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前试探中,朱标已表明态度: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废长立幼。

老朱深知,朱标无论魄力还是手腕都不缺,唯独欠缺几分果断狠厉的性格。

他无法确定,朱标是否真的有决心做出那个艰难抉择。

毕竟,朱允炆、朱允熥自幼由朱标抚养长大,朝夕相伴。

而朱政却是失散多年的私生子。

两者相较,朱标究竟会如何取舍,实在难以预料。

所以,老朱始终不懈努力为朱政铺路。

安排他主管军人退役转业事务,凝聚军心;

掌握骠骑卫,调动瞿能、平安等青年将领为其效力;

不顾舆论压力,授予朱政骠骑大将军之职,位居众将之上,统御军营。

这些布局旨在增强朱政在军中的声望,乃至天下范围内的影响力,形成牢不可破的地位。

唯有如此,才能为朱政顺利继位奠定坚实基础。

到时候,朱标同意与否已无关紧要。

这次之所以松口,答应朱政出征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若能成就如此灭国大功,声望必将大幅提升。

当年李世民在李渊欲传位李建成时仍能上位,靠的就是无人能及的威望与强大的军权。

如今老朱不过是让朱政重走李世民之路,他当然不会让朱政重演玄武门之变。

此时计划接近尾声,他绝不会半途而废。

唯有朱标让他有所犹豫,但这也只是瞬间之事。

他很快坚定决心,决定在确认朱政为平倭主帅后再告知朱标。

当下,他故意装出愤怒神色,连连摇头,痛心疾首地说:“胡闹!咱虽喜爱麟儿,但与你何干?

你每日胡思乱想什么?咱栽培你多年,耗费无数心血,怎会毁了你?

你以为咱如汉武帝般昏庸?告诉你除了年纪渐长,咱并未糊涂。

咱对你寄予厚望,你难道不知?历朝太子,有谁比你更稳固?

这点让咱自豪,就连唐太宗也不及。

你竟质疑吾意,简直荒谬,令人心寒!”

“竟真如此?”

朱标听罢,心中疑惑依旧未解,反而愈发浓重。

在他看来,这话大有避实就虚之感,实在令人费解。

只说无意废黜他的太子之位,却对朱政的身份绝口不提!

这又是为何?

若朱政非父皇亲生,直言即可。

何必这般吞吞吐吐?

可若他是嫡子,父皇又何必如此费力地扶植他在军中的势力?

为达目的,甚至不惜对淮西功臣宿将痛下杀手!

这难道仅仅是为了偏爱幼子?

毫无必要!

而且,为何要对朱政身份守口如瓶?

连他也被蒙在鼓里,究竟是为了什么?

诸多疑问交织,处处难以自圆其说!

朱标紧锁眉头,苦思不得其解。

思索良久,仍是一头雾水。

此时,他索性不再纠缠,决心一探究竟。

并非有意逼迫父皇,而是若不解开朱政身世之谜,将来因征伐倭寇之事,父皇与淮西派系若发生冲突,他将不知所措。

于是,朱标目光坚毅,再次发问:

“父皇既言无意废我,便请明示。

朱政究竟是不是父皇血脉?

难道还有什么是我不该知晓的?抑或父皇信不过孩儿?”

见朱标态度坚决,不容动摇。

老朱揉了揉眉心,神情复杂地安慰道:“并非你不该知晓,也不是我们对你有所怀疑。

你是我们的嫡长子,最受重视的儿子,更是未来的储君,我们还能相信谁?只是眼下时机未到,你只需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可是……父亲?”朱标眉头紧锁,满脸疑惑,“您到底顾虑什么?政儿的身份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您这般忌惮?无论我如何追问,您始终避而不谈。

这实在令人费解。”

朱标本想继续追问,却被老朱抬手止住。

老朱严肃地看着他,一字一句承诺道:“你放心,再等等。

最迟数月,待一切妥善安排后,我会向你详细说明。

现在绝不能透露,你也别再问了,听明白了?”

