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高三开学的日子,阳光炽热得仿佛要将世界点燃。杨威早早地来到了公交车站,平日里略显空旷的站台今日却被学生们挤得水泄不通。他皱了皱眉,心中涌起一丝对高三忙碌生活的预感。
第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人群瞬间如潮水般涌去,杨威在人群边缘被挤得东倒西歪,根本无法靠近车门,只能眼睁睁看着车满载而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继续等待。
终于,第二辆公交车晃晃悠悠地进站了。杨威卯足了劲,在人群的推搡中奋力挤上车,车厢里密不透风,他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困在沙丁鱼罐头里的鱼,身体几乎无法挪动,只能随着车辆的启停而摇晃。车一路颠簸,每到一站都有乘客上下,车内的拥挤状况却丝毫没有缓解,一直到清梅路口,他都始终在这令人窒息的人潮中苦苦支撑。
好不容易到了学校,杨威随着人流来到广场。校长站在台上,激情澎湃地发表着开学演讲,那声音通过扩音器在校园里回荡,仿佛要将每一个学生心底的斗志都点燃,杨威听着却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游离,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思绪飘远。
回到班级,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依次走上讲台,他们的眼神中带着对这届高三学生的殷切期望。班主任微笑着介绍每一位老师,老师们或严肃或和蔼的面容在杨威眼前一一闪过。紧接着,一摞摞书本、试卷和资料被发了下来,杨威手忙脚乱地整理着,不一会儿,原本空旷的桌面就被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占据,像是一座等待他攀登的知识山峰。
在高三开学的这一天,班主任卓伟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教室。他那胖硕的身躯颇为引人注目,尤其是那圆滚滚的大肚腩,随着步伐微微晃动,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威严。脸上时刻挂着的笑容,又在威严中添了几分亲和力。
卓伟明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自己。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经验,言语间透露出自己已是带过数十届毕业班的资深教师,对高三的各种情况可谓了如指掌。说完自己的情况后,他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着重强调了高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那话语如重锤一般敲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间,让教室里原本因重逢而稍显喧闹的气氛瞬间凝重。
紧接着,卓老师拿出早已精心准备好的座位表开始安排座位。此次高三的座位编排别具一格,三张桌子并成一排,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将会有两个同桌。教室中一共整齐地排列着三列,每列均是三个桌子一组。杨威依照安排坐到了第一列的第三张桌。他发现自己的同桌是凌源和张火火,凌源坐在中间位置,自己在右侧,而张火火则在左侧。杨威看着身旁的两位新同桌,心中既有着对新座位安排的些许不适应,又有着对未来高三生活与新伙伴携手共进的一丝期待,目光中隐隐闪烁着坚定与憧憬,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自己迎接高三挑战的决心。
杨威刚一坐下,便侧头笑着跟凌源打起了招呼:“阿源,真是太巧了,咱们这从同宿舍直接升级成同桌啦。”凌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连忙回应道:“是啊,好巧,能和你同桌,深感荣幸。”
此时,杨书宏被安排到了第三列。对他而言,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发现凌思青还跟他在一个班,心中满是欢喜。而何泽环则在 4 班,正好位于 3 班的隔壁。
高三的教学楼仅有两层,布局清晰明了。一楼主要是理科班和体育班,左侧是高三办公室,老师们时常穿梭其中,忙碌的身影见证着高三教学的紧张节奏;右侧是厕所,方便学生们课间短暂的休憩调整。二楼则是文科 1 - 6 班。穿过广场,办公楼一楼是 3 + 1 班级,那里似乎有着别样的学习氛围,与教学楼的喧闹相比,多了几分静谧与专注。
