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也想偷摸着发财,可她家就在县城开铺子,村里没人去县城,镇上有啊。
镇上又有认识她的人,知道她开铺子就瞒不住了。
认识不认识她的人都晓得南溪村的梁英有本事,在县城开铺子。
梁英能怎么办。
她想再攒两年钱,等女儿和小儿子初中毕业就去省城。
去省城做生意,没那么多双眼红的眼睛盯着。
远香近臭的,隔得远没那么多矛盾。
还能拉一拉关系较近的亲戚。
村里人百思不得其解,穷的叮当响梁英两口子,怎么突然就有钱去县城开铺子。
哪来的钱和胆量。
大山里种了几十年的地,没有任何做生意的经验,贸贸然就去城里开铺子,就不怕亏的一干二净。
叶明却猜到个大概。
梁英耿直,恩怨分明,记仇又记恩。
谁惹了她,那真是能把人掀开一层皮,记仇记个几十年。
可谁要是帮了她,她也能记几十年。
叶明跟人打听过,梁英和方小芝出嫁前跟亲姐妹一样关系好的不得了。
后来因为什么事成了见面就恨不得挠方小芝几爪子,他没打听到。
不过,他想,那仇恐怕比杀父之仇轻不了多少。
不然也不会在方小芝做出丑事后,梁英恨不得借此机会把她摁死。
对他们兄妹五人一直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脸上的笑都带着嘲讽。
明明他们也没对她和董文兄妹做过什么。
一开始叶明把这一切归咎为梁英跟方小芝有仇,恨屋及乌,恨方小芝连带着也看他们不顺眼。
去年开始梁英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改往日的把他们当空气,像长辈一样给予关怀。
除了送东西,还跟他们讲比起方小芝嘴上的爱,叶烽才是真正的爱他们。
叶烽也想待在家里陪伴他们长大,可比起陪伴,他更希望能多挣些钱让他们可以靠读书改变命运。
类似的话和道理讲了很多。
叶明一开始以为梁英这么做是他和妹妹们变了,后来发现这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原因。
梁英这么对他们,更多的原因是他们的爹是叶烽。
因为每次梁英来看他们,提的最多的就是叶烽,劝他们做人要有良心。
叶烽毕竟是在特区待了几年,哪怕他一直在工地上做工,绝对比村里所有人更有见识。
知道的事情更多。
梁英一家能去县城做生意,叶明想,叶烽应该是借了钱给她,或许还给了别的帮助。
否则,以董勇和梁英要在城里开铺子,谈何容易。
就算有本钱也没胆子去冒险。
如果是叶烽帮了梁英夫妻,梁英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就能解释得通。
叶烽上次回来变化太大,叶明怀疑叶烽那时就已经不在工地上做工。
这是叶明今年才想到的,他没把这些猜想告诉任何人。
自从想法改变后,愤世嫉俗的心境变得平和。
叶烽是有钱还是没钱,都是生养他的亲爹。
他不觊觎叶烽的钱财,并且将来会做到为人子女该尽的责任。
叶家办酒席,村里的女人们老早就来叶家帮忙。
叶家沟关系较亲的亲戚也早早就来了。
叶家三姐妹和叶红艳一家是饭点的时候到的。
用叶大嫂的话说,点儿踩的真准,什么都不用干,到了就开席。
光叶家三姐妹和叶红艳一家就要坐三桌。
摆了二十几桌,一头三百多斤的肥猪全都做了。
每桌都有烟酒糖瓜子花生。
比给叶朝叶亮办席更阔气、热闹。
叶明跟方家两年没来往,有几次在镇上见到,也都当彼此是陌生人。
这次摆席没请叶明的外家方家人。
方家人也是要脸的,方小芝干的事已经让他们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后来方小芝又让叶炷去找他们要债。
没钱就逼着他们用粮食、猪和鸡鸭抵债。
搞得本就很穷的方家,更是穷的耗子来了都哭着走。
方家所有念书的娃全都辍学,方家兄弟也只能全都去城里找活干,到今年才缓了过来。
方家人恨死方小芝,连带叶家兄妹也被恨上了。
就算请他们来吃席也不会来。
另一方面也担心叶烽会找他们再要一遍钱。
毕竟那钱是叶烽挣的。
叶红艳一大家子老老少少来了十几个,跟饿死鬼抢食一样,包括叶红艳的女儿。
引得大家频频侧目。
偏偏那一家子还不坐一桌,这桌坐一个那桌坐一个,专往肉菜下手,手速快到让人瞠目结舌。
跟他们坐一桌的人都傻眼了。
这年代大家刚解决了温饱,肉也不是想吃就能吃,肚子里没油水,看到肉谁不馋。
可去人家里吃席,再馋也不会做出这种丢脸的事啊。
叶烽扫了两眼,面不改色地跟人闲聊。
叶熔叶大嫂脸都丢光了,叶熔恨不得把自己的脸埋在碗里。
叶大嫂脸火辣辣的,待在灶房没脸出来。
后悔听了叶熔的馊主意,也对没脑子的女儿气的咬牙切齿。
叶母欣喜又有个孙子考上大学,今天五个儿女也都凑齐了,还有两个多年没见的外孙也来了。
结果,被大孙女一家给气的不轻,一大家子人空着双手来就算了。
总归是亲戚,这高兴的日子,总不能因为连把青菜都不送就把人赶走。
可这吃相未免而太磕碜人了。
三年大饥荒的时候也没见过这样的。
简直没眼看。
谁家亲戚谁丢人。
叶母去灶房找叶大嫂,让她去管管。
“谁让他们来的?丢死个人。”
叶大嫂端着个碗坐在灶前吃。
灶房不大,今天做的饭菜多,就是在晒坝旁挖了几个灶洞,在外边做的饭菜。
灶房里就叶大嫂一个人。
听了婆婆的话叶大嫂气短,嗫嚅道:“叶熔让喊的,我跟阿彪说只让她姐和四个丫头来,阿彪也跟那死丫头说了,哪知道她会把人全都带来。”
她大房这两年丢的脸,可不比二房方小芝干出那事丢的脸少。
她也不是没脸没皮的人,丢再多回脸也习惯不了。
叶红艳她都不想认了。
叶母会不明白老大想什么,还不是想着老二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可占便宜的不是他们两口子,也不是叶彪,最后丢人却是他们。
“你想好了,丢脸的可不是阿烽,而是你跟老大,还不去跟你那亲家说说。像什么样。”
叶大嫂:“我说了有什么用,那老妖婆就是个混不吝的,我说一句她能说十句。”
来说亲的时候瞧着是个好的,要知道是这样的人,她才不会把死丫头嫁过去。
叶母白了她一眼:“看看你们给小艳找的什么婆家,我跟你爸偏心老大也没把姑娘不当人看。
你这做妈的心也太狠了。”
叶大嫂不爱听这话,扯了扯嘴角,反唇相讥:“你们不狠心就不会年纪轻轻什么都不干,老二要养几个小的还要养你们,才不得不去鹏城做工。
他要不去鹏城,二房会成现在这个样子。
二房家散了你们也有责任。”
叶母嘴上再不承认,事实摆在眼前。
老太太黑了脸出去。
反正丢人的也不是她。
她也懒得管了。
挤兑了婆婆,叶大嫂心里痛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