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哗啦啦的在光明峰还未建成的三期工程上下着。
李达康站在还未建好的楼上,戴着白色领导专用安全帽,满脸着急的看着远处施工塌方现场。
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让光明峰东南角地下车库产生了极其恐怖的塌方事故。
根据现场负责人说,塌方是因为地下地基土质疏松导致,可能是这场暴雨下的太大,才让地基下陷。
但这明显是说辞!
地基土质疏松,如果是在没有混凝土浇筑或者封顶之前,可能会有这个说法,但现在已经封了那个地。
光明峰此时已经到了三期工程,周围绿化都建起来了。
为什么唯独地下停车场突然出现塌方?
好,假如就是土质诉讼,那土质勘测专家,以及评估后在纸上签字的,他们是怎么签的字?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重新返工花多少钱,李达康真正担心的,是万一都出现这个问题,那真就天塌了。
要知道,这里可是光明峰。
除了这个土堆之外,周围可全部都是水啊。
这要是什么地方不合格,所有人脑袋都得搬家。
光明峰牵扯到的人太多了,就连李达康,都不得有半点马虎!
此时刚建好的不远处第三层楼上,周围站满了工人,和戴着白帽的领导。
李达康站在最前方,一个劲的在给刚刚过去亲自查看现场情况的总负责人打电话。
“喂,东南角的塌陷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建的好好的会突然塌方呢?”
电话另一头,总负责人,同时也是分管城建的副市长郑从周亲自回话。
此刻,哪怕有人在后面帮他撑着雨伞,但身上的衣服早就被雨水打湿,并且他还顾不得这些雨水,只因这场事故确实有点太大了。
副市长郑从周只能惊慌的说道,“书记,这件事真的不知道,明明什么都按照要求,可就是......”
“你放屁!”
李达康直接开口骂道,“什么叫你不知道?你是干什么吃的?你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市里,省里,包括外省,以及国外,现在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光明峰,你不知道?”
“这是你回答的态度?”
“可......”
副市长郑从周确实不知道,这些日子他都是盯着施工的,而且所有报告上来的手续都是合格。
难道......
副市长突然有个大胆的猜测。
要不就是有人违规签字,报上来的文件上写的合规,但其实做的材料都有问题。
只有这样,才会下暴雨出现坍塌。
他只能一个劲的给李达康答应,“是,书记,我现在就立刻查,一定将涉及到的人依法处理。”
李达康听不进去这些。
到底是参与项目众多,第一时间就做出处理,“现在!赶快!还有,这件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在巡视组没有离开汉东之前,都给我把嘴憋死了!如果谁敢让这个消息传出去,我撤了你们所有的职!”
“包括你们各位!”
李达康看向身后一群看戏的白帽子。
那些工人倒是无所谓,而且基本上出事也和他们没关系。
近些年,京州市工人基本都是第三方公司找来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人签署长期合同的。
经过多层转包之后,他们每人按天拿工资。
只要监理单位验收合格他们就拿工资。
至于什么应力,拉力,混凝土是否合规,这些他们都不在乎,只要按照图纸,并且混凝土合格,他们才不会管后面的事。
显然李达康也知道这点,因此大多数话都是给后面那些天天在办公室,当大爷的人说。
光明峰工程这么重要,居然这时候出现塌方,这让李达康给后面盯着的人怎么交代?
不过对于这些农民工李达康也是有要求的。
那就是所有人都闭嘴!
甚至都不让用手机拍照,以防止信息流出。
.......
李达康挂断电话,刚才一顿喊叫气的他头晕。
他扶着没有围栏的墙体,借助空荡荡的楼层看向远方,并指挥道,“现在马上给有关联的人打电话,无论是监理还是施工,还有,最初勘测地质的也都给我叫来。”
“什么时候查出问题什么时候离开,如果查不出,所有人都给我待在这里,直到确定这场事故的真正原因!”
还好地下停车场没有什么人,大多数领导来观摩都是将车直接开到现场。
这要是运营时候出现这件事,那真的补救都没机会了。
其他负责人立马点头。
汉东十月份的天气本身就已经开始转凉,加上这场大雨,原本25度的天气立刻体表温度十几度。
就这样他们都满头大汗。
可见这件事,也让他们心惊。
......
“怎么样?”
副市长郑从周看着拿着手电,颤颤巍巍爬进去看现场的施工人员。
这地下车库本身就没多少人来,加上周边设施还没有建设完成,因此除了一些面子工作有点电力之外,里面在建设完成后基本漆黑一片。
之前清理里面的杂物还是临时用灯。
他们现在只能用手电进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
施工人员看的直皱眉。
现场严重程度显然要比他想象的更加糟糕。
从断裂痕迹来看,似乎有人隐瞒了实情。
“截断处有人为修补痕迹,目前来看......问题很大,极有可能因为修补受力不均匀,这才导致坍塌。”
“市长您看,那里,那里几处断裂点都有修补过的痕迹。”
由于光明峰面积很大,因此有很多施工队,当然也包括管理层的技术人员。
现在郑从周叫来的只是专门修盖房屋的技术人员,车库并不是他负责,所以他毫不避讳。
“一定是车库在建设当中,因为什么原因造成人为修补。”
“什么原因!到底什么原因!我要事实根据!”
郑从周狂怒的嘶吼,这件事显然他也不知情。
到底是谁隐瞒了这件事也许只有当时施工的技术人员知道了。
技术人员拿着专业仪器进行打点,最终得出结论:“也许是和今年京州的那一场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