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管理员工一事上,关东做得不错。
到办公室,关东给她泡了茶。
胡林还要赶回京城,也不啰嗦,“知道我是干什么来的吧。”
“知道。”关东站在一侧回话。
这半年他在鹏城小有名气,在厂里更是说一不二,又爱护员工的好厂长,但在胡林面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把账本拿过来,让我看看你这半年的成果。”
胡林端着搪瓷杯,揭开盖子,吹了吹热气儿,神情自若地抿了一小口茶水。
“好。”关东说着,在一旁的文件柜里拿出这半年的账本。
账本都拿出来了,胡林就赶人,“你去忙你的,有事我叫你。”
“嗯。”关东应着,离开办公室,接着去维护厂里的裁床。
厂里的账目很多,胡林查看了一下午,也只把订单方面的账目看完。
到饭点,关东过来叫她去吃饭。
两人去厂内食堂吃饭,引来的关注就更多了,对此两人都置若罔闻。
“给我开个介绍信,我去住旅馆。”吃完饭,胡林对关东说道。
“好。”
两人又回了办公室。
关东给胡林开好介绍信,递给她道:“这附近没有旅馆,公交车也不营业了,要不我骑车送你去旅馆?”
“你买了自行车?”胡林有些意外。
“嗯,外出和应酬的时候都方便些。
出租车贵,公交车时间不好将就,我就买了一辆自行车。”
他刚开始都是坐公交车的,可公交车是固定时间点的,他经常和客户吃完饭,都没回来的公交车。
出租车他更是不敢肖想。
现在鹏城有十多辆出租车,但坐一次的价格贵死个人!
有一次他跟隔壁市的老板在合资餐厅吃饭,外面有出租车守着招揽生意。
那老板有钱,吃完饭后坐了出租车离开。
他本来也想坐出租车的,一问价格,8块钱包趟,酒都给他吓醒了,最后还是走着回来的。
那次之后,他就狠下心,用他三百元的存款买了辆自行车。
“自行车在哪儿?我自个儿去就行。”
“我带你去拿。”
关东在前面带路。
车间内,上晚班的人来换岗了。
关东买的自行车停在他房间的旁边,胡林跟着他过来,看到用木板搭建的简易房间,接过关东手里的自行车离开了。
第二日,胡林吃了早饭,骑着自行车来了工厂。
昨晚关东和保安打了招呼,见到胡林问都不问一声,就放行了。
胡林把自行车放到工厂门口的院子里,直奔办公室,继续查账。
今天一天,她都待在办公室查账,午饭都是关东去食堂帮她打的。
有自行车在,晚饭后,她又查了会儿账,直到把所有账目看完,这才回去了。
厂里这半年的生意前三个月不景气,后三个月订单数量慢慢的就上来了。
想必是招牌打出去了,质量也不错,十二月的订单更是比十一月份翻了一倍。
本地订单和邻市的订单占比各百分之五十。
但工厂的账面上没有钱。
所有的钱关东都投入到工厂建设上去了,这半年增添了车间、设备,还招募了人员。
员工划分也更加细致了,流水线的裁剪工、缝纫工、熨烫工、质检员,技术岗的打版师、样衣工。
管理团队也初步成型了,生产主管、财务、采购、跟单员、品质控制部门,销售岗都有了人。
服装厂蒸蒸日上。
这半年,关东做得极好。
休息一晚,胡林去找了关东。
关东一夜没怎么睡,等着胡林的决断。
不知道胡林的标准,他只好竭尽全力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
小小的办公桌上,胡林和关东一人坐一头。
胡林靠在椅背,十指相扣放在腹部,夸赞,“你做得很好,超出我的预期。”
关东做事很有前瞻性,知道先把地基打好,再往外扩展的道理。
关东如释重负的笑了笑,嘴里自言自语,“应该的,应该的。”
胡林这话意味着他可以留下来了,花钱买自行车的决定也是值得的。
“目前工厂的情况,我很满意,继续保持稳中求进。
你对我们工厂未来几年的发展有没有什么想法?”
