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曾经是最大的一个商家,若是龙国不再输出商品了,顾客们就只能去更少的商家去购买了,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任何的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少了,也就值钱了。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
漂亮国想要通过加息,来控制通胀率,这比往年更加具有挑战性。
以往,正是由于龙国对外出口大量的商品,这才导致了商品价格下跌了,漂亮国不从龙国买,那就物以稀为贵了刀.
叶文耀的话锋一转。
众人的目光,注视着叶文耀。
只见,叶文耀开口说道:。
“经济学底层逻辑,物以稀为贵!”
“人人都听过这个道理,可是,哪个人又能够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呢?”
“进口商品的可选择余地多了,商品就廉价了,进口商品的可选择余地少了,商品就昂贵了。”
“龙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当漂亮国不选择咱们的时候,漂亮国选择的范围就少了,越南国、咖喱国的有限商品,就会成为紧俏品,价格就会涨上来。”
“只有当漂亮国,把咱们作为可选项之一,在物以多为贱的市场经济下,漂亮国的通胀率,自然就下来了。”
“为何?”
“漂亮国需要把加息,作为一种长期战略?”
“这是漂亮国最新出台的战略,那就是长期的加息。”
“你们知道漂联国为何要长期的加息吗?”
“就是为了对冲,减少从咱们龙国缩减进口带来的价格上涨风险。”
“龙国不生产,商品就会少,咖喱国和越南国的商品就会成为紧俏的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这便是漂亮国为何要维持长期加息战略的原因。”
“一旦漂亮国放开从咱们龙国进口了,那么,漂亮国的通胀率很快就会下来!”
“有数据统计,这两年,漂亮国从龙国的进口量,已经下降了至少百分之十三!”
封于修、高晋、汪雨樵、洛天虹等人,纷纷把目光注视着叶文耀。
没想到,叶文耀不仅仅是自己的耀哥,更是一个弄懂了社会运转规律的耀哥啊。
当漂亮国要进行长期加息战略的时候,众人还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在听了耀哥的一番话语,顿时就明白了。
长期加息,是为了长期的减少从龙国的进口量。
“耀哥,你再说说呗,漂亮国的长期加息,还会对咱们龙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高晋询问道。
如今,东星已经被漂亮国盯上了。
东星配合着龙国软妹币国际化的战略,从而成为了漂亮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若是能够理解漂亮国对龙国的做法,也能够知道下一步东星到底应该怎么走。
“我刚刚说了。”
“漂亮国的长期加息,是配合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同时进行的。”
“咱们龙国是正好承接住了第二波产业转移浪潮,这才成为了制造业大国的。”
“如今,漂亮国正在主导着第三波的产业转移,把低端产业,从龙国,转移到摩西哥、咖喱国、越南国等发展中国家。”
“加息和产业转移,同时进行,可以对冲漂亮国国内的通胀率。”
“加息,可以引爆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产业转移,则是为了打掉咱们的外贸顺差。”
“无论是加息,还是产业转移,都会造成咱们龙国的失业率增高。”
“尤其是这个产业转移!”
“咱们龙国是外汇管制的,不太在意加息,官方真想管,一毛钱的外汇都流不出去!”
“众所周知,咱们的一线城市,那些沿海的大都市,几乎都是靠着外贸发家的……”
“产业转移,直接造成大量人员失业!”
叶文耀顿了顿,望着众人,继续说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咱们龙国目前的房价,涨不起来吗?”
“你真以为是民众的预期变了吗?其实不然,其实是因为人们的腰包里,没钱了!”
“就业是房价的根基!这么想,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是一名千万富翁的话,你会不想在北上广深买房子吗?肯定想,对吧?”
“如果你有一个亿软妹币的话,肯定会希望在帝都买房子的,在帝都买房子,孩子上清北,多容易啊!而且的,帝都又是创业的风口城市,又是最邻近政策的城市,又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
“可是,制造业没了,收入低了,自然就支撑不起房价了。”
“房价的上涨与否,还跟外资投入有关系,众所周知,楼市是一个蓄水池,外资进入龙国,会变成龙国的软妹币,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软妹币,都会进入楼市之中。”
“房价不涨,外资兑换来的软妹币,就没处可去,无法进入楼市的情况下,只能去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而需求又不足,这样就会让国内的制造业企业倒闭,成本高了,卖的少了,自然就会倒闭了。”
“滞涨是一种很危险的经济状况。”
“当通胀来临时,意味着更多的钱,去对应更少的商品,这意味着商品的供应不足。”.
叶文耀顿了顿,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众人。
看见大家一副云里雾里的样子,叶文耀接着说道:
“咱们东星,配合着龙国的软妹币的国际化战略,正在被漂亮国所针对。”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才能够在未来风云变化的时代里,做到游刃有余。”
“你们还记得我刚刚说什么了吗?”
“当通胀来临时,意味着,更多的钱,对应更少的商品。”
“目前,漂亮国的通胀,是面临着双重通胀压力的。”
“一方面,漂亮国向民众发钱。”
“一方面,减少从我国的进口。”
“造成通胀的两个原因,漂亮国都踩中了!”
而漂亮国的长期加息,这说明了,漂亮国将会长期减少从我国的进口量。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滞涨很危险?”
“上游大宗商品的价格,居高不下,下游的需求又萎靡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