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十九,周彻北行途中,徐岩抵达韩问渠家乡,负责督斩其九族。

早在诏书颁发之日,便有数不清的快马,从雒京各司各衙门出发,奔往各州、郡、县。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让韩问渠戴好汉奸的帽子。

此外,韩问渠家乡所在,当年和韩问渠有过接触的三老入狱,罪名是督教不严。

县令罢职,郡守降为县令,刺史发放外地为郡守,不准再予升迁。

昔日举韩问渠为孝廉的官员,同样领罪下狱。

消息传出后,当地韩氏大宗,将韩问渠一脉自族中除名,并将其祖坟掘出,不准葬于韩氏坟山。

韩问渠启蒙之师尚在世,这是一个年已八旬的老大儒,其人非但学识过人,亦素有良善忠名。

乍闻此言,老人痛呼:“吾何以寿至此?吾何能寿至此!”

当日,披发覆面,悬梁自尽,留下一告罪之书,称“教出此徒,有罪于天下,无言见儒家先贤诸师。”

凡与韩问渠相交者,无不明文告示,以展与其决裂之心。

有些他的故人甚至踏上北行之路,表示要前往并州,为斩此汉奸献力赎罪。

短短时日,韩问渠已彻底发臭。

天下十三州,舍并州外,但凡汉人,无不恨之!

并州,得讯的韩问渠大哭复大笑。

他有子女九人,唯二子一女带在身边,其余全数被斩。

此外,老父尚在,还有兄弟姐妹以及孙辈……让天子一刀杀了个干净!

“我与周氏,不共戴天!”

并州各地,叛乱之火,也愈烧愈烈。

如果在内地,韩问渠现在最应该担心的应是兵员问题。

毕竟,百姓不到彻底没饭吃的那一步,没有谁愿意举兵造反。

可这是在并州、是在争地鏖战数百年的开边之地!

民风之彪悍,武人之多,远不是内陆能比的。

就连普通百姓,也几乎是户户有刀枪,对于厮杀早已司空见惯。

这使得韩问渠迅速拉起了大部队,其麾下之人,大抵分为四等。

第一等最强,主要由原正规驻营军倒戈的战兵和边地雇佣军组成。

战兵自不必说,如太原营这样的都是敢战善战的边军精锐。

而并州的边地雇佣军,也是极有特色的地方特产。

其成分非常复杂,有舍弃耕种选择刀口舔血的汉人武士,有惯马强弓的西原人,还有许多靠作战致富的杂胡。

这些人,大到参与大国角逐,小到为各草原小部落之间拿钱征战。

他们的行动准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和资源!

而这两样,现在的韩问渠都不缺。

造反意味着挣脱制度的束缚,可以做一切想做、能做到的事。

各地官府府库、被朝廷查抄还没来得及送去京城的大族百年家财、以及不愿意参与造反的人——直接掏就是了。

还有更值钱的:土地和人口。

韩问渠直接许以城池做据点,将百姓充作他们的奴仆。

对于这些将脑袋绑在腰上求活的人而言,这么大的好处,哪还有犹豫的道理?

只能说,韩问渠突然造反、秩序的崩乱,最苦的还是百姓。

跟着造反,做炮灰;不造反,做奴仆、被屠杀……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沦为口粮。

第二等,由专行不法的强武豪宗、在边境做杀人买卖的游侠集团、掠汉胡两家为生的马匪强盗、各地郡兵组成。

第三等,各地衙役、大族族兵、主动加入叛军的持刀强悍个体户。

第四等,才是强行征来的兵员。

并州六郡,在籍汉民二百六十余万,西原人与其他杂胡百余万。

在方伯级强者韩问渠宣布手撕规则的那一刻,隐藏的种种矛盾,在同一时间炸开。

风起云涌!

无论是真心跟着韩造反,还是想打着韩的旗帜浑水摸鱼,韩问渠一应照单全收!

具体多少叛军,朝廷一时难以统计清楚,但韩问渠的口号很可怕——从者百万!

