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对于古人来说,真的白捡没有任何区别!
怎么办啊!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和齐国大把大把的晒盐吗?
白起和范雎也没办法,毕竟,这种法子只有沿海地区才能使用,他们秦国没有这样的条件啊!
“王上,为了秦国的百姓,我们既然弄不到海盐,那便只能想办法去找其他三种盐!”白起回答道。
范雎也劝道:“是啊,听天幕上的意思,我们的盐应该有很多才是。既然后世的海盐大部分都不是拿来吃的,那么也就是说,其他三种盐的产量,也已经足够后世十四亿人口的消耗,这样看来,这些盐的数量,也一定少不了!”
嬴稷这才停止哭嚎。
“嗯,加紧训练兵马,盐是让人身体强壮的必需品,寡人怕其他国家得了这么多的盐,会发动战争,一定要做好防御!”
“唯!”
秦国严阵以待,只是没想到,其他国家的探子传回的消息,却让嬴稷等人觉得自家能够一统中原,实在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齐国和楚国虽然进行了晒盐,晒盐的产量也的确不低,但是齐国和楚国的黔首们手中,却并没有多出很多的盐!
原来是各国的贵族们将盐藏起来了!
盐可是个好东西啊!就算是多了这么多的盐,他们觉得盐的价格也没必要往下降。
盐要是一下子泛滥成灾了,那他们还怎么从这群贱民的手中榨取钱财!
【言归正传,说完了盐, 我们接着说明太祖朱元璋的为君政策。】
【我们之前的时候说完了关于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现在我们接着来说一说他的经济政策。】
【农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明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
【这些政策让明朝百姓们很快的安稳下来,稳固了大明的统治。】
【老朱同样进行了货币的改革。】
【对于货币的演变来说,秦汉时期都是使用铜钱居多,金银虽然是贵重金属,但是并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等到了宋朝,读书人的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学习所需的笔墨纸砚的改进迭代也在加快,更加轻便易携带的纸币——交子应运而生。】
【但是纸币其实本身并没有任何的价值,它能够成为货币的唯一原因便是统治者或者钱庄还算是有说服力,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
【明朝时期,朱元璋同样看到了纸币的好处,所以在洪武七年的时候,设立的一个新的机构,名为宝钞提举司,专门负责印制明朝特有的纸币——宝钞。】
【大明的货币改革进行的很顺利,大概是朱元璋比较有个人威慑力,百姓们很容易的就接受了他们要使用一种新货币。】
【大明的宝钞主要有六种面值,分为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和一贯。】
【宝钞作为纸币,实际上是有着真实在钱庄兑换真金白银的能力的。】
【一千贯的宝钞就相当于铜钱一千文,能够兑换一两白银或者是四分之一两黄金。】
【这种名叫“大明通行宝钞”的纸币,成为了大明朝发行的唯一一种正统货币。】
【话虽如此,但为了能够让宝钞顺利发行,老朱将白银作为货币的能力给废除了,也就是说,在洪武七年之后,白银就被禁止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了,不再是货币的一种。】
【即便老朱下了死命令,但是铜钱或者金银仍旧是硬通货,很多人家中仍旧藏着这些,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明初的时候,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是农家出身,让他们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要说起搞经济,那就不行了。】
【就算是文官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也不会学习到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所以明初的时候,从皇帝到大臣,没有一个真正懂行的人出面,告诉大明应当如何发行货币。】
【货币的发行放在现代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大明宝钞在手,就相当于自己摆了一台印钞机,老朱和他的大臣们丝毫没有考虑过宝钞的流通和储存问题,没钱了就只知道一个字,印!】
{现代货币的发行都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明初的那么一群大老粗,真的能弄好?}
{别想了,没戏!没听到主播说朱重八没钱了就知道印啊!}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货币应该都是不够的才对!}
{宋朝的交子不也是纸币吗?还是刚开始出现的纸币,为什么交子就能比宝钞好用?}
{宋朝的交子虽然能够使用,但是铜钱和金银才是主流货币,交子的出现,不能对这种货币体系造成什么剧烈冲击!}
{大明不一样!}
{大明是强制,必须使用宝钞!}
{我就是学经济的,要是货币真的这么好发行,那我们国家也不至于间隔很长时间才发行一次了!}
{虽然老朱确实废除了银子在货币中的地位,但到了后来,银子仍旧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宋朝能够凭借着那么小的土地,养活自己的同时能把地盘经营的特别繁华,还能给外人送钱,可想而知,宋朝的官员中,一定懂经济的大佬!}
天幕这么一说,万界中人都集体懵了。
发行货币不就是造钱吗?这里面还能有什么学问啊!
洪武时期。
现如今,宝钞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啊!
会不会是后世的这些人太过小题大做了!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比较自负,觉得自己的政策应该都卓有成效,不会出现问题,但是他还是比较愿意听听天幕的说法的。
“标儿,棣儿,认真听,看看宝钞到底有什么弊端!”
宝钞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思索良久的得意之作,它竟然会有缺陷,这怎么可能呢!
朱元璋在心中哂笑一声,认定了一定是后世人对他的宝钞不够了解,才会觉的宝钞有问题!
“儿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