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的冬天,垓下城被秦军围得水泄不通。城墙上的楚军士兵裹着破旧棉衣,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秦军营帐,心里直发怵。楚怀王在王宫急得团团转,抓着老臣范增的手直哆嗦:\"先生,若再不想想办法,咱们都得死在这儿!\"
范增捻着花白的胡须,眯起眼睛望向城外。这位七十多岁的老者,自打辅佐楚怀王以来,不知出过多少奇谋妙计。可眼下秦军势大,强攻肯定不行,只能智取。
\"大王,臣有一计,不过需要些胆量。\"范增压低声音,在楚怀王耳边嘀咕起来。楚怀王先是一愣,接着眼睛发亮:\"好!就依先生!\"
第二天一早,垓下城里突然炸开了锅。几个士兵慌慌张张跑到秦军大营前,大喊:\"不好啦!范增带着财宝投降秦国啦!\"原来,城里传出消息,说范增早就暗中勾结秦军,这会儿趁着夜色,带着满满几车金银珠宝,从北门逃了!
秦军主将一听,眼睛都红了。范增可是楚军的智囊,要是能把他抓住,再抢了财宝,这功劳可就大了!他立刻点起人马,朝着北门追去。
到了城门口,果然看见一辆破破烂烂的大车,车上盖着厚厚的布,还用绳子捆得严严实实。车夫挥着鞭子,拼命往前跑。秦军士兵们大喊:\"站住!别跑!\"一窝蜂追了上去。
等他们拦下大车,七手八脚掀开布一看,全傻眼了——车上哪有什么金银珠宝,全是稻草!再抬头一看,车夫早没了踪影。秦军主将气得暴跳如雷,转头就给了报信的士兵一巴掌:\"废物!敢耍我!\"
这下可好,秦军大营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们互相指责,有的说报信的收了楚军好处,有的说主将太笨好骗。就在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头传来战鼓声。
范增站在城楼上,手里挥舞着令旗,大喊:\"杀出去!\"早就准备好的楚军将士们如猛虎下山,从城门冲了出来。秦军毫无防备,被打得晕头转向。
混战中,范增亲自带着一队精兵,杀到楚怀王身边,护着他突围。等秦军反应过来,重新整队时,楚军已经护着楚怀王,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场\"范增破苞\"的妙计,不仅解了垓下之围,还成了战国时期最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后来人们提起这事,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范增这老头,这么一把年纪了,脑子就是比年轻人还灵光!仅用几捆稻草就把傲娇的秦军耍得团团转!\"
而范增也因为这一计,在楚国的地位更加稳固。楚怀王对他愈发敬重,逢人就说:\"有范先生在,楚国就有希望!\"只可惜,这样的君臣佳话没能持续太久。几年后,因为种种原因,范增和楚怀王产生了隔阂,最终含恨离开。但他在垓下用稻草智退秦军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被后人反复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