——并州,太原以南,上党郡。

上党邻河内,是并州最不边的一个郡了。

但是多山多水,地形破碎,因此人口不多,也不甚富裕。

原并州别驾陆轩、秦度之侄秦升从太原南逃,最初驻兵于上党最北边的羊头山,企图在此构建防线,等待上党营和秦度的支援。

然而,驻守当天,羊头山后的涅县城有人造反,于羊头山后纵火。

陆轩秦升防线刚开始构建,突遭此袭,大乱而走。

带着抵抗叛军的大族部队,退守襄恒城。

腊月十九,也就是周彻出发的同一天,韩雄、吕轻山、薛定带领叛军杀到襄恒城下,拥众五万余人,声势浩大。

一口气将儿子和‘大将军’‘骠骑将军’都派了出来,可见韩问渠进取心之强。

韩问渠的想法很简单,在朝廷平叛军抵达之前,完全吞下整个并州!

拿下并州南大门的天井关,完成对河内的封闭,拒朝廷兵马于关外。

当夜,激战正烈,有人夜开城门,襄恒告破。

撤退途中,自小弓马娴熟的秦升难挡薛定,险些被他用画戟活劈!

撇枪奔走后,又被吕轻山以箭贯腰,负伤卧马。

陆轩带着负伤的秦升和部队一路南逃,抵达章梓城,被上党营校刘梁接应入城,才算勉强安全。

“陆公!”

这名武人第一时间迎了上来,然而在看到陆轩身后大批人马时,脸色顿时黯了下去。

陆轩带来的人很多,足有两万余。

但这里面能打的人并不多,大族南走,难免拖老携小。

其实,一起南奔的人数远不止这些——足有十数万之多。

沿途被叛军追杀,或失散于途中,或丧身于刀剑下……

逃到此处,一个个面色凄苦,身上带伤,又饥又疲。

陆轩见刘梁这般姿态,忍不住道:“我一书生未怕,刘校尉倒先生惧了么?”

“陆公误会了。”刘梁苦笑,道:“某怕的不是叛军,而是陆公带来的这许多人。”

陆轩一惊:“刘校尉这是何意?”

“陆公不知,今日晨时,上党太守张英造反,被某察觉。”刘梁叹了一口气。

当时,他急着回营召集人手,不曾想走漏了风声。

张英有所防备,纵火而走——他烧毁了府库存粮!

陆轩一听,差点没晕过去,而后撕声大骂:“一郡之君,食大夏俸禄,得郡民拥戴,他怎敢如此!?”

“先前大案,还没查到他头上……看他今日动作,必然是有干系在的。”刘梁道。

“我知道一些。”趴在马背上的秦升咳嗽了两声,道:“他曾来过晋阳数次会见韩问渠,听说两人相交甚密,应是怕事后清算,所以干脆反了。”

粮仓被烧了,又添了两万张嘴……接下来怎么做,是个很大的问题。

叛军将至,众人不敢耽误在这,刘梁开口:“镇东。”

“我在!”

在他背后,走出来一个少年。

他只有十六七岁模样,身高不甚挺拔,但胳膊和腿生的很健壮,面相却生的极可爱。

他的左手挂着一口巨大的盾,像是一面坚实的墙壁。

眼神异常清澈,清澈中又带着超出年龄的坚定。

这是一个看上去讨人喜欢的少年郎。

“等人全部入城,立刻把门闭上!”刘梁吩咐道。

“好。”

被称作镇东的少年点头,转身便去了。

陆轩看着少年的背影,皱了皱眉头。

“陆公是担心他?”

“太小了,还是个半大的孩子。”陆轩摇了摇头:“刘校尉是不是太托大了?”

“陆公可不要小瞧了他。”刘梁笑道:“他是紫薇郡人,姓紫名镇东,少而从军,很是了得,是真正悍勇的军中天骄。”

“虽然年少,却能担大事,且勇力过人。”

紫薇郡原本叫荆南郡,因是太祖故乡,帝星起处,故改为紫薇郡。

等到人员悉数入城,陆轩便请刘梁来议事。

针对将来的叛军,刘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章梓守不住,人多粮少,久守必乱。”

“我知道秦将军在河内聚兵,但就他目前手中兵力而言,只能守住天井关,不能来援。”

“天井关比起章梓城,重要得多。”

“朝廷大军不日将至!”陆轩道。

“不日是几日?”刘梁叹气,道:“若陛下无准备,等来能退六万叛军的大军,少说要两个月。”

“若陛下有准备,大军从雒京到这里,也需十日……十日时间,他们抵达后,是来救此城,还是加固天井关,都是难测之事。”

陆轩眉头皱起:“那依刘校尉的意思呢?”