关东能把工厂搞成这个样子,不该没有规划,她想先听听看。
“我觉得未来一年内,厂里该继续投资生产设备,招募工人,迎接改革趋势的大爆发。
底子不够,工厂运行容易出问题,到时候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容易流失很多机会。”
关东一边看着胡林的脸色,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
“继续。”胡林点头表示认同。
“接下来就是抓牢鹏城和周边城市的服装供应,同时再扩建厂房,逐步往外发展,如果能搭上外贸这条线,那就更好了。”
这是关东结合近半年听到的,看到的,得出的想法。
“大方向不错。”
站在关东的角度来看,是厂内当下极好的稳扎稳打发展趋势。
“现在来听听我的规划。
首先我们工厂目前定位是加工,市场鱼龙混杂,市面上流行什么服装我们就跟风。
大家都没有品牌意识,也就没有成立服装设计团队的想法。
但这都只是暂时的,因为竞争不激烈,市场广袤,群众需求不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水平变高,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我们接了外贸的单子,必然是长期合作,那么我们工厂就会彻底沦为加工厂。
外贸单子,短时间内是我们收益巨大,长远来看,也很稳定,但也会让工厂的发展停滞不前。
就算有再多的厂房也始终不能走到人前,只能做个无名的代工厂。
因此,我们工厂未来的规划,应该是创建自我品牌,引领潮流。
高端服装和大众化服装两手抓,用以应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自产自销,才能巩固我们在服装界的市场份额,集团的市值才会不断上升。
这时候再带着我们的服装品牌出口国外,做服装界的龙头,引领人,而不是给人做代工厂。”
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这个规划都是可用的。
这是她对服装厂的终极规划。
在这个风口上,要做,就要做到顶尖的。
“可这样,资金链能跟得上吗?这可是个持久战。
创建品牌,分化不同的客户群体,前期收益这方面可能会不成正比,需要高端服饰的人群终究是少数。”
胡林的想法很激励人心,但也有些造梦了,投入成本太高,而且周期长。
“资金这方面没有问题,晚点让人在工厂装电话,再做工厂名片,我会分发到全国各地。
现在市场匮乏,我们要抓紧时间,把服装厂在国内打出知名度,抢占市场份额。
并且明年在沪城最有名的商场,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品牌店。
再在各个城市分化不同的子品牌,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穿上我们品牌的衣服。”
这样一来,就有源源不断资金供养设计师团队。
“可这样,运输方面是个问题不说,成本也变高了。
而且我们上哪儿去找专门运送的车子?也只有邮递了。”
大冷天的,关东听着胡林的计划,额头都急出了汗。
先头胡林还说要稳扎稳打,但听她这么一说,是想一飞冲天啊!
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胡林她怕不是飘了。
“运输方面你不用担心,我已经组建好车队了,可以跑全国各地。
至于成本问题,可以采用免费送货上门一次。
定金可付三分之一,剩下的货到付款,若不付款,货不给,定金也不退。
老顾客带新顾客,双方都可以获得一次免费送货上门的机会。
服装上限不得超过五十件,之后效果好,可以再用别的营销方式。”
她组建车队也有这个打算,反正他们都要全国跑,汽油用量在那儿,发货也只是顺带的事儿,怎么都亏不了。
“原来你都规划好了。”关东后知后觉自己有些不自量力了。
“你的想法也很不错,通过现有的消息,规划出最好的发展路线,你很有做生意的潜质。”
胡林再次肯定关东,
“未来你会站得越来越高,所看见的就会越来越多,想法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我知道了。”关东点点头,打心里更加认同胡林了,“我下午去就去找人装电话。只是你说的名片是什么?”
这东西,他没听说过。
“名片是一种身份具象化的体现,也是个人的联系方式。
但我们这次要用到的,不是个人身份的名片。
准确的来说更像是微型的传单。
就是把咱们工厂是做什么业务的,价格是多少,联系方式和地址,还有可免费配送的福利都写到一张小卡片上。”
胡林这么一说,关东就明白了。
“这事要不我让销售那边的人,按照你的要求打个样出来?”
关东听着,觉得这事儿销售的人能做。
销售好些都是大学生,说话利索,点子多。
现在厂里的订单除了那些老客户,还在开拓新客户。
厂里的销售就是挨家挨户的去服装店推销他们服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