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听闻张遂谋所言,重重颔首,他所想正与张遂谋不谋而合。
随后他又发问:“我部主力撤离后,若安庆府遭清妖攻击,阿骧会来救援吗?”
曹伟人率先回应:“必然来救。”
见石达开和张遂谋投来目光,他轻抚长须,分析道:
“大王,从公而论,若我等被击溃败走,西王府便要独自承受清妖两面夹击之压力。”
“而且,当前西王府无意,也无力掌控从湖北到安徽数千里的长江防线。”
“从私而言,西王与大王一向交好。安庆府由大王控制,总比落在清妖或天国其他人手里强。”
张遂谋听后,皱眉思索片刻,问道:“文渊,以西军的攻击力,独立打通长江航道并非难事。为何你如此笃定西王府不想占领安徽?”
太平军前中期作战多采用流寇战法。
即攻陷一地后,裹挟当地男女老少从军,建立分营制,兵员皆取自这些人,物资抢到什么就补充什么。
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虽能短时间汇聚大量人员物资,但后继乏力,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天国中后期,因无新区人力物力可裹挟,自身建立基层政权的能力又严重不足,最终被湘军以充足的后勤,人力物力压垮。
张遂谋基于此作战习惯,才有此问。
曹伟人起身,从书房情报篓中取出一份最新的西王府《荣华月报》,指着上面彭玉麟撰写的《同心会会员于新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
“翼王,晦明,你们看,西王府每攻陷一地,必先剿匪、安靖地方、开展土改,建立稳固的基层政权。”
“待其政策落地生根,地盘将极为稳固,能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但也正因如此,他们进展较慢,目前军队与内政人员数量,尚不足以支撑占据如此广阔之地。”
“如果只占领长江两岸,千里长江防线如条细线,易被拦腰切断,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所以,属下估计,他们打下湖北后,定会进攻湖南,将两湖与四川连成一片。”
说到此,曹伟人停住,嘿嘿一笑:“大王,晦明。若西王府控制了安徽,其控制区便与天国接壤。”
“届时,天国的诏令他们接是不接?一次能找借口,可一而再,再而三呢?”
“只要西王不想和天国彻底撕破脸,私以为他们还是要留些缓冲之地,这于实际利益和颜面都有好处。”
张遂谋闻言点头赞同。
石达开却自嘲一笑,又有些羡慕:“还是阿骧这般自在,天国规矩想听就听,不想听天国也管不着,我们却难以效仿。”
张、曹二人皆默然。
石达开部与西军情报人员接触,本是东王杨秀清的授意。萧云骧也从不隐瞒石达开,让与石达开接触的西军情报人员有问必答。
加之他们与西军距离较近,最先知晓西王府实施的诸多政策。
所以,他们是太平天国诸将中,对西军西王府最为了解的一批人。
平日里看久了,心里羡慕,也想效仿西王府的做法。
但此时杨秀清权势正盛,对太平天国各项政策把控极严,谁敢违背天国规制,必遭东王府严惩。
所以三人只能暗自叹气。
沉默片刻,石达开对曹伟人说:“文渊,此番我率两万人回天京。你留下来协助赖裕新守安庆府,能不丢城失地么?”
石达开部看似人多,除去裹挟从军的百姓和后勤人员,真正的战兵不足三万。石达开带走两万,守城队伍仅剩一万。
不过若专心守城,必要时可征召百姓,倒也勉强够用。
曹伟人慨然道:“翼王自率军东归,我定保安庆城稳如磐石。”接着又嘻嘻一笑:“必要时,还可请求西王府支援嘛。”
当日,石达开便安排诸将做好东归准备。
第二日,即公历1855年2月21日,清咸丰五年正月初五,天国历乙荣五年正月十八日,石达开与张遂谋、朱衣点、彭大顺等下属率部顺江而下,向天京城进发。
好在天国禁止军队和民间过农历新年。贴春联、祭祖、放鞭炮等习俗皆被严格禁止,违者处以杖刑或枷锁。
去年天京女馆里,就有百姓因思念家人,私自庆贺农历新年遭天国镇压。
所以此时出发,士兵们并无太多怨言。
十日之后,大军抵达天京城。
石达开先入东王府,向杨秀清汇报军情。
杨秀清听闻石达开率部回京,心中欢喜,在军机房书房单独召见他。
两位太平天国的顶级人物商议完军政要务,已近黄昏。
东王府女官在书房里,点亮数根大蜡烛,将房间照得通亮。
石达开吩咐亲随抬来几个木箱子,笑道:“受阿骧委托,带了些小礼物给西王妃和他的几位兄长。”
石达开部与萧云骧部接触,本就受杨秀清指令,所以萧云骧托石达开,转交些小礼物给亲人并不奇怪。
书房里只有石达开、杨秀清,及随身伺候的傅善祥等几位东王府女官,杨秀清也无需顾忌,冷哼一声:“他又来惺惺作态了?”
石达开心中暗自叹息,也不回话,转身去打开一个箱子。
只见里面有一件精美的蜀锦披风、一把转轮手枪、三盒子弹和一个香囊,这是给杨宣娇的;
还有一套由数十个可拆卸、标准化木制部件构成的齿轮传动箱玩具模型,配有简要操作手册,是给萧有和的;
另外还有一封信,却未封口。
石达开将信递给杨秀清。杨秀清接过,见信封上写着“嫂子亲启”,右下角有“阿骧”二字。
字数虽少,字体却婉丽娟秀,不似杨秀清见过的萧氏歪七扭八的书法。
杨秀清拿着信,颇感疑惑,看向石达开。
石达开微笑解释:“东王殿下一看便知。”
接着指向箱中礼物,叹道:“阿骧要成家了,身边无一长辈亲人,此番托我带东西给西王妃和他的哥哥们。”
“因他们都在东王府任职,我便一并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