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薛金莲见兄长薛丁山如梦初醒,连忙说道:“兄长,你的性命多亏樊氏嫂嫂全力搭救,这份恩情如同再造。如今咱们先回营,重新筹备花烛,你与嫂嫂二人此后定要夫妻和谐,切不可再生异心。” 薛丁山看到樊梨花,虽骑马出阵,却始终一言不发。樊梨花见他依旧如此冷漠,不禁眼中落泪。无奈之下,她只得收兵回营,将元帅印交还给元帅。紧接着,大军顺利乘势进入青龙关,一番拼杀,杀得番兵四处逃窜,不见踪影。随后,唐军扯起归唐的大旗,开始清查仓库中的钱粮,同时派人回朝报捷。
另一边,薛丁山回去拜见父亲。元帅语重心长地说:“此次多亏樊小姐破阵救你,趁今日良辰吉日,赶紧筹备花烛,与她成亲。往后夫妻二人务必和和美美,不可再违抗父命。” 薛丁山却连连拒绝,说道:“此事万万不可。樊梨花身为唐将,为朝廷出力是分内之事,谈何对我有恩?况且她曾有不忠不孝之举,孩儿坚决不与她成婚,还望爹爹恕罪。” 元帅听后,勃然大怒,喝道:“你这畜生!樊小姐一片真心待你,你却执意不从。若再不依从,定要重重责罚!” 薛丁山仍固执地说:“孩儿甘愿受罚,但这亲事,断不敢从。” 元帅见他如此执拗,怒不可遏,吩咐道:“将这畜生吊起,狠狠打三十大板!” 军士们只得依令,将薛丁山吊起。众将纷纷上前求情,转而劝说世子:“小将军,你莫要再固执了。一来违抗父命,难逃不孝之名,还白白受苦;二来樊小姐对你有救命之恩,听从元帅之命,岂不是恩孝两全?小将军,你可要三思啊!” 可薛丁山依旧不为所动。元帅见众将劝说无效,又吩咐重打三十皮鞭,之后给薛丁山上了刑具,关进监牢。樊梨花见状,忍不住落泪,上前向元帅和夫人禀报道:“元帅、夫人,不必为此烦恼,贫道就此告辞了。万望元帅、夫人多多保重。” 夫人流着泪说:“这畜生无情无义,你还需看在我们公婆的情分上,耐心等候。就说你破阵夺关的功劳,待我奏明圣上,自然会得到封赠。我们慢慢劝服这畜生回心转意,你们定然有团圆之日,决不会让你独自守着。听我一句,随公公西进吧。” 窦仙童和陈金定也含泪劝道:“妹妹,你是个有志气、心里明白的人。虽说冤家对你情义淡薄,但公婆都很看重你。只要早日灭掉西番,凯旋回朝,有圣上作主,他岂敢不从?” 薛金莲也劝道:“嫂嫂,你暂且放宽心。虽说如今还未举行花烛,但你已然是薛门媳妇。况且我们三人,还指望嫂嫂传授兵法,一路相伴,谈天说地,一同西进,嫂嫂可千万别走。” 樊梨花说:“婆婆、姐姐、姑娘这般挽留我,我心里明白。我不怨冤家薄情,只叹自己命苦。母亲年事已高,无人侍奉,所以我才想辞别,日后咱们定会再相见。” 元帅见实在留不住她,只好备好香车为她送行。姑嫂三人将樊梨花送出关前,挥泪而别。
且说元帅让大军休整养马三日,留下姜兴霸领兵镇守青龙关,随后大军放炮起行,罗先锋在前开路。大军历经无数风沙之地,终于抵达朱雀关。元帅传令放炮安营,待大兵全部到齐,再商议开兵之事。没过几日,后队大兵也赶到了,罗章将他们接入营中。
第二天,元帅升帐,众将整齐站立。元帅向陈云问道:“老将军久居西番,可知这朱雀关的主将厉害程度如何?” 陈云回答道:“那朱雀关的守将姓邹,名来泰,生得红面青须,蛾眉凤眼,模样就如同咱们大唐镇守铜旗关的东方王一般。他使用宣花月斧,勇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他还得异人传授,拥有一件宝贝,名叫伤灵塔。这塔每层内有两条火龙,七层共有十四条火龙。这些火龙张牙舞爪,口吐烈火,上阵之时威力极大,咱们必须小心防备。” 罗章听后,笑着说:“老将军,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前日那般厉害的烈焰阵咱们都破了,何况这小小的宝塔?待小将我先去取下此关。” 元帅叮嘱道:“先锋出去,务必小心。” 罗章领命,带着本部人马出了营门,来到关前,大声叫阵。只见关门大开,冲出一队人马,整齐地一字排开。罗章看到一个红面番将,头扎红巾,身穿龙鳞甲,手持宣花月斧,骑着一匹鬣马,分开蜈蚣旗,来到阵前。邹来泰见罗章年纪轻轻,便没把他放在眼里,大喝一声:“看爷爷的斧!” 抡起斧头就朝着罗章的面门砍去。罗章急忙用枪抵挡,这一挡之下,邹来泰手中的宣花斧险些拿捏不住,他在马上摇晃了几下,惊叹道:“这小蛮子,力气好大!” 他掉转马头,再次举起斧头攻来,罗章又一次将其挡在一旁。没战几个回合,邹来泰便体力不支,实在抵挡不住,拨转马头就跑。罗章大喝一声:“红脸贼,往哪里逃!” 一拍战马,随后追去。