“弃城而走。”刘梁指着南边:“我们一块撤到天井关去,和秦将军协同防守天井关。”

陆轩不语。

他是个道德君子,但对军机并不通达。

秦升伤得很重,难以起身,虚弱的趴在一旁听着。

这时候他摇了摇头:“不可以,章梓不能放弃。”

“其一,章梓周边地形破碎,水网密布,叛军中骑兵不少,大多数人是走不掉的。”

大族拖家带小,这是痛点。

刘梁沉默片刻后,道:“局势如此,要处处保全,谈何容易?”

“板荡之时,这些人却不愿负了国家,国家又如何能负他们?”陆轩反驳,道:“沿途被追杀,我等是无可奈何!若今日抛之而弃,是放弃整个并州的民心,此罪几何?!”

刘梁再次沉默。

“其二。”秦升接着道:“天井关固然是险地,易守难攻。可朝廷手里只剩下一个天井关,要再进军并州会难上许多。”

“如果我们能保住章梓这座大城,便给了朝廷在用兵上的立足点,裨益甚大。”

刘梁叹气:“所以,依二位的意思,是要死守此城吗?”

“死守!”

秦升点头,咬牙道:“我负伤难行,不愿再退了,刘校尉要走可以去寻我伯父,我自与此城共存亡!”

“小将军这是哪里话。”刘梁摇头,道:“我知道二位的意思了,你好生养伤,我去安排防务。”

除非大家一块走,如果秦升守而刘梁走,那就是妥妥的惧战失地之罪。

斩!

“陆公。”秦升大喘了几口气:“您观此人如何?”

“不愿做反贼,但也不愿死战,一个军中官僚。”陆轩道。

“您说的不错,若势如危卵时……”秦升没有再说下去,而是道:“我要向伯父传信。”

就在这时,外面鼓声忽起。

烛光照耀下,两人皆是神情一变:叛军到了!

“如此情况,谁能将信送出去?”陆轩叹气,道:“我府中本有些武艺了得的宾客,要么折损,要么带伤……”

一路奔逃激战,没有变节的无不是勇士,他们都舍身猛战。

到如今,已无可用的能人了。

秦升眼前闪过一道人影:“试试吧。”

陆轩去城墙上,找到了督战的刘梁。

章梓作为上党郡治所在,虽然粮仓被烧毁,但是箭矢还算充沛。

当下,守城压力并不大。

“陆公要用镇东?”

“是。”陆轩点头:“需要一个能人破阵而出,向南边传信求援。”

“秦将军能来吗?”刘梁表示怀疑。

“秦小将军说他会来的。”陆轩道:“总要试试!”

刘梁犹豫了一会儿,点头:“好!”

他唤来那个少年,让他随陆轩去见秦升。

秦升在床榻上写好书信,交到少年手里,道:“请务必见到秦度将军,将此信交于他手。”

“交给我。”少年点头。

“快去快回……活着回来。”

“我可以。”

少年再次点头。

没多久,南城门挤开一条缝,一骑马飞奔而出。

叛军的包围圈刚伸展到这个位置,还没有来得及展开。

乍见人出,一群骑兵便碾了上来。

那少年浑然不惧,一头撞进人群,夜里只见刀光贴身而过,七八人滚鞍落马。

后方骑兵追之不及,皆扣发弓弩。

少年支开那面巨大的盾牌,如擎山一般,壁不可破,遮箭而去。

叛军骑兵中有好手不愿放弃,拍马追赶,不断拉近距离。

少年忽然回头,手里抛出一道银光。

只听见乓的一声,一人惨叫落地。

少年手中银光连发,无一不中。

落地者面门凹陷,脑血流出,俨然已死。

“好少年!”

城楼上,目送的陆轩拍垛叫好:“他那是何本领?”

左右又知之者,答道:“镇东有两样绝技,一是山壁大盾,常人背之不动,他举之如无物,行走自如。”

“二便是那银光铁胆,发无不中,中无不伤。”

“真奇少年也!”

一路奔逃萎靡的陆轩精神大振:“有少年如此,汉人何忧?!”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国士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