声音坚定,毫无商量余地。

朱标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

父皇总说自己倔强,殊不知,他才是最固执的人啊!

事已至此,身为儿子的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勉强点头应允。

片刻间,父子二人陷入沉默。

许久,朱标轻叹一声,平复情绪,心想:既然父皇让他耐心等待,那便静观其变吧。

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此刻,朱标暂时放下此事,准备行礼告退。

然而刚有所行动,忽然想到什么,随即展颜一笑,缓解了紧张氛围,才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想与您商议。”

见朱标不再追问且面带笑意,朱元璋松了一口气,温和地问:“何事?说吧。”

“是允玟的婚事。”

朱标笑着道。

“哦?”

朱元璋略显惊讶,随后点头道:“允玟的年纪确实到了成家的时候。”

接着他笑着问:“哪家姑娘让你这么上心?特意来问我意见,难道你自己拿不定主意?”

朱标回答:“允玟乃是我长子,婚事需谨慎对待。

况且对方身份特殊,是已故中山王徐达之女徐妙锦。”

“啥?徐妙锦?”

朱元璋听后愣住,立刻摇头拒绝:“不行!”

“为何?”

朱标疑惑,追问道:“徐妙锦无论身份还是年龄,都很适合允玟。

难道父皇还有什么顾虑?”

朱元璋稍作沉吟,坦率回应:

徐家那女儿早许配给了我的儿子,此事已定。

*

“难道又是朱政?”

朱标听了这话,浑身不自在。

他本想替朱允炆说亲,却再次牵扯到朱政。

徐妙锦是徐达之女,朱政若与她联姻,岂不是与徐家捆绑在一起?

这不是皇上扶持朱政的又一策略吗?

这般用心良苦,绝非寻常血脉可比。

然而,朱标只能忍耐,静候皇上的决定。

但朱允炆对徐妙锦一见钟情,茶饭不思。

作为父亲,他必须为儿子争取。

于是试探性地问:

“父皇,儿臣知错。

允炆苦苦哀求,他心仪徐家女儿,非她不娶。

儿臣不忍拒绝,他是长子啊。

父皇能否成全他们?”

“绝不可能!”

朱元璋坚决反对。

这事关乎朱政的重要布局,怎能因朱允炆而改变?

虽说是他的两个孙子,但老朱对朱政的宠爱远超朱允炆。

若非朱标提起,他几乎已经将朱允炆抛诸脑后。

此刻,老朱面无表情地摇头,语气坚定地说:“什么一见钟情、情根深种,全是胡言。

朱允炆年纪轻轻就整这些荒唐念头,简直是玩物丧志。

读书不成,习武亦废,毫无可取之处。

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岂容他自行选择?你这父亲当地糊涂至极,竟让他考虑此事。

休想让他改变亲事,你自己倒不如换个更合适的。”

说完,不等朱标开口,老朱略作思索便挥挥手:“我记起光禄寺少卿马全有个女儿,据说容貌端庄,气质出众,与朱允炆年纪相仿。

既然他有意成家,那就娶她为妻吧。”

朱标听罢,目瞪口呆。

一个是他钟情的中山王之女徐妙锦,另一个不过是光禄寺少卿之女。

两者相较,实在天差地别。

况且朱允炆倾心的是徐妙锦,而非马家女儿。

作为嫡长孙,这样的安排未免太过偏颇。

朱允炆的地位竟连为朱政提鞋都不配,这般差别对待,实属令人难以接受。

朱允炆虽为长子,却常被视作非嫡出,连朱标也隐隐感到不平。

他本想向朱元璋解释,但对方已显不耐,催促他离开。

朱标无奈归家,忧虑如何向吕氏及朱允炆交代。

两兄弟早有嫌隙,如今似又添新矛盾。

待朱标走后,朱元璋未歇息,召刘和入内。

他对刘和说道:“朱棣坚持亲征倭国,战场凶险,我实在放心不下。

你把暗卫中的精锐安排到他身边,藏于亲军中,务必万无一失。

若有闪失,他们无需再来见我。”刘和听后迟疑,担心此举影响朱元璋自身安全,却被断然否决。

这天下,谁能奈何得了我们?