钟辉因事要一周后才能到校,这让平日里习惯了与其形影不离的杨威有些许不适应,身边少了那个总是相伴的身影。而杨书宏依然整日与何泽环厮混在一起,虽说杨威与他们也相熟,可他们热衷于抽烟打牌的习性实在让杨威难以苟同,所以杨威并未参与其中。
无所事事的杨威转头向凌源发出邀请:“等下一起去吃饭和回宿舍怎么样?”凌源微微点头。自从刘天华和丘宇擅自拿凌源的手机又给别人告白后,凌源心中便有了芥蒂,三人之间的情谊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尽管凌源此后还是会与他们同行,但彼此之间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纱幕,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凌源轻声说道:“我想先回去洗澡,然后再去食堂吃饭。”杨威眼睛一亮,欣喜地说道:“我也正有此意。那可太好了,正好一起。”
下课铃一响,杨威和凌源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回宿舍,与数十个同样心急的同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赛跑”。大家都一门心思地想要尽快打到热水,生怕落在后面排起长队。以往的杨威因为钟辉总是不紧不慢地走向水房,结果常常排到楼梯口才轮得到自己。排队本就令人心烦意乱,再加上还要吃饭,如此一来便完全没有了玩耍放松的时间。所以这次,他俩都鼓足了劲飞奔,只盼着能早点接上水,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这次他们的速度还算快,杨威率先跑到水房,拿出水桶排在了队伍里,他前面仅仅只有三个人。而凌源因为拿桶时稍慢了一步,只能排在后面一些。杨威见状,连忙向凌源招手,示意他到前面来。凌源也没多客气,径直走到了杨威前面,后面排队的同学虽然有些许不满,但也没人敢站出来说什么。
眼看到杨威打水的时候了,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的饭卡不见了。杨威心里一阵懊恼:这刚充了 100 块钱啊,怎么又掉了。这已经是他整个高中阶段掉的第五张饭卡了。他暗自决定,以后再也不给自己买饭卡了,就把钱充到钟辉的卡上。可这次钟辉要迟来一周,无奈之下他只好又买了一张饭卡,谁料还是丢了。见杨威没了饭卡,凌源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的饭卡递给了杨威,这才让杨威顺利地接上了一桶热水,得以好好洗澡。
吃饭时,杨威只能用凌源的饭卡打饭,这使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明天便是 8 月 2 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佳节。然而,他与吴婷婷之间却因种种缘由有了隔阂,这个七夕节注定无法与她一同度过。望着手中的饭卡,他暗自思忖,这饭卡的丢失是否是一种冥冥中的暗示,是否意味着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就如同这丢失的饭卡一般,即便努力去追寻,也难以再找回。又或许是在告诫自己,即便一次次地弥补、挽回,最终仍可能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就像这反复丢失饭卡的经历,无论怎么补救,却始终无法改变丢失的命运,而他与吴婷婷的感情,是否也会如此,在这不断的波折与隔阂中,渐渐消逝于岁月的长河,徒留满心的遗憾与怅惘。
杨威怀着一丝忐忑向林金辉开口借 100 块钱,林金辉为人仗义,二话不说就将钱转到了杨威的支付宝账户上。杨威在收到林金辉转来的 100 元后,迅速前往充值处,将这笔钱充进了凌源的饭卡。他心里默默盘算着,这不仅是偿还先前借用饭卡的费用,也足够支付这一周与凌源相处时可能产生的饭卡花销。
其实杨威原本是有些积蓄的,手头上大概有三百块钱。可天有不测风云,昨天他不小心把手机摔坏了。这部手机是杨平的,他去维修店询问得知,修个屏幕竟然要四百多块钱。杨威刚拿回新手机时,本打算放弃维修旧手机。但就在这时,杨平的哥哥杨勇打来了电话,亲自要求杨威归还手机。杨威鼓起勇气表示想把这手机买下来,然而杨勇却语气生硬地说道:“亲戚之间谈什么买卖,还回来就行了。”说完还把杨威数落了好一顿。杨威想买是因为手机里存了太多吴婷婷的照片,新手机内存不够,怕照片丢失。实际上,杨威心里明白,这恐怕是大伯的意思。杨平倒是觉得不过是一台旧手机,借出去了就算送给杨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大伯却担心借出去后就收不回来了,所以才让杨勇出面来索要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