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结盟的事情很快就过去了,皇太极知道情况后不再过问。
并且还派出了使臣慰问这些小部落。
一时间内,和谐极了。
在满蒙一片和谐的背后,皇太极谋划着惊天的计谋。
既然崇祯喜欢多疑换将,就可以从此入手。
合阳县的知县范志懋已经知道澄城县富裕的真正原因了。
并且到了澄城县之后,水泥路直通白水县。
范志懋看着平民们脸上丰收的喜悦,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王知县,你瞒的我好苦啊!”
王选无所谓的笑道:“这有什么的,你合阳县的百姓吃上饭就好了!”
“……”
白水县,县衙里,范志懋、王选、李冰等人在讨论码头运输的事情。
“李知县,久仰久仰!”
范志懋一脸认真的说道。
他这可不是客气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认可李冰。
一县之地,三四万多人,靠着李冰给的出路居然熬了过来。
并且现在的生活远超平和年间。
虽然也可能是不纳税的原因……
新巡抚刘广生是个伟人,敢在给崇祯的折子上写收不上来税!
李冰招呼众人坐下之后,范志懋开口:
“李大人,这些天,不少百姓说码头上的搬运工作好做,可是晋商们的商船太小了,每次干不了多久就没活了。”
李冰早就预料到了这种问题,合阳县工作岗位不够了。
百姓们都是屯屯鼠,只要有能挣钱挣粮食的工作,多么累都抢着做。
不像白水县,百姓代表组建了公会,严抓那些一天做几份工作的人。
工作岗位就那么多,如果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就会挤压其他人的生存空间。
那么没有工作的人没法糊口,在这灾年就会成为不安定因素。
(耕田都属于县衙,百姓是租户,按比例上交粮食,种的多,自己得到的就多。)
所以李冰一开始招人就是每户只招一个。
王选:“你看我们澄城县,没有码头,不照样每家每户都有人能干活?”
范志懋冷哼:“王知县怕是忘了你们县一共才两万多人吧!”
王选:“我们的人都能吃饱!”
范志懋:“!“
合阳县的地理位置比较好,人口多,在平常意味着税收多。
如今倒成了负担。
李冰安慰范志懋:“你只是起步晚了一些,澄城县不过才比你们发展早几个月而已!”
“你可以把码头的优势发展起来。”
范志懋点头:“这倒是没问题,不过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啊!”
李冰看着地图:“合阳码头遥望山西,可以打通黄河和汾河的货运航道。”
“这样一来晋商就能够在路上节省很长时间。”
范志懋右拳砸左掌:“这样一来,码头上的商人多了,就能让百姓们有更多机会干活养活自己了!”
然后范志懋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可是我们没有商船啊!”
李冰:“这倒是不用担心,我们白水县可以给你们建造。”
其他人:“咦,你还会造船?”
然后疑惑的看着李冰:“造船可不比其他…”
李冰也不反驳,从一堆草稿中翻出来一份图纸,传给众人。
“唏!”
范志懋:“这船是用铁做的,铁那么重,岂不是装不了多少东西?”
李冰点了点头:“船身虽然是铁做的,但是装货量和船自身的重量没有关系。”
“这些船造出来的话,装载量是普通商船的数十倍!”
其他人:“哦,是这样吗?”
虽然还是一副不信的样子。
李冰不以为意,叫来郑全有:“我想让工业区找些匠人去造船!”
郑全有道:“我们造船的匠人可能不够啊!”
李冰把明轮船的图纸交给郑全有:“这次造船是白水澄城和合阳三县一起,匠人也共用的!”
“并且这次造的船和以往不一样,我准备把蒸汽机当做动力!”
郑全有:“好主意!”
李冰思考了一下:“造船厂建在合阳县吧,你们找几个船匠和水性好的人查看下黄河的地形!”
黄河的水下不比沿海和长江,如果没有考察十分容易出事情!
郑全有应了一声,然后拿着图纸小跑着朝向工业区。
当天就带着一批匠人乘坐马车往合阳赶去,丝毫不耽误时间。
范志懋看到李冰确实想要解决合阳县的就业问题,拱手告别。
合阳县南边的合川码头。
几顶帐篷很快的立了起来,周围被木板围了起来,砖墙仿佛一夜之间就建好了。
这就是基建速度。
钱到位,就算是招的徭役干的都有劲儿。
李冰的话就是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
从来不会对白水县的平民们说工钱太高不利于奋斗的话。
所以李冰的口碑到现在都没翻车。
一队临时组建的勘测队撑着帆船沿着河道跑来跑去,还画着图纸。
而船厂里的匠人们则是对着李冰给的图纸仔细的研究着,不时提出意见,让郑全有见李冰的时候改进一下。
这些老船匠人对造船有独特的理解,虽然不一定跟的上新船的思路,但是依旧有参考价值。
船匠甲:“这李大人是要毁了船匠的工作吗?以后船匠有铁匠就能干了!”
船匠乙:“想的美,铁匠也不行,就这蒸汽机大伙都见过,哪个铁匠能手锤蒸汽机?”
“不是还靠着李大人送来的铣床!”
虽然讨论着,但手下的工作也没停下来,叮叮当当的捶打着钢铁龙骨。
虽然李冰号称是钢铁打造的蒸汽船,实际上没有好的焊接技术,船体依旧是楠木、杉木等组成,然后在外面钉上一层薄铁皮,来维持船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等到船体建造出来的时候,船匠们坚信这钢铁巨船一定能造成功,尖尖的船头,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与众不同。
明轮船的明轮直径三四米长,船身来到恐怖的二十六米,船身宽5米,现在还没有安装动力源蒸汽机。
但依旧不妨碍船匠们庆祝。
此时从造船立项还不到半个月。
范志懋最近经常到船厂看着进度。
特别是船身建造出来的时候,都笑的合不拢嘴了。
“哈哈,王知县要是知道我们的船这么大,怕是吓得睡不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