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治三十年,唐昭眸光震动,用力抬眼去瞧身侧人的脸,却被老头乱遭的头发挡住视线。
“要想揪出导致当年武威城破和宋氏灭门的幕后黑手,就回洛阳”,老头扶着膝盖站起身,“要是不敢查清真相,就不要再依仗护国将军府的名义做事!”
唐昭趴在地上冲老头离开的方向连翻了数个白眼。
咻!一颗石子如射出的子弹般飞来,重重击在唐昭后背肩脊处。
唐昭痛地浑身打颤,待四肢的麻木僵硬褪去,才艰难地撑着地面坐起身。
“系统!系统!”唐昭呼唤。
【在的宿主,请问有什么能为你效劳的?】
“剧情预警,我要知道这个老头是谁?”要是跟宋家没有一毛钱关系,看她怎么想尽办法打击报复以报今日之仇!
系统沉默半响,【抱歉,没有相关人物剧情】
唐昭:......
“那糟老头子哪冒出来的?”
系统再次重复,【书中没有查询到宿主提到的人物的相关剧情】
【本书剧情是围绕大女主白柔音展开,而不是宿主你,与大女主无关的细支剧情,书中没有描写】
见唐昭一脸的我要你有什么用,系统觉得有必要证明一下自己。
【叮!拯救炮灰男配系统,终极任务养活三军第四个子任务安置灾民已完成。奖励外科医书及器械工具已储存在空间,生命值+200,现有生命值420】
唐昭摆手,“你退下吧。”
系统委屈地消失在脑海中。
唐昭站起身,边走边拍身上灰尘,等走上大街才猛然意识到:她这一路走来,没有听到小巷里一丝儿响动。
武威城还真是卧虎藏龙啊,唐昭叹气,摆正了有些飘飘然的心态,沉下心认真思索起怪老头的话来。
武威城破是因为有人通敌叛国,这一点武甲一已经证实。按怪老头的意思,那人躲藏在洛阳,如毒蛇般潜藏蛰伏,不知什么时候会再次从阴暗的角落里爬出来,像当年一样再咬武威、再咬她一口。
盛极强极如护国将军府都满门尽灭,唐昭不觉得自己能躲得过去。
如此一来,回洛阳将人揪出确实是唯一的办法。
唐昭不知不觉走到东城门前,数万身穿破布烂衫的灾民和百姓正忙的热火朝天,推沙子的,运石砖的,搅拌水泥的,还有在凉棚下不停煮着凉茶的妇人,每个人都忙的脚不沾地,脸上洋溢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郡主!”官服袍角沾满灰尘的陆英满头大汗的大步走来,“这里又脏又乱,郡主还是离远些吧。”
“无妨”,唐昭摇头,“我看着,心安。”
“十几万百姓同时动工,工程进度一日千里”,陆英拿袖子抹了把脸,“西城墙重修完毕,东城墙已经拆除大半,预计秋收前能将东城墙重修完毕。”
“可按时吃饭休息?”
“府衙上下严格按照日程表安排,不让百姓多干一刻钟”,陆英替百姓感激,“百姓很喜欢喝郡主安排的凉茶,日日都要喝上七八碗。”
唐昭被逗笑了,“那不是百姓爱喝,是烈日下出汗太多,身体缺水。”
“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郡主研制出的水泥坚固非常,针扎不透风刮不入,若有朝一日突厥进攻,只要粮食水源充足,臣有信心可守城月余。”
唐昭脑海中猛然想起怪老头的话:就算把武威城打造成铜墙铁壁,只要内贼不除,康治三十年的悲剧还会重演。
老天,唐昭仰天长叹:她就读了几个月的兵法史书,还不会朝斗啊!
陆英试探道,“郡主可是有事烦扰?微臣愿尽绵薄之力。”
“那就辛苦陆大人按照计划管理武威,我不日将回京为太后祝寿,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回来,这段时日,武威城就拜托大人了。”
唐昭从钱袋中取出郡主金印,“见此印如我亲临,可凭此印差遣调用我名下一切人手与物资”,唐昭顿了顿继续道,“包括琉璃坊与护国将军府现存的四十万两府银。”
“这万万不可”,陆英推辞,“微臣”
唐昭打断,“我信大人。”
陆英怔在原地。
“还请大人不要推辞”,唐昭弯下腰,双手捧着金印送到陆英身前,“武威城与百姓,就拜托大人了。”
陆英双手接过金印,腰身弯的更低,“微臣定不负郡主所托!”
唐昭直起腰,见陆英还恭敬地弯着,连忙将人扶起来,又补充了几点计划上的缺漏,然后告别陆英,返回宣王府别院。
刚走至内院,就听韩侧妃咄咄逼人的喊声传来,“妾身是该向太后贺寿没错,但王妃娘娘身为儿媳,难道不应该对太后尽孝吗?”
“王妃回了洛阳,王府何人打理?”
“自然是王府管事,之前王妃在洛阳时,王府管事不也将王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妾身都帮不上忙呢!”
“让你去就去,攀咬王妃做什么?”宣王不耐烦道。
韩侧妃话里藏刀,“妾身就想知道,难道王妃只享受正妃尊荣,却不需要承担正妃责任吗?”
听得此话,一直低头不语的宣王妃抬眼看了满眼挑衅地韩侧妃一眼,淡淡道,“本妃若只享受正妃尊荣不承担正妃责任,当年陪王爷来西北的就是本妃了。”
韩侧妃咬牙,还欲再说,却听秦庶妃柔柔弱弱道,“王妃要是嫌妾身和韩姐姐碍眼,就讲我们逐出府去就是,何必绕这么大的弯子?”
“秦庶妃何出此言?”
“那洛阳哪是个好去处?太后娘娘更是严苛”
“秦庶妃慎言!”宣王妃语气平淡却满怀威势,“太后娘娘宽厚仁爱,是为天下长辈的表率。”
秦庶妃见宣王脸色不愉,讪讪道,“妾身也是一时情急,八小姐还未成婚,若是太后将八小姐留在洛阳”
“那是芙儿的福气”,宣王妃接道,“若萱儿能留在太后膝下承欢,本妃欣慰不已。”
从得知陛下宣召宣王家眷回京给太后贺寿之时,宣王妃就已经做好了顾萱长留洛阳的准备。
一如当年她们母子三人留在洛阳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