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他们努力反击之际,德军的轰炸机再次来袭。一枚炸弹精准地击中了朱默号的引擎室,爆炸瞬间吞没了整艘战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朱默号缓缓沉入海底。
“上帝啊……”一名幸存的水手跪倒在地,泪水滑落,“我们完了。”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的其他舰艇也在与德军展开激烈的交火。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其中不少已经被击沉或重创。剩下的舰船被迫撤退,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战场。
“我们失去了太多,”一位海军上校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废墟,声音沙哑,“但我们要坚持下去,为了国家,为了自由。”
在克里特岛的内陆,战斗仍在继续。德军的轰炸机不断俯冲,投下炸弹,摧毁了一座又一座建筑。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气味,耳边是尖锐的警报声和士兵们的呐喊。
“伯纳德弗雷伯根将军,”一名副官跑进指挥部,焦急地说道,“德军正在向甘尼亚市推进,我们必须做出决定。”
“我们不能让他们占领这里,”伯纳德弗雷伯根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但如果继续战斗,我们会失去更多的人。”
“将军,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副官低声说,“也许……我们应该撤退。”
伯纳德弗雷伯根沉默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通知所有部队,准备撤退。我们不能再在这里浪费生命了。”
于是,在27日的清晨,名盟军士兵开始从海滩撤离。他们背着沉重的装备,脚步踉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绝望。海面上,救援船只缓缓驶来,接走那些幸存者。
“再见了,我的兄弟们。”一名士兵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克里特岛,眼中满是不舍。
“我们会回来的。”另一位士兵轻声说道,尽管他自己也不确定这句话是否真的能实现。
然而,留在岛上的人,却没能逃脱命运的审判。他们或被杀,或被俘,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克里特岛,这座曾经美丽的岛屿,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见证着人类最残酷的时刻。
几天后,德军终于完全控制了克里特岛。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难以估量的。数千名伞兵阵亡,许多优秀的士兵永远倒在了这片土地上。希特勒对此感到震惊,他从未想过,一场空降作战会带来如此巨大的伤亡。
“从此以后,”他在一次会议上冷冷地宣布,“我不再批准任何空降作战任务。这是不必要的牺牲。”
而在伦敦,丘吉尔得知克里特岛陷落的消息后,心情沉重。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更加坚定。
“我们不能放弃,”他对维维尔将军说道,“即使在这片黑暗中,我们也必须找到光明。”
夜幕再次降临,克里特岛的天空依旧被战火照亮。风中传来微弱的歌声,那是幸存者的低语,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是对未来的希望。在这片破碎的土地上,人们依然在寻找生存的意义,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一举动对希特勒的霸主地位予以沉重一击。然而,他的部队因巴巴罗萨计划的推进,开始出现补给不足的状况。托布鲁克之围已然持续了五个月,守城部队顽强坚持了下来。鉴于他们所处的形势极为艰险,丘吉尔指示奥金莱克将军尽快采取行动。
11月18日,奥金莱克将军下令部队冒着大雨展开“十字军行动”。盟军此次新的攻势,旨在借助解除托布鲁克之围的契机,将轴心国部队逐出非洲。
安德鲁·坎宁安将军率领由1000辆坦克和步兵组成的英军第30集团军,从海尔法亚关口改变进军路线,朝着南线西迪莱宰格的德军坦克部队发起进攻。随后,他们转向西北方向,对包围托布鲁克港的德军展开攻击。与此同时,弗雷伯格将军率领新西兰师向苏鲁姆进军。第四印度师则对海尔法亚关口和西迪奥马发起攻击。
19日,坎宁安的坦克群成功突破了轴心国部队的第一层防线。紧接着,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由意大利m13装甲车构成的第二层防线。就在英军眼看就要包围北非军团之时,隆美尔再度做出一系列精妙的战术调整,成功俘获35辆盟军坦克,迫使卡宁安在22日后撤至沂罗河沿线。
奥金莱克依据当时的战局形势,即刻启用内尔里奇将军,替换了卡尼兰。并且命令李奇将军集结所有部队发动反击。在德军方面,隆美尔此时出现了罕见的战略失误,他将用于骚扰托布鲁克的所有机械化部队抽调过去,用以防御海尔法亚关口和苏鲁姆。
李奇重新整顿集结部队。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机夺取了制空权,并对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展开空袭。
这位英国将军运气颇佳,北非军团的指挥官抵达西迪奥马附近时,指挥车突发一系列故障,导致其无法与麾下军官取得联系。在无法联络隆美尔的情况下,围攻托布鲁克的坦克部队指挥官西格弗里德·韦斯巴尔下令部队向西撤退,使得英军顺利进入这座城市。
通讯恢复后,隆美尔得知部队既面临补给匮乏的困境,又缺少空中支援,部队已然陷入危险境地。
而奥金莱克则对胜利满怀信心。补给从亚历山大港源源不断地运来。他的指挥部迁至马达莱纳后,方才得知驻守苏鲁姆和海尔法亚关口的德军部队后撤的消息。
他下令部队马不停蹄地攻击沿途遭遇的所有敌人。由于增援部队预计要到次年1月才能抵达。12月7日,隆美尔下令继续后撤。
然而,由于英军飞机持续不断地攻击,后撤行动远比预想的更为艰难。隆美尔决心保存北非军团剩余的力量,因此并未接受意大利元帅卡瓦列罗坚守昔兰尼加的命令。
12月底,隆美尔将军的部队在阿格海拉停了下来,而此地正是他九个月前发起进攻的起点。
就这样,托布鲁克之围得以解除。希特勒下达了对加扎拉和比尔哈凯姆发动进攻的命令。刹那间,整条战线上的盟军开始呈现出溃败之势。而轴心国所率领的北碚军团则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完胜。他们在姆苏斯成功俘虏了多达 1000 名士兵,还缴获了 100 辆坦克、30 架飞机以及各式各样的盟军火炮。与此同时,轴心国北非军团坚定地决心保持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