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阮娇娇今天来是打算跟徐老头商量一下点心作坊的事情,没想到倒把找孩子这个事给提上行程了,还是先把徐家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再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吧。
那个地方还在山沟沟里面呢,他们只能把车开到山脚下的镇子上寄存在政府大院,又让他们帮忙雇了一个牛车往山里边去了。
本来一行人就他们几个,去的时候又多了两个人。
能跟县城采购科的人拉上关系,那这可是个机会呀。
从镇上到那个村里边也得两个小时勒。
换了牛车之后又慢悠悠的往山里边赶去,所有人都坐在牛车上,唯有徐二一个人被绑着双手在地下艰难的走着。
徐和这会儿也激动的不得了。
“等弟弟回去之后,我一定会带着他做糕点,把咱们徐家的手艺全部都传给他。”
说着又不好意思的看向了阮娇娇。
嘴里边有话却说不出来,硬是胀的脸色通红。
阮娇娇大概能猜到他是什么意思。
“叔,咱们现在都算是自己人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不用这样为难。”
徐和倒是不好意思的很。
“那个……我知道这个事情可能让你有些为难,但是我愿意把你给我的待遇分一半给我弟弟,不用多加任何的钱什么的,就把我的分给他就行了,让他能在县城里边有口饭吃。”
自家弟弟今年都已经35了,又在山里边,这么大年纪没娶上媳妇,肯定也是没有上过学,认不得字的。
回到城里边也很难安排工作,所以徐和就表示把自己的那一份上出来给弟弟,让他能有个活路。
徐和的这一番考虑十分的全面,徐老头很欣慰。
抬手在徐和的肩膀上拍了拍。
“你呀,永远都是这么敦厚孝顺。别这样,要给也是把我的那一份给你弟弟,你们两口子带着孩子生活也艰难,老二回来以后就跟着我们老两口就行了。你只管过好你的日子就行。”
一听到老爷子说这个话,徐和就急了。
“爸,这件事情还是得按我说的来吧,把我的分给弟弟,你们老两口那都是留着养老用的。”
眼见着他们父子俩就要吵起来了,阮娇娇立马就说了自己的新计划。
这也是之前看见徐老头把家里边的火炉给毁了后又新想到的。
“徐爷爷,我这边有个新的计划想跟你们说一下,你不是把家里边的那个炉子砸了吗。我想把你们带到乡下去,咱们建一个更大的点心作坊。供销局那边都已经下了命令了,咱们的作坊可以另起,跟点心厂不粘在一块。”
县城总归是个是非场。
尤其是巷子里那些爱占小便宜的邻居。
所以阮娇娇的新打算就是在乡下建一个点心作坊,把徐家一家子都带过去,拢在自己的手上。
也不怕有人上门再来占什么小便宜了。
父子俩听的这个话一愣。齐齐的转过头去看着徐国华。
徐国华点了点头。
“陈主任那边已经同意让娇娇自己建一个点心作坊的,作坊的出货量销售渠道都由娇娇自己做主,员工也都是由她一个人说了算的。现在你们的老板是阮娇娇同志了,你们别看我,看她。”
听完徐国华的话,父子俩的头右转过来看着阮娇娇。
阮娇娇又继续说着自己的计划。
“县城里边的那个炉子不是毁了嘛,刚好那个气氛也不利于徐二叔开始新的生活,所以我就打算在乡下重新起一个点心作坊,院子盖的大一点,你们一家都搬到里边去住,徐二叔也可以带过去,就算学徒吧,待遇只有你们的一半,以后就看他的手艺了,做的好了还可以涨工资,怎么样?”
别人不知道阮娇娇给的待遇是什么,但是徐老头父子俩可清楚的很呢,一半那也不能少呢。
而且还特意给他们重新盖个房子,让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这也太好了吧。
世界上就没见过这么好的东家。
两个人那股子激动劲还没过呢,阮娇娇又扔下了一个重磅消息。
“我是打算在我们镇上盖的,我资助了镇上的学校,有些学生可以免学费的,徐大哥的孩子要是迁过去读书,书费学杂费全免。一直到他们小学毕业怎么样。”
这一下子可不止徐老头两人惊讶了,牛车上坐的所有人都震惊的很。
尤其是跟着一起来的镇长。
他们镇属于全县最落后最穷苦的,这上面也有小学,但是没几个人能来读得起书。
天老爷呀,这么好的活菩萨怎么没有降临在他们镇上呀。
他那双眼睛望眼欲穿的看着阮娇娇。
这么好的人可得巴结巴结。
只是还轮不到他说话呢。
徐和反应过来,立马摇着手。
“这怎么能行呢?你对我们一家子已经够好的了,我们不能再这样占你的便宜了。”
徐家一家子就是这么的实在,其实说到底阮娇娇占的利益是最大头的。
他们做出来的点心,不管是在这边还是在那边,销售量都是非常好的,有了他们自己手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货。
生意更是兴旺的不得了。
想要把这些有能耐的人拢到自己的手底下,那就得给足了利益。
目前他们是不能另起炉灶,也只能在自己的手底下了,至于以后嘛,就只能以后再说了,可能缘分到了也就散了。
阮娇娇立马收回了思绪,想的太远了。
“这都是你们应该得的。咱们可说好了啊,以后就按我说的来办,要是有什么意见尽管说,能不能办得到,咱们可以先商量。徐爷爷你觉得这个条件怎么样?愿意搬到乡下去住吗?乡下虽然没有城里那么好,但是清静。”
徐老头听到这个话,没有先回答,而是转过头去看着自家老婆子。
徐奶奶轻轻的点了点头。
反正她在家里边也是闲着又不干活,住在城里边跟住在乡下也没什么区别。
而且老二才回来,就怕那些个邻里邻居说什么不中听的话。还是先搬到乡下去比较好。
看到徐奶奶的表情,徐老头就知道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