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竹院静修 道心渐凝
竹院的晨露打湿了石阶时,林小满已在院中站了两个时辰。他闭目而立,灵凝境后期的灵力在经脉中缓缓流转,像洗骨泉的流水般温润绵长。
从魔兽森林回来已有三日,阿木被安排在偏院跟着杂役弟子学基础吐纳,而他则把自己关在院里,消化这一路的所得。
“灵力走得太急了。”李飞扬的声音从竹廊传来,他手里提着个药篓,里面装着刚采的“静心草”,灵力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洗骨泉助你破境是好事,但你根基未稳,就像刚灌浆的稻穗,被骤雨催得猛长,容易折腰。”
林小满睁开眼,额角渗出细汗。他确实感觉到体内灵力有些浮躁,昨夜运转《青元诀》时,丹田处总像卡着颗石子,不得顺畅。“师父,弟子也觉得,这次突破来得太容易,心里发虚。”
李飞扬将静心草扔进石臼,捣药的木杵撞得石臼咚咚作响:“容易?你在青石村守了三夜,为护村民硬接裂齿狼头狼一击时,怎么不说容易?
阿木引你找到洗骨泉,你甘愿护法两时辰,没想着自己先浸泡时,怎么不说容易?”他停下动作,目光落在林小满身上,“修行从来不是闷头苦修,护持凡俗是修心,分润机缘是修德,这些比单纯提升灵力更重要。”
林小满心中一动,仿佛有层窗户纸被捅破。他一直纠结于灵力“来得太易”,却忘了破境前那一次次在生死边缘的淬炼——与裂齿狼缠斗时对灵力的精准控制,为阿木护法时强行压制的贪念,这些经历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磨实了他的道基。
“去把阿木叫来。”李飞扬往丹炉里添了些炭火,“你俩一起,用洗骨泉带回的泉水炼一炉‘固元丹’。
他灵动境初期需要固本,你灵凝境后期需要稳基,正好互补。”
阿木抱着个装泉水的玉瓶跑进来时,小脸还红扑扑的。他刚跟着杂役弟子学了吐纳,灵徒境的灵力在体内怯生生地转着圈,见了李飞扬就紧张地行礼:“师……师祖。”
李飞扬被他逗笑,扔过去颗灵果:“叫我李爷爷就好。炼药时跟着你家先生学,别捣乱。”
丹炉旁,林小满将洗骨泉水倒入玉碗,泉水在碗里泛着细碎的光。他示意阿木伸手:“试试用你的灵力搅动泉水。”
阿木依言照做,灵徒境的灵力刚触到水面,泉水竟“咕嘟”冒起泡,比林小满自己搅动时还要活泼。“这是……”林小满惊讶地看向阿木,“你的灵骨体竟能引动泉水中的本源灵气?”
“我也不知道,”阿木挠挠头,看着碗里旋转的泉水,“就是觉得它很亲切,像在森林里跟我说话的风。”
李飞扬在一旁捋着胡须:“灵骨体本就是天地灵气所钟,洗骨泉又是灵气所化,自然投缘。小满,你试着引导他的灵力入炉,说不定能炼出意想不到的丹药。”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灵凝境后期的灵力化作细丝,轻轻裹住阿木的灵徒境灵力,缓缓注入丹炉。两种灵力一刚一柔,一深一浅,竟在炉中织成张细密的网,将药材的药性稳稳兜住。泉水滴入时,没有像往常那样蒸发,反而与药粉融成了乳白的膏体,散发出比寻常固元丹浓郁数倍的香气。
“成了!”阿木拍手叫好,小脸上满是兴奋。
林小满却盯着炉中渐渐成型的丹药,心中忽然明悟。他之前总想着靠自己的力量压制浮躁的灵力,却忘了“借力”——就像此刻借阿木的灵骨体之力调和泉水,借师父的指点找到症结,修行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丹药出炉时,霞光竟从丹炉顶冒了出来,映得竹院一片金红。原本该是淡黄色的固元丹,此刻通体莹白,表面还流转着淡淡的水纹,竟是上品丹药!
“上品固元丹!”阿木眼睛瞪得圆圆的,“先生,你好厉害!”
林小满拿起一枚丹药,入手温润,灵力在其中流转得比预想中更沉稳。他忽然想起在魔兽森林里,李师师说他比以前沉稳了;想起刚才师父说,护持与分润都是修行。原来那些他未曾留意的经历,早已像固元丹的药粉般,在他的道心里慢慢沉淀、凝结。
李飞扬拿起一枚丹药,指尖灵力扫过,满意地点头:“灵力流转稳如磐石,看来你是真懂了。”他看向林小满,“内门下个月要举行‘问道大会’,你也去试试。不是为了名次,是让你看看,不同修士的道,是怎么一步步走出来的。”
林小满握紧手中的固元丹,灵凝境后期的灵力在体内缓缓流淌,再没有半分浮躁。他望着院外随风摇曳的修竹,忽然觉得,所谓稳定修为,从来不是把自己困在丹房里硬憋,而是走过的路、遇过的人、帮过的忙,都化作了脚下的基石,让每一步都踩得踏踏实实。
阿木捧着属于自己的那枚小一号的固元丹,小心翼翼地用锦帕包好:“先生,等我变强了,也能像你这样炼出会发光的丹药吗?”
林小满摸了摸他的头,夕阳透过竹叶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能,只要你记得,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不贪快,不偷懒。”
竹院的风带着静心草的清香,丹炉里的余温还未散去。林小满知道,属于他的修行之路还很长,但此刻,他的道心就像这刚出炉的固元丹,温润、沉稳,带着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