无需多言,就这么决定了。”

说完,老朱从袖中取出一块青色玉印,抛向刘和。

“拿着吧,遵旨行事。”

刘和恭敬接印,答了一声,随后悄然退出。

次日寅时末,满朝文武官员齐聚奉天殿外广场。

静候早朝开始。

众人虽默不作声,却眼神交流频繁。

今日早朝不同寻常,陛下下令在京九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连致仕的老臣如李善长也到场,受伤在家的蓝玉也在其中。

气氛庄重,不知有何大事宣布。

忽闻三声净鞭响,奉天殿大门打开。

文武官员回过神来,迅速入殿,整齐站好,跪拜迎接。

不多时,朱元璋父子步入大殿,内侍高呼:“陛下到,太子殿下到,群臣接驾!”文武百官齐声叩首。

“吾皇**万**!”

“吾皇**万**!”

老朱端坐龙椅,威严地俯视群臣。

“免礼,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低头垂目,屏息静气地等待。

即便不敢妄言,却无不专注倾听。

显然,今日早朝,老朱欲言之事,众人心中满是好奇。

李善长也不例外,虽无官职在身,但他地位尊崇,位列文臣之首。

他略带疑惑地望着老朱,揣测今日召见之意。

毕竟,他已多年不过问政事,却近来屡次被老朱提起:先有练兵,后又命其参与早朝。

只是,先前练兵之举并不愉快,致使幼子李鸾仍被囚于诏狱。

今日早朝,是否也暗示着某种征兆?

想到这里,李善长眉间微蹙,右眼轻跳。

另一边,武将们以蓝玉、冯胜、傅友德为首,倒显得平静许多。

他们本就与朝议无甚关联,只待战时才显真章。

此时索性闭目养神。

老朱忽然打破沉寂:“想必诸位好奇,为何朕今日召集群臣?”

“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开战!打一场大仗!”

此言一出,文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难以回神。

蓝玉、傅友德、冯胜,连同徐允恭在内的诸多武将,听闻消息后立刻振奋起来。

双眼骤然睁开,先前的倦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激动神色。

打仗,太好了!

大战更令人热血沸腾!

这意味着海量军功正在等待他们!

他们大多渴望通过立功来提升爵位,以便庇佑后代。

更何况,这正是他们的生计所在。

许多人在京城久居,早已无所事事。

像徐允恭这般继承祖上爵位的年轻人,更是希望通过战场上的表现证明自己。

于是,蓝玉等人齐齐出列,高声呐喊:

“吾皇英明!末将久未征战,心中早已迫不及待,浑身都懒散了。

恳请陛下赐我等出征之机,必不负陛下厚望!”

“陛下,北元那些畜生,是不是又蠢蠢欲动?那些不知悔改的东西,万万不能轻饶!”

“陛下,让我前去吧,定将敌人杀得片甲不留!

凡胆敢冒犯我大明者,一个不留!”

目睹此景,一众武将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

旁边站着的文官们则眉头紧锁,表情复杂。

他们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发生战争。

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钱粮,还涉及诸多繁琐事务,全需他们来筹措安排。

这些武将却仿佛甩手掌柜,根本不考虑朝廷财政面临的巨大压力,也不顾及国家实力的损耗。

只知道一味的冲冲冲、杀杀杀!

这些人,简直不可与之共谋大事!

然而,文官们虽有异议,却无法直言反对,只能默默低头。

毕竟,谁都明白,北方的蒙元始终是大明心头的大患,必须铲除。

不然,一旦势力壮大,后果不堪设想。

藏书吧推荐阅读: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国士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