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淄肉铺的寒刃
公元前397年的临淄城,暑气蒸腾得柏油路都发软。聂政握着屠刀,看着案板上的猪肉渗出暗红血水。汗珠顺着他虬结的脖颈滚落,在锁骨处汇成小溪。这双手曾攥着青铜剑刺穿仇人的咽喉,如今却只能用来剁肉。
\"聂大哥!\"街角传来孩童的呼喊。七岁的小柱踮着脚,举着半块烧饼,\"我娘说你又没吃饭!\"聂政粗糙的手掌蹭了蹭围裙,接过烧饼时刻意避开孩子的目光——这双沾过血的手,不该碰这么干净的东西。
肉铺的竹帘突然被掀开,带进一阵凉风。来人穿着玄色锦袍,腰间玉佩撞出清响。聂政眼皮都没抬:\"要买肉趁早,只剩些下水了。\"
\"在下严遂,特来拜访聂壮士。\"来人声音沉稳,却让聂政握刀的手微微收紧。这个名字,他在逃亡路上听过太多次——韩国最狠辣的卿大夫,此刻竟站在自己的肉铺里。
第二章 黄金与隐痛
严遂推过漆盒,百镒黄金的冷光映亮聂政的瞳孔。肉铺外突然安静下来,几个围观的百姓倒抽冷气。小柱拽着聂政的衣角,小声说:\"这么多钱...能买多少烧饼啊?\"
\"听闻老夫人寿辰将至。\"严遂抚须微笑,\"这点薄礼,权当给老人家添件新衣。\"聂政盯着黄金上跳跃的尘埃,想起母亲咳血的帕子。自从逃到齐国,他连副像样的药都抓不起。
\"说吧,要我杀谁。\"聂政突然开口,惊得小柱差点摔倒。严遂眼中闪过赞赏:\"韩相韩傀。此人把持朝政,害死我兄长...\"
话音未落,聂政已抓起案上的尖刀。刀刃抵住严遂咽喉的瞬间,街市上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我虽落魄,\"聂政的声音像淬了冰,\"也不是拿人命换金子的畜生。\"
第三章 孝与义的煎熬
深夜,聂政跪在母亲床前。油灯昏黄的光晕里,老人的白发像覆了层薄霜。\"政儿,\"母亲枯瘦的手抚上他的脸,\"那严遂的金子...你收下吧。\"
聂政浑身剧震:\"娘!您知道他要我去杀人!\"母亲咳嗽着摇头:\"娘这病...拖累你太久了。你若能借此洗刷罪名,重获自由...\"泪水滴在聂政手背上,烫得他几乎握不住拳头。
七日后,聂政站在母亲新坟前。严遂递来的黄金摆在坟头,像一地刺眼的血。\"老夫人走得安详。\"严遂的声音在坟场回荡,\"如今聂壮士再无牵挂...\"
\"我有个条件。\"聂政突然转身,目光冷如刀锋,\"此事与任何人无关。事成之后,你不许透露我的身份。\"他想起小柱天真的笑脸,想起肉铺旁总给他送菜的老妇——这些温暖,他要拼死护住。
第四章 韩宫的血色黎明
新郑城的晨雾还未散尽,聂政已混在送菜的队伍里进了韩府。他藏在菜筐下的匕首,是用严遂给的金子重新锻造的。穿过九曲回廊时,他听见韩傀的笑声从议事厅传来。
\"大人,齐国使者送来的玉璧...\"话音未落,聂政已撞开厅门。寒光闪过,守卫的头颅滚落在地。韩傀瞪大双眼,看着这个浑身溅满鲜血的屠夫步步逼近:\"你...你是谁?\"
\"杀人的。\"聂政的声音像从地狱传来。当匕首刺穿韩傀胸膛的瞬间,他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笑容。追兵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他抽出匕首,对准自己的脸...
第五章 身后的悲歌
当严遂在韩宫找到聂政时,几乎认不出眼前的人。那张曾经棱角分明的脸已被划得面目全非,喉咙也被割断。但严遂一眼就认出了他腰间的玉佩——那是他初见聂政时,偷偷塞给他的信物。
\"好个聂壮士...\"严遂跪在地上,泪水滴在血泊里。他终于明白,聂政为何要毁容自尽——不仅是为了保护家人,更是要用最决绝的方式,守住市井间最珍贵的情义。
消息传回临淄,肉铺前围满了人。小柱攥着半块烧饼,望着空荡荡的案板嚎啕大哭。老妇颤抖着摸出聂政欠的肉钱,对着北方喃喃道:\"傻孩子,你早该拿这些钱给娘抓药啊...\"
历史的长卷轻轻翻过这一页,史官们用寥寥数笔记下了这场刺杀。但在临淄的街头巷尾,人们却世代传颂着那个屠夫的故事——他用一把屠刀,劈开了权贵的虚伪;用满身鲜血,守住了最干净的江湖。每当夕阳染红肉铺的招牌,总有人恍惚看见,那个沉默寡言的汉子正扛着扁担走来,身后跟着笑闹的孩童,筐里装着新鲜的猪肉,和比黄金更珍贵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