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朱棣一坐下就厚着脸皮伸出左手,“麻烦妹妹了。”
不麻烦不麻烦,皇兄上道的很,每次给他诊脉都有收获,含光笑了笑取出金线,当哥的让她别费这劲,“我知道你的本事,咱大大方方的,直接来。”
省得他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金线一摇他换个病法。
含光摊手,行叭。
太子和太子妃瞪大眼,好像错过了什么?
左右手交互切诊,含光沉吟片刻,“皇兄身体恢复的不错,喝完这服药可以考虑换药方,还是切忌动气操劳,少食大荤勿饮酒。”
朱棣心满意足的把手揣在袖子里,还是养生好啊,从来没感觉身体这么轻松过,他让内侍端出两盘珠宝当诊费,“其中一盘是我的,另一盘可否劳烦妹妹给我大儿也看看?”
这些东西她已经有很多了,数不胜数的多,但再度相逢还是会心动,含光颔首,“可。”
朱棣给太子一个眼神,朱高炽犹犹豫豫的撸起袖子,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胖胖的太子看着很有喜感,但这脉象---
含光嘶了一声,朱棣等人下意识屏住呼吸,提心吊胆的等结果。
【先前皇兄的脉象不沉不浮,病邪集于中,经过调理已经好转不少;太子这完全就是沉脉,正气不足,跳动迟缓,抗病机能相当消极。】
【本来人胖就容易有三高和脂肪肝等问题,太子的心肺功能还不怎么样,再加上工作忙、压力大、饮食高油高糖,营养结构单一,时不时再熬几个晚上不睡,没走在皇兄前头都是太医拼上老命医治了。】
太子和太子妃初听含光心声就吓得够呛,她把情况说的这么严重更是快要晕倒,还好朱瞻基在两人背后暗暗提醒才没露出马脚。
他们脸上的震惊演都不演了,含光眉心一跳,只能配合的别开眼当没看见,继续剧透。
【不过他们家人好像都不怎么在乎身体,朱瞻基不也才活38岁就没了,就是可怜了太子妃,历经六朝,晚年还没看出叫门天子的真面目。】
朱棣得知孙子不长命后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这个小兔崽子有本事废原配立妖后怎么没本事多活两年?看看你生的什么玩意儿!
锦衣卫呢,这都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查出孙忠这个人?
太子被这一连串打击劈的脸色煞白,“姑姑,我的身体还有救吗?”
儿子不争气,孙子是个败家子儿,太子不敢死了,也死不起,从来仁善的朱高炽头一次恨不得族灭一个人,他爹要查的那家人姓孙是吗?
好,我记住了。
含光询问太子是否有头晕目眩、一动就感到疲惫、还经常喘不过气等症状,太子怯怯的点头,“我只以为是累的,休息一下就好了。”
含光轻叹,“救是有的救,关键在于你配不配合。”
【民间有句俗语:病人不忌嘴,大夫跑断腿,太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改,吃多少药都白费,到时候还来怪我医术不精,那我多冤?】
她是人,不是圣母,没那闲工夫上赶着督促病人按时吃药,早睡早起,利害关系都说明白了,怎么选自己看着办。
太子陷入沉思,他没法不管朝政,监国那么累吃点好的补补也很正常吧,姑姑想让他怎么改?
太子妃给自家老爷们儿使了多少眼色他都不抬头,于是不得不先一步表态,“姑姑放心,我和儿子会盯着太子好好吃药的。”
还是没抓住重点,含光无奈,“不是喝药的问题,太子要控制体重啊。”
朱棣适时地拿出他在路上给太子准备好的礼物,“看看吧。”
这什么?
太子将信将疑的打开折子,“卯时起床跑步,半个时辰后休息一刻钟,喝水,之后随御林军操练,又半个时辰吃一个鸡蛋、一个窝头、喝一碗粥;上午办公,午时……”
太子看到中午的伙食泪流满面,“爹,你要了我的命算了。”
一天下来就吃那么点东西,还得不停的跑步操练,他没等减肥就先饿死了,也有可能是累死的。
儿子哭唧唧,朱棣不为所动,“就知道你要叫唤,没关系,老子带着你练。”
他是铁了心要把儿子这身肉给减下去,十个月的皇帝不丢人,明胖宗才丢人,他老朱家可以有战死的,不能有胖死的!
含光默默看好戏,这就叫老爹的血脉压制。
朱瞻基心中一动,小碎步溜达过去咬耳朵,“姑奶奶,您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帮我爹减肥?”
含光挑眉,“何以见得?”
【办法当然有,不过老君送的瘦身丹我也就一瓶,最多能匀出来一颗,并且没有《永乐大典》或永乐宝剑很难办啊。】
瘦身丹是上个世界的收藏,实为太上老君指导童子炼制驱邪灵药的毕业设计,但童子炼制失败只剩瘦身的功效,就被当搭头送给她了。
含光对自己的身材很满意,她喜欢经运动和练武保留的肌肉线条,所以放着没用,但这不代表能免费给人。
朱棣:!!!
不就是《永乐大典》和永乐宝剑么,我给!
何况他心里是得意的,他就知道他修《永乐大典》是划时代的壮举,高人和后人都承认了。
朱瞻基夸她的话信手拈来,“姑奶奶人美心善,医术更是神乎其技,小小减肥自然拿捏。”
好侄孙小嘴儿真甜,含光同意拿自己没用的药丸子换想要的书或剑,“我确实有办法减轻太子的痛苦,但还是要配合饮食和运动才能不反弹。”
朱瞻基侧耳倾听,“您说。”
含光从袖中取出一颗药丸子放在桌上,“口服即可,一个月内见效。”
【别问我怎么来的,问也不可能说。】
老朱家几口人看它的眼神火热,这可是太上老君炼的丹啊。
朱棣大手一挥,“我买了,金银珠宝你说个数,有多的还能包。”
“我知道妹妹喜欢看书,御书房的书随你挑,不喜欢的话我还修了本《永乐大典》,也给你。”
成交!
含光含笑致谢,“多谢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