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完系统奖励的积分后,苏棠选择继续接收任务。
系统2668:【叮,现在开始穿越《寒门首辅》】
“娘的铁生啊....你怎么忍心让娘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苏棠睁开眼睛,就发现眼前放着一口棺材。
自己跪在火盆前,披麻戴孝,手里正拿着纸钱。
还有大人和小孩的哭声,不过只有那个老妪和自己身边的小女孩哭得比较真实,其他人就像装装样子。
这时那个老妪,走到苏棠身前,摇晃拍打她的身体,不过在苏棠反应过来后,就躲开了,老妪因她躲开,没站稳,跌坐在地上,她指着苏棠骂道:“你这个不下蛋的母鸡,我儿子去了,你一个后都没给铁生留下!当初我就说让他娶张屠户家的闺女,他死活不娶。不然五年了,就生个丫头片子!连个摔盆的人都没有...”
苏棠皱了皱眉,心中对这老妪的言行颇为反感,但此刻她身处这陌生的情境,还是强忍着不悦,缓缓站起身来,看着地上撒泼的婆婆,不卑不亢地说道:“娘,铁生刚走,您这般闹,让邻里乡亲看笑话不说,也扰了他的安宁。”
那老妪一听,更是来了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你还有脸说!我儿子死了,我还不能哭了?你个没良心的,铁生对你那么好,你就这么对他!”
周围的亲戚们见状,纷纷围了过来,有的假意劝着老妪,有的则对苏棠指指点点。
这时,苏棠身边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拉住她的衣角,小声说道:“娘,我害怕……”
苏棠心疼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安慰:“别怕,有娘在。”
她站在原地,快速接收剧情,应对眼前的突发情况。
书里讲到男主李清晏兼祧两房,他跟寡嫂生下一子,记在李铁生名下,成为自己的侄子。
后在考中进士后,重新娶妻生子,寡嫂被留在乡下,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
原主就是那个寡嫂,是个老童生的女儿,出落得也算是小家碧玉,她十六岁就嫁给李铁生为妻。
李铁生在农闲的时候,就会拿起弓箭,上山打猎,赚银子供弟弟读书。
李铁生的死说白了,也是为了给李清晏赚束修,才往深山里走,运气不好遇到野狼。
在李铁生死后,原主的娘家就来接她,想让她重新改嫁。
原主舍不得女儿,婆婆说女儿是铁生的种,不让原主带走。
还有就是,原主娘家给她重新找的那户人家,也不接受原主带个拖油瓶,觉得带过去是吃白饭。
原主无奈之下,只能留下。
后来原主婆婆听别人讲兼祧两房,回家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逼着李清晏兼祧两房,与原主生个儿子,给铁生留个后代,以后初一十五的时候,也有子孙拜祭他。
其实原主在李铁生去世的时候,已怀了一月身孕,因李铁生去世,劳累过度,又伤心难过,孩子掉了,她没当回事,以为是痛经。
在原主跟李清晏有了亲密接触后,也了解家里的难处,靠刺绣供小叔子读书,一直供到他考中进士。
李清晏在当了官,在京都稳定后,派人把老娘接了过去享福,唯独留下原主独自带孩子留在乡下。
还让下人给她一百两银子,不过被那个下人私下扣了九十两,就给原主十两银子打发了。
村里人看到原主被抛弃了,都在私下里议论。
时间长了,一些流氓混子,半夜企图摸进原主家中,欲行不轨之事。
不过被原主发现,一棍子打了出去。
村里人在知道这件事后,不敢明着议论,但从那之后,原主的名声也越来越不好听了。
原主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儿子也有了秀才功名,他不知从谁嘴里得知,自己其实是小叔的儿子,就要上京寻父。
这一走就没回来过,一去就十几年。在原主临终前他才带着一家五口人回来,看望她。
原主希望能跟婆婆和小叔子分家,这个冤大头她不当了。
离开这里,独自抚养女儿,把肚里的孩子平安生下来。
苏棠接收完剧情,把女儿护在怀里,看着还在窃窃私语来看热闹的村民、左邻右舍,最后把视线落在原主婆婆孟氏身上,大声说道:“娘,铁生难道不是因为给小叔凑束修才上山打猎的么!这些年,我们夫妻二人省吃俭用,为的就是供小叔读书,盼着他能有出息。如今铁生没了,您不体谅我的难处,却还这般指责我,难道就不愧对铁生的在天之灵吗?”
孟氏被苏棠这一连串的质问说得面色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苏棠的话,也不禁纷纷点头,交头接耳起来。
“苏娘子说得在理啊,这些年他们家为了供李清晏读书,日子过得着实不易。”
“是啊,李铁生也是为了弟弟才丢了性命,苏娘子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也怪可怜的。”
苏棠趁着众人态度转变,紧接着提高音量说道:“娘,如今我也不想再与您争执什么。铁生已经去了,我一个寡嫂也不好与小叔子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我想与您和小叔子分家。这些年,我和铁生的付出,想来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不求别的,只希望能带着囡囡,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孟氏一听“分家”二字,顿时回过神来,急得跳脚道:“不行!这绝对不行!你一个妇道人家,分什么家?你还想靠着一个丫头片子分走我李家的财产不成?”
苏棠看着孟氏那副自私的模样,心中一阵厌恶,却依旧冷静地说道:“娘,我要的不是李家的财产,我只是不想再被无端指责,不想春丫跟着我受委屈。这些年,我和铁生辛辛苦苦,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如今我只求一个安稳。”
周围的村民们听苏棠这么说,也觉得合情合理,纷纷劝孟氏道:“孟氏啊,苏娘子说得有道理,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不容易,就给她分了吧。”
“是啊,苏娘子也没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你就答应了吧。”
孟氏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有些动摇,但她还是不甘心,嘟囔着:“哪有刚死了丈夫就闹着分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