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自从去年 11 月初沦陷之后,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元气已经恢复了不少,除了满街巡逻的日本兵外,城内基本上秩序又变得和以前一样。
此时由于日军第一军主力都在前线打仗,太原属于大后方,因此这里的防御也变得松懈不少。李渝进城的时候,城门口的守军只有两名是日军,剩下的十几人全是新组建没几个月的皇协军。这些皇协军基本上认钱不认人,进城门只要给点好处,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李渝进城之前,先是在城门外仔细打量了一番,了解了伪军和鬼子的情况后才决定进城。对于伪军的行为,鬼子基本上也不怎么管,在他们看来,这里是山西日军的大本营,没人敢在这里兴风作浪。李渝为了更顺利的通过城门,特地将自己伪装成汉奸,谎称来太原办事,不仅给了伪军好处,还给了鬼子好处。这瞬间让城门口鬼子开怀大笑,直夸李渝是大大的良民,轻松地放李渝进了城。
李渝进城后,先是在城内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安顿下来,然后在城内四处转悠了解情况,彻底清楚了太原城如今的情况之后才开始办正事。
杜双成的药铺开在太原城南开化寺街,这里如今已经彻底恢复往日秩序,大部分的店铺都基本上重新正常经营。杜双成很聪明,他很早就看清了战争局势,因此在去年太原保卫战爆发之前他就关了铺子,将所有药材全都储藏起来,自己带着伙计等人跑到了临汾。等到春节过后,他带着人再次返回太原,重新开起了药铺,并且将药材全部换成了日常中药,涉及到磺胺等军用药品全部转入地下销售,避免了被日军查封。
李渝进入药铺,来到柜台前,问道:“伙计,你们杜老板在不在?我是他的老朋友,今日特地前来拜访。”
柜台伙计听后,立马警觉起来,仔细打量一番李渝后,实在看不出李渝的来头,便说:“这位客官,我们杜老板眼下不在店里,要不你留下名号,等杜老板回来后,我给他说一声。”
李渝淡淡一笑,他哪能猜不出伙计的心思,不过他对此毫不在意,便说:“你告诉你们杜老板,就说昔日太原公署李先生前来拜访,问他还记不记得太原东门下的那个夜晚。”
伙计记住了李渝的话,笑着说道:“客官请放心,您交代的话我一定向我们老板转达。”
李渝笑笑,说:“好了,既然今日杜老板不在,那我明日再来,告辞。”
伙计连忙走出柜台,送李渝出门:“客官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李渝回到客栈后,没多久保卫处潜伏进来的人就和李渝会合。带队的人叫 马国成,是太原本地人,曾经是晋绥军侦察兵出身。不过说是侦察兵,这家伙从外表看却一点也不像军人,反倒是像个商人,还是那种奸商,倒是有趣。
马国成对李渝说:“李县长,从现在开始我们四个人完全归属您指挥,还请您分配任务。”
李渝和气地说道:“马组长言重了,李某不过是一届文人,这次行动我们还是商量着来,谈不上谁指挥谁。不过马组长,我们此次交易关系重大,必须随时都要能联系上李主任,你们的电台要确保万无一失。”
马国成当即保证道:“李县长放心,电台我们已经检查多次,保证不会出问题,并且我们携带有备用零件,以防万一。”
李渝点点头,再也没有担忧,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明日我会去和对方交易,你们明天晚上再过来,切记要小心。”
“是。”
第二日,李渝再次来到了药铺,刚一进门,伙计就笑呵呵地迎上来,说道:“李先生您好,请跟我来,我们老板在后面房间。”
进入房间后,杜双成已经摆下一桌酒菜,坐在凳子上的静等李渝到来。李渝进门后,伙计立马就退出房间,并主动关上房门。
杜双成看到李渝,起身迎接,热情说道:“李贤弟多日不见,为兄甚是想念,今日前来,你我定要一醉方休,不醉不归。”
李渝痛快答应:“杜兄摆下这么丰盛的一桌酒菜,小弟我早就馋了,既然杜兄如此说,小弟今日就恭敬不如从命,陪杜兄畅饮一番。”
杜双成哈哈大笑,道:“痛快,贤弟你还是和当年一样豪爽,一点都没变啊。”
李渝笑着回道:“你我之间又不是什么陌生人,何必整外人那虚情假意的一套。咱们自己人,那讲究的就是真情实意,从不见外。”
“说得好,为兄就喜欢你这样的性格,不像有些文人,仗着自己读过几年书,就看不起我们这些粗人,一个个眼睛朝天,看着就来气。好了,不提那些,来,贤弟,你我先干三杯。”
杜双成豪爽举杯,李渝也不甘示弱一饮而尽,引得杜双成哈哈大笑,连连夸赞。
“杜兄,如今太原的生意怎么样?”放下酒杯后,李渝便开始寻机切入主题。
杜双成叹了口气,无奈地摇头苦笑道:“这他娘的小鬼子太不是东西了,自从他们进了太原城,这太原城就变得乌烟瘴气。以前不管怎么说,那太原城是咱们山西人自己说了算,就算上面当官的不是好东西,但好歹也不会把事情做绝。但是这小鬼子就不一样了,自打他们进来后,很多东西都不准卖,或者说不准我们卖,只准他们自己人卖。在市面上的不少商品以前都能卖,现在也被说成违禁品,严格管制,为兄我以前很多药材都不得不收起来,现在生意是远不如从前。”
李渝却笑道:“小鬼子那也就是表面威风,他们说不让卖就不卖了?怎么可能嘛,太原城不管怎么说也是咱们中国人的,小鬼子不过就是一条强龙,强龙不压地头蛇,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杜兄不必为此担忧。”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二人几杯酒下肚,情绪都逐渐开始上来了,李渝见此,便开始准备切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