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一个小时格外难熬。
例行通讯时间到,李云龙示意跟随团部行动的步话机小组上前。
在战役发起之前,特务营专门从通讯连分出二十四个通讯小组,其中四个通讯小组携带无线电台跟随四个团的指挥部,另外二十个通讯小组则携带步话机,四个主力团的团部和十六个主力营的营部各分配一部。
这样一来,旅部与四个主力团就能通过无线电台进行即时通讯。
各个主力团的四个主力营则能与团部通过步话机直接进行对话。
莓国援助的步话机是摩托罗拉ScR-536款,带电池重约2.3公斤,长约33cm,就是一款大号大哥大,单手握持通话。
如果在开阔地形,通话距离可达到1.6公里。
但是在复杂地形,通话距离就只有0.8公里。
李云龙接过步话机并打开,开始呼叫各个梯队。
“喂喂喂,我是李云龙,各梯队报告各自情况。”
“报告团长,我是张大彪,突击队已经进入指定位置。”
“报告团长,我是夏延年,第二梯队已经进入指定位置!”
“报告团长,我是马庆云,第三梯队已经进入指定位置!”
“好,各梯队注意警戒。”李云龙没说几句就关掉步话机,然后转身回头,将目光转向冠山方向,等着旅部的信号。
……
时间临近凌晨四点二十,旅长开始频繁的看表。
某一刻,参谋长兴冲冲的走过来报告道:“旅长,特务营刚刚又发来电报,力号装甲列车距离阳泉已经不到五公里,它们将在十分钟后抵达!”
听到这,旅长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这下稳了。
只要力号装甲列车顺利抵达阳泉火车站,这一仗就稳了。
当下旅长走进炮兵阵地,对新一团炮兵连长董大丘说道:“老董,怎么样?”
董大丘是在五十一岁时带着两个儿子在冀南参加的八路,因为年轻时在北洋军中干过炮兵,所以参加八路之后干的也是炮兵老本行,并且很快就在战斗之中崭露头角。
董大丘的操炮水平跟已经牺牲的王承柱差不多,都能把迫击炮当狙击炮用。
董大丘很肯定的回答道:“旅长,你要说精准命中某个特定目标,肯定不行,这毕竟是夜间射击,而且未经过试射,但是如果只要求用炮火覆盖以阳泉火车站为中心的方圆五百米区域,那肯定没问题,你放一百个心!”
旅长有些不放心,问道:“真的不用试射校正吗?”
“不用。”董大丘摇头道,“这几十门炮的炮况全都不错,差不多!”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旅长说着再次扬起左手腕看表,右手也跟着高高的举了起来。
董大丘便立刻喝道:“各炮都有……”
夜幕下,董大丘的声音传出很远,五十多名操炮手纷纷拉紧牵引绳。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旅长仿佛能听到秒针行走时发出的嚓嚓声,空气在这一刻仿佛都凝固住了,所有人都紧张。
因为没打过这么大的仗。
……
津田美武今晚就没睡觉,一直都等在阳泉火车站。
身为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旅团长,津田美武不敢有一丝的疏忽大意,唯恐发往太原的一个师团会战份的弹药出纰漏。
昨晚入夜之前,旅团部先后接到了昔阳县以及平定县宪兵队的报告,说是入夜之后有疑似大股八路军过境,宪兵队因为兵力不足,不敢贸然出击,只是派出蝗协军外出侦察,结果先后派出去的十多支蝗协军全都有去无回。
所以津田美武非常担心,八路军会对正太路发起大规模的破袭作战。
津田美武倒是没有担心过阳泉的安全,因为阳泉除了两个步兵中队,还有炮兵队、工兵队,旅团部的参谋、勤务兵以及野战医院的卫生员在紧要关头也能参战,所以搜罗一下仍能拼凑出一千多蝗军,此外还有蝗协军第七混成旅的一个团。
蝗军加蝗协军三千多人,再加上军列上的两千补充兵,谁敢打阳泉?
但是阳泉市区外的铁路,就不再安全,很容易遭受到八路军的破袭,而且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现在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保证铁路安全。
好在还有力号装甲列车,可以沿着铁路进行武装巡逻。
津田美武打算强化一下力号装甲列车的火力,主要就是在七节装甲车厢的顶上搭建一些临时的机枪火力点。
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随即一束雪亮的车灯照过来。
“将军阁下,力号装甲列车快要到了!”副官禀报道。
“哟西,所有人跟我去站台上迎接吧。”津田美武说完就欣然起身。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头顶夜空中却陡然间传来一阵阵短促的尖啸。
纳尼?津田美武也是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兵,还在关东军当了多年的联队长,一听就知道是炮弹掠空发出的尖啸,而且弹着点就在附近。
津田美武的副官反应也很快,大喊一声将军阁下小心,然后一把将津田美武从站台扑倒在路基上,站台到路基高差一米,津田美武这下摔得不轻,但总算是保住了老命。
因为就在副官将津田美武扑倒在路基的同时,一排排的炮弹就铺天盖地落下。
那真的就是铺天盖地,津田美武怀疑至少有五十门炮,否则没有这么大动静!
好几发炮弹直接落在站台上,将站台的顶棚都给掀飞,还有炮弹在路基炸开,碎裂的枕木和路基的石子呼啸四溅,有不少颗擦过津田美武的脸颊,瞬间就感到烧灼般疼。
趴在津田美武身上的副官也发出了一声闷哼,多半被碎木或者飞石给击中了。
再透过副官身体与站台之间的缝隙往上看去,只见整个天空都烧得一片通红。
看到这幕,津田美武整个人都是懵的,这是什么情况?八路军哪来这么多炮?
然后,一个可怕的猜测就猛的跳出来,难道,晋西北的三八六旅流窜到阳泉?真要是这样子的话,那就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