戏世界的千魂幡具现到了现实世界。
果然不出所料。
没有任何反应。
看来现实世界的天道并没有意识。
方默曾经听说过,现实世界已经死了。
只是剩下一具躯壳。
当时不以为意,没想到现在竟然实现了。
方默将游戏世界的千魂幡作为基底,然后将现实世界的千魂幡融入其中。
游戏世界的千魂幡只有150厉鬼。
现实世界的千魂幡有1000头厉鬼。
乍一看,好像现实世界的千魂幡更珍贵一些。
但现实却是前者更值钱一些。
因为前者见过血。
而后者基本上很少见过血,战斗太差。
而且后者因为是用生猪的灵魂制作的,所以论灵性等东西,是不如前者的。
所以综上所述,自然是选择游戏里的。
融入之后,让方默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两根千魂幡融合之后,竟然变成了一杆两千魂幡。
但是其中却只有650头厉鬼。
算一算,竟然是现实的千魂幡里面的厉鬼折了一半加入游戏之中。
乍一看,好像十分昂贵。
但对于方默来说,却真的完全不值一提。
将现实里的那些存放了生猪的魂魄的幡坯取来。
然后将生猪的魂魄收走。
很快,2000魂幡就已经塞满。
方默开始进行压缩、吸收。
很快就完成了2000厉鬼的压缩任务。
将2000厉鬼,压缩到了200头。
这200头厉鬼,实力也被压缩到了厉鬼极致。
就差一点就成为鬼王了。
当然,只要方默不愿意,它们就永远无法提升。
随后很快2000魂幡就再次塞满。
生猪魂魄虽然不如人类魂魄那么好,但是生猪魂魄要多少有多少。
所以很快,2000魂幡就圆满了。
方默尝试着制作第二面千魂幡,然后尝试着将其与2000魂幡进行融合。
融合的过程乏善可陈。
只是从2000变成3000,4000……
有红钞就用现实。
没有红钞就用灵石。
总之,方默很快就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杆万魂幡!
万魂幡。
主魂上限为元婴期。
万魂幡的主魂可以比宿主高三个大境界。
刚刚好可以卡在元婴期。
方默开始给主魂喂生猪魂魄。
然而足足喂了10万头,才刚刚将主魂的修为提升到元婴初期。
而想要提升到元婴中期,就需要再喂100万头生猪魂魄。
反正以方默目前的财力来说,还不足以支持如此奢侈。
虽然万魂幡的效果挺不错的。
但可惜这东西不论是现实世界,还是游戏世界。
都不适合出现在人前。
所以就只能暂时作为杀手锏藏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万事留一手,对于自己绝对是有好处的。
当方默处理完现实的琐事,然后来到游戏内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年末秋收的时候。
金灿灿的粮食被收割下来,然后堆满粮仓,这显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将粮食卖给榷市,价格要比卖给关内高30%。
不过方默却并没有选择榷市。
主要是那边购买粮食的大多数都是蛮族或者妖族疆域内的半妖。
这些半妖大多数是妖族和人族的产物。
它们之中,有的只是食物。
有的是还算体面的买办。
但更多的,还是妖族疆域内的奴隶。
什么?人类?
那是两脚羊和玩物。
所以将粮食卖给榷市,实际上是资敌。
但是这种事情是禁止不了的。
毕竟前几年无税的时候倒是还好。
可如果几年之后有税的时候,经过层层盘剥之后,不卖给榷市根本不够一家老小日常开销。
方默今年的粮食,谈不上丰收。
亩产也就200斤而已。
不过因为有1000亩,所以差不多有着20万斤粮食。
听上去多,实际上放在大奉,也才1666.7石粮食。
而且20万斤粮食,一共也才200万文,也就是2000两银子而已。
这点钱,普通人日常生活绝对够。
但是对于修士来说,就太少了。
蛇谷很大。
内部空间面积差不多在500亩左右。
打上空间扩展符之后,里面差不多有亩。
因为这里之前是蛇谷,所以肥力惊人。
方默没有理会一脸好奇地打量着田地的白素素。
而是拿出一株水稻,陷入了沉思。
蛇谷的肥力惊人。
然而就算是如此,也就目前达到亩产300斤而已。
这个数值其实并不少。
但是对比前世那动不动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来说,真的一般。
可惜自己缺少一门法术。
但是方默却死活想不到那门法术是什么。
可能之前用那门法术提升过作物产量。
但是今生记忆没有恢复,所以只能干瞪眼……
不对!
方默陷入了沉思。
没有那门法术,无非就是多走一些弯路而已。
植物生长的条件,无非就是光合作用而已。
种地……
足够的土地、足够的水和足够的肥料。
这里是蛇谷,水、土地和肥料都不缺。
缺得是植株本身的产量。
或者说,方默缺少的是优秀的植株。
是那种亩产300斤以上的优秀植株。
思路逐渐清晰,种植实验开始。
不过种着种着,方默就有些头疼。
太慢了。
一株植株,从种子发芽到果实成熟,这中间最少也要120天!
太长了。
现代科学种植。
也需要110天~120天左右。
这是自然规律。
可在方默的认知之中,最快只需要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甚至可以更短。
但会影响口感和产量。
方默去官方论坛找了一下地煞术的名字和大概功能……
很快,一门地煞术的名字就映入方默的眼帘。
“登抄”。
一门可以让火焰燃烧更旺,大风吹的更大的法术。
就是这个!
