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瓜州北边的茫茫戈壁。
兀木赤主力大军正在缓缓撤退。
他们如同受伤的猛兽,龇着牙,保持着相当的警惕和战斗力。
前军变后军,精锐骑兵在两翼游弋,步兵居中,辎重先行,阵型严密,步步为营。
然而,裴伦和石勇就像嗅到血腥味的群狼,紧紧缀在后面。
“报——!将军,鞑子后军约三千人,正在十里外的野狼谷口构筑临时营垒,似乎想断后!”斥候飞马来报。
裴伦与石勇、郭孝悌对视一眼,眼睛一亮。
“不能让他们站稳脚跟!”
裴伦沉声道,“石校尉,你率本部骑兵,立刻出发,骚扰其筑营,不必强攻,以弓弩远射,疲敌扰敌为主!”
“得令!”石勇翻身上马,点齐兵马,如同旋风般卷去。
“老郭,”裴伦又对郭孝悌道,“你带剩下的人,多带旗帜鼓噪,从侧翼迂回,做出要包抄其断后部队的态势,施加压力!”
“明白!”
野狼谷口,正在督促士兵砍树立栅的北狄断后部队,很快便迎来了石勇骑兵如雨般的箭矢。
他们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计,举起盾牌防御,阵型出现了一丝混乱。
紧接着,侧翼又传来震天的鼓噪声和扬起的尘土,仿佛有大军正在迂回。
断后将领惊疑不定,不敢再专心筑营,只能收缩阵型,全力戒备。
这样一来,撤退的速度被大大拖延。
兀木赤在中军得知后方情况,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这是裴伦的阳谋,就是要拖住他,消耗他。
“传令前军,加速!不必理会后方骚扰!告诉断后的哈尔巴,让他坚持到日落,然后自行突围跟上!”
兀木赤咬着牙下令。
他必须做出取舍,牺牲掉一部分断后部队,以换取主力更快的脱离。
这是一种剜肉补疮的无奈,但也显示了他的决断。
与此同时,甘州方向的唐延海也动了起来。
他并未率领全军出击,而是派出了以燕陵为首的数百精锐轻骑,配合熟悉地形的小股部队,不断袭击兀木赤大军的侧翼以及落单的小队。
这些袭击规模不大,但极其烦人,让北狄军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行军速度进一步受到影响。
兀木赤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身后的“群狼”撕咬,侧翼的“毒蜂”叮蛰。
而最让他心头滴血的,是北方那已经化为焦土的王庭和不知所踪的赵暮云。
“赵暮云…你丫的现在到底在哪里?”兀木赤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愤懑。
......
赵暮云率领三千精锐,此刻正如同草原上的幽灵,与兀木赤派出的追兵和闻讯赶来围堵的各部落骑兵,进行着一场高强度的机动周旋。
在成功击败哲鲁的三千轻骑后,赵暮云深知行踪已经暴露。
兀木赤的主力以及草原上其他忠于兀木赤的部落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果断放弃了最初设想的西线迂回路线,转而向东南方向穿插。
这个方向,更靠近陇右,但也意味着可能遇到更多零散的北狄部落和巡逻队。
“大都督,前方发现一个中型鞑子部落,约莫能集结起两千骑兵,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沈千禀报。
“我们要不要绕过去?”郭洛建议。
赵暮云看了看地图,又望了望天色,摇头道:“绕路太远,而且容易暴露行踪。这个部落既然敢拦路,就必须打掉,而且要打得狠,打得快!”
“让其他蠢蠢欲动的部落知道,拦我们的路,是什么下场!”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纳木措首领,还是你为前锋,冲垮他们!我率主力压阵,一个时辰内,解决战斗!”
战斗毫无悬念。
这个部落的勇士虽然悍勇,但缺乏组织和纪律,在精锐的河东军骑兵正面冲击和两翼羌戎骑兵的迂回夹击下,迅速崩溃。
赵暮云严格执行了“快狠准”的原则,击溃其主力后,并不恋战。
焚毁了部落的储备粮草和首领大帐,携带着缴获的马匹和少量必需品,迅速脱离战场,继续转移。
这种高速机动、避实就虚、对拦路者施以雷霆一击的战术,让赵暮云这支深入敌后的军队在危机四伏的草原上,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们行踪飘忽,时而向东,时而向南,让试图围堵他们的北狄部队疲于奔命,摸不着头脑。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不回凉州,在草原上兜圈子?”一些北狄将领感到困惑。
只有兀木赤和少数核心人物隐约猜到了赵暮云的意图。
他不仅仅是想逃回去,他更像是在故意吸引北狄的注意力,拖延兀木赤主力回援草原重整秩序的时间。
同时也在不断削弱北狄外围的力量,为裴伦和唐延海创造更好的战机。
“好狡猾的狐狸!”
兀木赤接到各部传来的遭遇战和拦截失败的消息,气得几乎吐血。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全力追剿赵暮云,则陇右裴伦、唐延海压力大减,甚至可以威胁他撤退中的主力;
不理会赵暮云,则后方永无宁日,部落人心惶惶。
他只能分出更多兵力,像撒网一样试图捕捉赵暮云这条滑不留手的鱼,但这又进一步分散了他本就不算充裕的兵力。
......
晋阳城内,随着林丰大军抵达夏州并稳住阵脚的消息传来,以及赵暮云踏平兀木赤王庭的捷报广为流传,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小晋王胤稷特意在朝会上褒奖了前线将士,并下令晋阳周边继续加紧生产,保障后勤。
韩忠、范南、周弘等人,虽然心下稍安,但眉宇间的忧色并未完全散去。
“林丰稳住了阵脚,此乃大幸。然西京军势大,夏州之围未解,长期对峙,于我军粮草消耗巨大。”韩忠捋须道。
“更重要的是大都督!”范南接口,“其虽获大胜,然孤军悬于外,危机四伏。若兀木赤不顾一切回师围剿,后果不堪设想。”
周弘点头:
“北狄局势一日不明,则陇右、夏州之战局,便存在巨大变数。”
“如今之计,唯有相信林都督和大都督能临机决断,我等尽力保障后方无忧。”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陇右北方。
赵暮云的动向,牵动着整个陇右战局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