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张明悠悠转醒,简单洗漱后便迈出了家门。
当他的目光投向阎埠贵家的方向时,只见阎家一家人正忙忙碌碌地收拾着东西。
周围冷冷清清,并没有其他外人的身影,这让他不禁感到有些意外。
“咦,这阎埠贵怎么没去找人修房子呢?”张明暗自思忖,心中满是疑惑。
他哪里知道,此前易中海和阎埠贵两人在处理一些事情时的不当操作,已经在工匠圈子里引发了连锁反应。
那些装修师傅们听闻了相关事宜后,对他们这个院子都心生不满。
即便阎埠贵有心找人修缮房屋,也面临着无人愿意承接这活儿的困境。
阎埠贵此时恰好抬眼,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张明。
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也没有给张明什么好脸色。
他还在为张明没有把房子借给自己家这件事耿耿于怀,心中的气并未消散。
他微微皱起眉头,轻哼了一声,便故意扭过头去,继续手上收拾东西的动作,似乎不愿再多看张明一眼。
在阎埠贵心里,觉得邻里之间本就该互相帮衬,张明拒绝借房的行为,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
这种想法在他心中不断发酵,使得他对张明的态度愈发冷淡。
然而,阎埠贵压根没意识到,若不是自己贪图那5块钱,让自己儿子去举报张明,又怎会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张明察觉到阎埠贵态度的变化,不过他对此并未太过在意,只是在心底暗自冷笑。
在他眼中,阎埠贵此人对自家毫无益处,从之前的举报事件就可见一斑。
他也不指望院子里的那些人对他们家有什么帮助。
所以,对于阎埠贵此刻的冷脸,他只当没看见,径直转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张明刚走到院子门口,抬脚正准备去街上转转,不经意间抬眼,就瞧见两个身着轧钢厂工作服的人迈着匆匆的步伐朝他走来。
其中一位身材较为魁梧的同志率先开口,语气客气且带着一丝急切:“同志,麻烦问一下,这里是不是95号院呀?院里有没有一个叫易中海的人?”
张明微微一愣,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心中暗自琢磨这两人找易中海所为何事。
他随即点点头,应道:“没错,这里就是95号院。易中海确实住这儿,你们找他有什么事啊?”
张明一边回答,一边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不速之客,眼神里透着探究。
听到张明的询问,那名身材魁梧的人倒也没做隐瞒。
当即开口说道:“易中海今天没来厂里上班,我们是厂工会的,特地来通知他过去一趟。”
说话间,他神色略显严肃,轻轻皱着眉头,似乎对易中海没去上班这事儿有所不满。
另一位同事则在一旁微微点头,眼神在院子里四处打量,像是在寻找易中海的身影。
张明听到他们这么说,心中瞬间透亮。
他笃定,必定是自己此前举报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厂工会这才找上门来。
想必是相关情况已然查清,所以才来通知易中海过去问话。
想到这儿,张明不禁心生一阵快意,同时又夹杂着几分好奇。
他好奇厂工会究竟会如何处置易中海,是从轻发落,还是会依据厂里的规章制度,给予严厉的惩处?
易中海在厂里一贯以“老好人”“七级工”自居,这次若真因举报之事受到重罚,不知他那一向要面子的脸上,会露出怎样的表情。
张明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期待,心想:“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神色平静得如同往常一般。
他伸手指了指中院的方向,语气自然的说道:“你们直接去中院找他就行,他家住在中院东厢房。”
待两名厂工会的人点头示意,抬脚往中院走去后,张明就站在那里,并未离开。
他朝院子门口迈了几步,随后便在门口停住了脚步。
他站在那儿,目光紧紧盯着中院的方向,心里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当易中海被这两名厂工会人员带走时,脸上究竟会是什么表情。
没过多久,张明便瞧见易中海在两名工会人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易中海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张明,刹那间,他的脸上仿佛罩上了一层寒霜,眼中毫不掩饰的流露出愤怒的神情。
那目光犹如两道锐利的箭,直直地射向张明,仿佛要将他看穿,其中夹杂着怨怼与不满,似乎在质问张明怎么敢这样做。
易中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今天就被厂工会的人找上门来。
他心中又气又恼,脚步不自觉的顿了一下,若不是身旁还有两名工会人员,他怕是当场就要冲过去找张明理论一番。
而张明迎着易中海的目光,心中也是多出了一丝快意。
他微微扬起下巴,回视着易中海,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仿佛在回应易中海那无声的质问:“没错,就是我做的,你又能怎样?”
两人就这么对视了一瞬,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味道。
两名工会人员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其中一人轻轻碰了碰易中海,提醒道:“易师傅,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回厂里吧。”
易中海这才收回目光,冷哼一声,转身跟着工会人员朝院外走去。
张明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也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家和易中海之间算是彻底撕破脸皮了。
不过,他也并不担心什么,如果易中海敢有什么过激的小动作,那么他也自己不介意提前让他去见他的太奶。
见易中海三人的身影逐渐远去,消失在胡同口,张明这才收回目光,转身向着街上走去。
此时,他心中也是有些好奇在这三年自然灾害开始的时候,街上各家店铺里售卖的东西究竟还会有多少。
因为不是休息日的缘故,所以街上的人也不是很多。
只有一些妇女和老人在街上购买着一些东西。
不过从他们提着的网兜或者是面袋子来看,他们买的东西也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