方默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
方默心中确定。
随后开始寻找了一下之后,确定了这东西的拓本价格。
不贵,100中品灵石。
这法术的拓本绝对是值不了这个价格的。
但是这东西是独家生意。
换句话说,“登抄”的两个原本都落在了一个人手里。
所以只能买了。
方默联系了对方。
添加对方好友之后,对方发了一封付费邮件。
很快,一封邮件就发了过来。
方默肉疼的买下了拓本。
因为是经过系统公证的,所以也不需要担心问题。
很快,方默的物品栏里面,就躺着一本拓本。
方默很快就明白拓本为什么垃圾了。
因为这需要你自己亲自学会这门法术。
而原本只需要伸手一拍。
所以只要用原本,玩家们人均天降英才。
但原本并不是无限制使用的。
一套原本,最多也就生效10~100个。
想要修行,就只剩下拓本了。
拓本的来源很多。
已经有这门法术的修行者以一定修为值为代价,可以将这门法术拓写下来。
这是最快的。
其次是手写。
但手写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个字错了,整个技能就变样了。
好在,对方卖的就是系统拓本。
否则方默非要吐血不可。
而就算是系统拓本,想要一口气学会也是十分困难的。
比如方默就前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学会了这门地煞术。
着实麻烦。
但效果也是喜人的。
【叮!恭喜你学会地煞七十二术之一“登抄”。】
=
【名称】:登抄(主动)。
【品阶】:地煞七十二术之一。
【说明】:使事物加快或在原基础扩大影响,比如使火烧的更旺,烧的更猛烈。
=
学会的那一刻无数的感悟突兀的出现。
方默足足被硬控了一个时辰。
回过神来,方默捂着眉心,面露惊奇。
他不知道这些记忆是从哪里来的。
但是这些记忆都是“登抄”的使用记忆。
甚至方默还从其中找到了用来催发植株的记忆。
看着记忆中不到半个月就能成熟的作物,方默的眼中充满了震撼。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细枝结硕果。
科技+超凡,恐怖如斯。
方默开始按照记忆中的步骤进行催发。
很快,一根植株出现在方默手中。
那是生命蕴含着浓烈的力量。
方默将植株种在早就已经被农机们整理好的土地上。
引水入渠。
植株贪婪的汲取着水分。
整体呈现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吸收着水分。
要不是溪水链接,恐怕根本不够。
方默啧啧称奇。
白素素也发现了这一株植株的异样。
出现在方默身边,好奇地看向这株奇特的水稻。
然后……
在白素素错愕的目光中,植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着。
而另一边,植株周围的肥料也在迅速消耗着。
方默早有准备,自然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
随着肥料、水分到位。
植株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生长。
前后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成功结出了稻米。
白素素目瞪口呆。
她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所以她自然知道一株普通的水稻是怎样的。
但……
眼前这一株两米高,上面结满了密密麻麻稻谷的水稻,从发芽到成熟就用了十天!
方默则是在一旁写写画画。
白素素瞄了一眼,感觉有些眼花。
方默对于这株水稻的表现十分不满意。
因为方默制作的明明应该是超凡六号。
一种身高5米,单株成林的水稻。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只有一米高,产量看上去也不多的样子。
方默开始分析。
简单总结一下之后。
植株本体太过孱弱,无法过于拔苗助长。
想要达到原本的需求,需要一代一代的培育。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另外肥料不对。
过于原始。
水也不行,杂质过多。
气候也不行,过于干燥。
总之,哪哪都不行。
可就算这样,这一株水稻照样结了1斤稻谷!
其中饱满率也高达60%!
而普通的水稻,也就能结0.15斤的稻谷。
如果是巨型稻,那就是单株0.2~0.3斤左右。
也就是说,超凡+科学种植……
可以!
方默精神一振,开始刨除记忆中的培育方法,开始培育适合西北气候的作物。
水稻这种对于水源需求量太大的作物,显然是不太适合。
那就改变作物。
最后选择的是小麦+玉米。
另外自然还有棉花。
这三种作物就是方默主要的种植对象。
棉花目前种的不多,主要是用于后期制作引线、棉服之类的东西。
因为需求量暂时不大,所以只种了1000亩。
然后是小麦和玉米。
方默所在的西北地区,种植的主要是春小麦。
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
但因为小麦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株体,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
这也是小麦和其他作物的不同。
也就是说,这个春华阶段它不是生长速度,而是和当地气温有关。
也因此,春小麦基本上只能一年一熟。
产量上偏低。
因为哪怕现代世界,非试验田环境亩产也就900~1200斤。
试验田环境最高亩产约1826.4斤,而且还是皖省品种。
西北这边自然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方默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单株产量。
既然小麦的种植时间无法缩短,那就应该在品种上下功夫。
提升单株产量。
从原本的千粒10克左右,提升到了千粒50克,再到千粒100克。
不过这就有个问题。
虽然单株产量增加了,但单株之间的间距也增加了。
所以总产量也降低了。
方默就无语了。
怪不得现代世界对于小麦不怎么上心。
这特性也没谁了。
方默也没钻牛角尖。
既然小麦不行,那就选择玉米。
玉米就十分容易了。
毕竟这东西在现实世界都能成长到四米高,虽然是不一样的品种,但好在问题不大。
而且玉米本身不但是粮食,还是很好的工业原料。
大规模种植还是十分适合的。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玉米本身上。
而是出在熊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