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靠山屯的宋家也在准备年夜饭,队里杀了年猪,分了猪肉,做了两个肉菜,一个油渣炖白菜,一个猪肉炖粉条。
宋队长还拿出一瓶姑爷给买的好酒,跟四个儿子一起分着喝了。
“爹,再拿一瓶呗?一瓶酒五个人喝,还没尝出味呢,就没了。”
宋墨林抱怨道。
“你还想喝饱了?能让你尝尝味就不错了,一个小孩牙子,喝什么酒!”
宋队长瞪了一眼小儿子,这也就是大过年的,不能打孩子,要不然,早就挨到身上了,没看你娘把手都抬起来了?
宋墨林被瞪了也无所谓,反正不能打孩子,怕啥呢!
他也想去姐姐家,倒不是为了好吃好喝,就是单纯的想姐姐了,没错,就是想姐姐了。
正月初六这天早上,宋队长亲自送老妻和大孙子去市里,这个日子是早就定好的,姑爷会来接他们。
三人一下车,就看到长歌已经等在站台上了。
“爹娘过年好。”长歌看到岳父岳母就赶紧拜了一个年。
“姑父过年好!”宋学军也赶紧给姑父拜年。
长歌拍了拍他的狗皮帽子,说了句:“你也好,长高了啊,回家给你压岁钱,你姑姑都准备好了。”
说完上前接过老两口带的麻袋,就一起往出站口走去。
大正月的也找不到带脚的骡车,一行人就只能走回去了。
长歌推着自行车,前面坐着宋学军,后面驮着麻袋,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回了家。
宋墨兰早就擀好了面条,就等着人回来,就可以下锅了。
纯白面的面条,都吃的很香。
宋学军吃了两大碗,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还感叹了一句:
“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不许瞎说,你知道神仙过的啥日子?”宋队长瞪了一眼大孙子,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肯定是天天吃大米白面还有肉的日子呗?”宋学军被爷爷瞪了也不怕,大过年的不打孩子,没事。
长歌:不,神仙不吃饭,人家都辟谷了。
可这话长歌也不敢说。
晚饭吃饺子,在东北,饺子是对客人的最高敬意。
“姑父,你家居然吃纯白面的饺子,真舍得啊!而且还是三顿饭,姑父,要不,我给你当儿子得了。”宋学军看长歌和面,不由得感慨出声。
“不怕你爹揍你?”长歌笑着问他。
“嗐,大过年的不兴打孩子,况且,他又不在。”宋学军眼睛盯着面盆,不在意的说道。
“哈哈哈,你爹要是舍得,我也不介意多个儿子。”长歌笑道。
这个小子确实机灵,原轨迹中,这个孩子可没少照顾容洵,经常把自己的口粮给容洵吃,他自己饿着肚子。
后来,他上了县城的高中,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容洵饿很了,才会去河里抓鱼,这才被水冲跑了,没有救回来。
宋学军为此伤心了很久。
“我爹肯定舍不得啊,都把我养这么大了,用不了几年就能下地挣工分了,送出去,多亏啊!”
小家伙感叹着,逗的一家人都笑了起来,真是人小鬼大。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的特别快,宋队长住了三天就走了,宋学军住了不到一个月,快开学的时候,长歌请假把他送了回去。
再次回到靠山屯的长歌,看着跟他同批次的知青们,原本白白净净的脸,如今一个个憔悴的很,像蔫巴的花一样。
知青们看着长歌那依旧白嫩的脸,眼里的羡慕更是掩饰不了的。
两个月后,宋墨兰在医院生下了一个七斤重的胖儿子,小家伙的名字长歌没有改,依旧叫容洵。
宋母在伺候完月子后,就回了靠山屯。
长歌为了宋墨兰方便带孩子,亲自动手给胖儿子做了一辆纯木头的婴儿车。
宋墨兰做饭或者收拾菜园的时候,就把他放进小车里,醒了他就自己玩,饿了就喊两声,不哭不闹,好带的很。
小家伙三岁的时候,长歌跟厂里请了假,带着他们母子回了一趟沪市。
转了三次车,走了一个星期,才从东北到沪市。
容安和容宁来火车站接的他们。
“阿宴,在这。”长歌一下车,就看到容安在站台上跟他招手。
长歌拎着两个大大的包裹,后面还背着一个大背包,走在前面,宋墨兰抱着容洵跟在后面。
容宁一看到容洵,就跑过来接过了小家伙。
“大哥,阿宁。”长歌也跟他们打着招呼。
宋墨兰也跟着叫人。
出了火车站,长歌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让宋墨兰带着孩子坐三轮车,他跟容宁骑一辆自行车回去。
宋墨兰第一次坐三轮车,还有些紧张,此刻的她感觉自己到了国外,周围人说的话一句都听不懂,即便再怎么仔细听,依旧听不懂,大大的眼睛里满是疑惑,看着像个傻妞一样。
长歌只能给她做翻译。
“当家的,为啥你东北话说的那么好,我却连一句沪市话都听不懂?”宋墨兰有些沮丧的说着。
长歌好笑的看着她,说道:“沪市方言本就不容易懂,东北话已经非常接近普通话了,南北方的差异很大,不仅仅是语言,还有生活习惯。
这边的菜偏甜,就连豆腐脑都是甜的,不过粽子是咸的。”
“啥?甜豆腐脑?那能吃吗?咸粽子好吃吗?”第一次感觉到南北差异的宋墨兰,满脑子都是甜豆腐脑咸粽子。
长歌一边给她科普,一边介绍着沪市的建筑。
在普通话还没普及的时代,出门在外最不方便的便是语言不通,鸡同鸭讲不外如是。
到了容家的时候,容爸和容妈特意请了假,做了一桌本帮菜招待第一次登门的儿媳妇。
小容洵被容妈抱在怀里,也不哭不闹,跟长歌同款的桃花眼中,装满大大的疑惑。
也许是基因太强大了,小容洵长的很像长歌,像是复制粘贴的一样,一出生就被喂了健体丹和启智丹,很聪明也很健康。
看的容妈一顿心肝宝贝的叫着,什么儿子儿媳妇,都不及孙子重要。
“爸,我回来了。”长歌看到容爸赶紧打着招呼。
宋墨兰也跟着叫人。
“回来就好,进来吧。”容爸是个很儒雅的男人,不知道的会以为他是个老师,而不是工人。
容大嫂领着容泽站在院子里,旁边还跟着容宁的新婚妻子。
“大嫂,弟妹。”长歌跟二人打着招呼。
容泽也赶紧开口叫了一声“二叔”。
长歌没见过容泽,他下乡的时候,这孩子还在容大嫂的肚子里。
给了容泽一个红纸包着的红包,第一次见面,这见面礼不能少。
容泽看了看容大嫂,见她点头,才接过红包,还大声的说了句:“谢谢二叔。”
这容家的基因都挺强大的,容泽有八分像容安,剩下的两分像容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