邹来泰回头一看,见罗章追来,急忙祭起宝贝,喊道:“唐将,休要逞威风,看我宝贝的厉害!” 罗章只见那宝贝来势汹汹,十四条火龙从塔中喷出熊熊烈火,唐兵的衣物纷纷被烧破。罗章被大火烧得心慌意乱,此时番兵又将他团团围住,他一时难以脱身。元帅正在帐中与诸将商议战事,忽然探子来报:“罗先锋出阵,被番将祭起宝塔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请元帅速速发兵救援。” 元帅大惊,立即下令:“窦一虎、秦汉,领兵马前去救援!” 二人得令,一声炮响,率军杀到关前。只见番兵正围住罗章,二人奋勇向前,挥动棒棍,杀散番兵,冲入阵中。邹来泰连忙上前抵挡,罗章见救兵赶到,拍马杀回。邹来泰见形势不妙,又祭起火龙塔。窦一虎和秦汉见势头不对,各自施展地行之术逃走。罗章之前被这宝塔吓怕了,提前逃走。元帅在旗门下看到这一幕,大惊失色,说道:“前日刚遭遇烈焰阵,如今又碰上这火龙伤人,传令鸣金收军,咱们再商议如何破解这火龙塔。” 邹来泰见唐军收兵,便打着得胜鼓回关了,此事暂且不表。
再说元帅传下命令,命营中多准备强弓硬弩和箭矢,以防番人前来劫寨。元帅对程咬金说:“这征西之路困难重重,每过一关,都有异人阻拦。这火龙宝塔可如何破解?” 程咬金说:“要不我再保举世子出来,他或许能破此塔。” 元帅听从了他的建议。程咬金上了马,没几日便来到青龙关,将世子从监牢中放出。程咬金说明来意:“就是因为此事,才召你前去破那火龙塔。” 薛丁山听后,说道:“救兵如救火。” 于是,他同老将军程咬金马不停蹄地赶到朱雀关。薛丁山急忙进入帐中,拜见父亲。元帅说道:“有劳老千岁一路奔波。” 程咬金说:“都是为朝廷效力,谈不上辛苦。” 元帅又对薛丁山说:“你这逆子,三番五次违抗父命,我一见到你就来气。但如今番将的宝塔太过厉害,你若能破了它,便可将功折罪,顺利进军关中。” 薛丁山说:“爹爹放心,此事包在孩儿身上。” 说罢,他带着人马,冲出关前,大声叫骂道:“杀不尽的狗鞑靼!如今世子在此,还不快快出关受死!” 关外叫骂声不断,关内小番赶忙将消息报了进去。邹来泰一听,心中大怒,穿戴整齐,上马提斧,一声炮响,大开城门,冲出阵前,正好与薛丁山迎面碰上。二人没战几个回合,邹来泰又祭起伤灵宝塔。薛丁山抬头一看,不屑地说:“这点小伎俩,不足为惧。” 他从袋中取出箭,从壶中取出弓,搭上穿云箭,朝着宝塔射去。只听 “嗖” 的一声,火龙塔被箭射中,跌落在地,摔得粉碎。邹来泰见此情景,吓得魂飞魄散。薛丁山趁机一戟将他刺于马下,割下首级。薛丁山正要抢关,忽然听到云端传来一声高喊:“薛丁山!你这畜生,休要进关,吃我一鞭!” 随即,一个身影从空中降落。薛丁山定睛一看,只见是一个模样凶恶的道人,长得奇形怪状,犹如老龙精一般。道人头上挽着空心髻,面色如同凝血,两道眉毛如同板刷,眼睛大如铜铃,两个獠牙外露,留着一部胡须;身着仙鹤道服,手持双鞭,背上系着两个葫芦。道人来到薛丁山面前,喝道:“薛蛮子,我扭头祖师与你同属道门。你为何伤我徒弟?我特来为他报仇,吃我一鞭!” 说罢,举起双鞭,朝着薛丁山狠狠打来。薛丁山连忙用画戟抵挡,二人你来我往,大战三十回合。道人见难以取胜,便祭起双鞭,那双鞭在空中挥舞,好似两条蛟龙一般,气势汹汹地朝薛丁山袭来。薛丁山见势不妙,掉转马头,大败回营。他见到元帅,将此事详细告知。元帅说:“每到一关,就有这般妖人阻挡,他们皆是左道旁门之士,神通广大。” 于是,元帅传令三军,暂且安营扎寨,明日再商议交战之事,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扭头祖师见薛丁山败阵逃走,也不追赶,连夜摆成阵图,在阵图四面布列旗幡,布置妥当后,便回到关中。番兵送上酒肴,道人尝了尝,觉得不合口味,便说道:“小番,往日我祖师在龙渊山时,吃惯了活猪活羊。你们快去取来给我吃。” 番儿连忙抬来猪羊,摆放在道人面前。道人见了,十分高兴。他拿起刀,割开猪羊的心脏,将嘴凑上去吸食热血,随后才割肉吃。不一会儿,猪羊便被他吃得干干净净。道人吃完,说道:“饱了。取一大缸水来,我有用处。” 小番听了,心中疑惑:不知这道人要水做什么?但也只能依他所言。很快,小番取来一缸清水,放在道人面前。只见道人竟然和衣睡进缸里,呼呼大睡起来。小番见此情景,觉得十分好笑,心想:从未见过这般睡觉的方式,且由着他吧,只要他能退了唐兵,就万事大吉了。不知明日将会发生何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