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恩雅和宋向南已经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分别在即,姐弟俩抱头痛哭,连向北都绕着他们着急的直嗷嗷。
出租车已经等在门口,清歌又不放心的叮嘱向南,这才拉着恩雅上了车。
挥手再见的时候,向南向北追着出租车送别的画面,让她和恩雅更难受了。
从今往后,他们又得回复一人一狗的孤独生活了……
落地韩国,恩雅的司机来接她们,“先送我姐姐回中央大学附近的公寓。”
继而转头对清歌道:“你先回家休息,适应下,我们过几天再见面。”
因为新生9月初才开学,所以恩雅没办法和她一起报到,就尽可能的带她熟悉下周边,顺便做一下附近美食攻略。
不至于让她吃无可吃,毕竟这里的美食对比国内和港市已经匮乏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地步。
大半年没回来,即使走之前都盖上了防尘布,但清歌还是花一下午的时间将小窝打扫干净。
床垫、被褥都拿到阳光下暴晒,“嗬,可真热啊,难怪配备的立式空调,怕是挂式空调带不动全屋制冷。”
清歌将行李整理好,带来的东西放冰箱、橱柜后,又写了个便签,跑到小区门口的超市花店采购一番。
等水培绿植和鲜花摆到房间,心情跟着舒畅起来。
次日睡到自然醒,昨夜的暴雨将小区清扫的格外干净,空气中还弥漫着湿漉漉的土腥味儿。
到小区物业缴纳了一年的物业费,又往水电燃气卡上充了一些费用,回家的时候,听到绿化带里传来细微的猫叫。
清歌弓着腰仔细寻找,终于在草窝里扒拉出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猫,巴掌大,看起来似乎刚出生没几天。
躺在她手心里的时候,发出微弱的求救的哀鸣,看着它瑟瑟发抖的身子,没忍心,打算带回家看看能不能活。
结果还没走几步,猫叫声又响了起来,她清楚的知道不是她手心里的猫发出的声音,那就是……还有一只?
清歌从垃圾桶找出一个小纸箱,将手心里的先放进去,再去草丛找。
这下不得了了,竟在一只死去的猫周围,看到了另外两只小可怜。
它们似乎在寻找妈妈的味道,一直在母猫周围拱动。
从母猫的品种来看,应该是金渐层,可惜它都硬了,显然死了有段时间。
清歌将它们都带回家后,拿着种花用的小铲子,走到母猫附近,挖了个土坑,将它埋了进去。
“恩雅,我救了一窝小猫崽,看起来刚出生没几天,母猫死了,你要不过来看看它们?”
恩雅一听,立马来了兴趣,“好,等着我,我再去买点宠物用品。”
不等清歌说‘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先不用买’,人可就挂了电话。
她只能先给小猫们安置在一个温暖的窝窝里,用吹风机先将它们身上的毛发吹干。
想到恩雅交代的,不能喝牛奶,只能静静等闺女过来。
南恩雅两个小时之后才过来,大包小包的看的清歌目瞪口呆:“天啊,你买这么多东西,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呢!”
“都是必需品,”说着就蹲下来检查,一翻仔细的测量后,“都有点发烧,其他看起来还算正常,是金渐层呢,”
她手脚利落的调配好温热的羊奶,里面掺了点猫用退烧药用,用小奶壶一只一只喂饱,将它们安置在铺着尿垫的新猫窝里。
之后交代清歌怎么帮助它们排尿,怎么喂养,清歌听的一愣一愣的,“你要不要考虑将它们带走啊?”
看她有些手忙脚乱,南恩雅就笑:“你可是要留在这儿两三年呢,有这几只宠物猫陪着你不好吗?”
“这也太多了,”南恩雅略一思考,“那就先养养看,活了我就带走两只,正好我也想给自己找个伴儿,它们体型小,做好防疫飞机也能带,”
就这样,一公两母三兄妹就被清歌暂时养了下来。
不知是不是它们的妈妈在天上保佑,遇到了她们这对善良的姊妹,小奶猫的状态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
早上太阳没那么毒的时候,还会将它们放到外面活动活动,南恩雅走之前,带着三只小猫一起去宠物医院打了疫苗。
她买了猫背包,带走了一公一母,当晚她这只小奶猫就因为找不到兄弟姊妹,不安的叫了一晚上。
清歌将恩雅抱在怀里,一边抚摸一边感叹:“你想妈妈和哥哥姐姐了对不对?我也想我的阿彧和小雅了。”
自打她来了韩国之后,司彧每次执行任务后都会给她发‘平安’短信,虽然只有两个字,却让她很安心。
看着收件箱一溜顺的‘平安’,她也会用她给他准备的博客专用小号【平安】只他可见,分享她的点滴日常。
小猫平安第一次亮相她的博客,是在它学会定点上厕所,她用照相机为它拍了一张美美的照片,还有她们的第一次合影。
几天后,司彧才上网看到:“养猫了?真可爱,像你一样。”
因为司彧想知道她每天的在韩生活,所以清歌出门就携带小型数码相机,吃什么看什么玩什么,主打一个拍拍怕。
拍完之后,每天晚上再上传到博客,给每一张图片进行配文,不厌其烦的整理着她的日常。
虽然她的阿彧不是每天上线,但只要一上线,就会给她评论。
他的短信只有报平安,她虽然没有回复过,但每一篇博客里都带着平安,末尾永远是那句——祝君平安。
有了平安的陪伴,她在韩的日子就不显得那么孤独了。
报到那天,她骑着恩雅送她的闲置自行车,背着平安将中央大学逛了个遍后,独自去办理入学手续。
学费每年三万八千元,还办理了食堂充值卡、图书馆借阅卡、学生证等相关证件的费用和押金,总共下来四万Rmb。
主要还是食堂的费用,她直接充值了十五万韩币,相当于这个时候的一千元Rmb。
她这次只兑换了750万韩币,相当于五万人民币。
因为韩币和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留学生会在韩币汇率最低时存入,最高时取出,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是一种方法,不过她嫌麻烦,因为她并不了解汇率什么时候最低,什么时候最高,甚至在韩购物,都会下意识的兑换成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