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车祸案是古松平制造的,罗金炮也是古松平弄死的。”
闻听这条消息,贺时年和李正伟都大惊。
因为罗金炮的尸体被尸检过,当时的结论报告就是出车祸死的。
并没有人为致死这一说法。
短暂的震惊后,贺时年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那就是公安局也存在着齐砚山的内鬼。
在齐砚山的操作下,这个内鬼将尸检报告写成车祸死亡。
而这个内鬼就是当时的验尸官。
贺时年道:“这么说,当时罗金炮的法律文书也是古松平拿走的了?”
曹继刚点点头,道:“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贺时年想了想道:“你继续说,齐砚山知道医院民警醒来后,他们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既然已经被揭发,曹继刚也没有藏着掖着,全盘脱口而出。
将齐砚山想要通过医院的人杀人灭口的计划说了一遍。
贺时年和李正伟听后,都是一惊。
齐砚山胆子也太大了,这完全就是在刀口舔血呀!
曹继刚又道:“不过,我暂时说服了他,只要我们的民警不能开口说话,他就暂时不动,如果能说话,他为了以绝后患一定会安排人人灭口。”
“齐砚山这人表面看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实则心狠手辣,冷血无情。他当初在三位民警被送进来时就想灭口。”
“后面得知三人成了植物人,永远不可能醒来,他又不想将事情闹大才放弃了这个念头。”
贺时年看着曹继刚,这个时候曹继刚也不可能再说假话。
贺时年想了想,决定诈一诈曹继刚,看他是否还有保留。
“曹继刚,你知道刚才的那位民警和我说了什么吗?”
曹继刚摇了摇头。
贺时年道:“他说他不想死,让我别把他醒来的消息告诉别人,同时告诉我,凶手就是你!”
“是你在路上放置了爆胎装置,是你在车子几个侧翻后拉开车门,将罗金炮的脖子踢断。”
什么?
闻言,李正伟和曹继刚都是骤然一惊。
当然,最为不可思议的人就是曹继刚了,他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不不不,贺书记,一定有什么误会,我曹继刚以党性和我个人的生命发誓,除了悄悄透露消息给齐砚山,我和这起车祸案没有任何关系。”
“爆胎装置是古松平放的,罗金炮也是他踢死的,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真的,贺书记你要相信我。”
贺时年道:“这一点,我也觉得奇怪,具体情况,我还会进一步核查。曹继刚,你已经无路可走,接下来,你只能按照我的指示做,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救你自己以及救你妹妹。”
曹继刚已经被吓得不轻,连连点头:“贺书记放心,我一定配合你的工作。”
贺时年想了想道:“你马上打电话给齐砚山,告诉他医院的民警只是意识醒了,人还不能说话。”
“齐砚山生性多疑,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最好拍照片发给他。这还不够,他一定会安排自己的人来亲自检查,这就需要我们已经醒来的这个同志配合了,我刚才已经交代过,他知道怎么做。”
说到这里,贺时年又对李正伟道:“正伟,马上和李捷联系,让他安排自己的人来这里配合我们的人轮流值班,保护好醒来的这位同志,一定不能出现意外。”
“李捷在公安系统工作多年,一定有自己可以信得过的人。”
李正伟点了点头道:“贺书记,公安局目前主持工作的是蒋华涛,如果蒋华涛插手,怎么办?”
贺时年却淡淡一笑,道:“放心,调查组明天就会下来,公安局作为协同配合单位之一,蒋华涛必然要将精力集中在陪好调查组的人。”
闻言,李正伟点了点头。
贺时年又道:“对了,我们的人要对每次用药和针水都进行检查,目前而言,齐砚山迫切想杀人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排除这种意外。”
曹继刚和李正伟都离开了,贺时年依然在房间中,他必须要全盘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此次的省巡视组和调查组一起下来,就是彻底将齐砚山及其保护伞拿下的最好时机。
这个时机一定不能错过,否则再想扳倒齐砚山就千难万难了。
门外的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
曹继刚羞愧难当道:“对不起,正伟,我也是被逼的,这些人什么都做得出来,我不得不保护我的妹妹。”
李正伟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
“多的都别说,有什么以后再说,你现在马上按照贺书记的安排,联系齐砚山,其他的,我们从长计议。”
“正伟,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办。”
再次来到车上,曹继刚调整好情绪和状态。
终于拨通了齐砚山的电话,按照贺时年给的剧本,将事情说了一遍。
齐砚山听后哦了一声,随即道:“你估计什么时候会醒来?”
“刚才主治医师来过了,因为患者伤到了脑袋,会间歇性醒来,但是哪怕醒来了,意识想要彻底清醒还需要一段康复时间。”
“会不会说话?”
“目前不会。”
齐砚山应了一声,道:“好,我知道了,曹所长,我们随时联系。”
挂断电话后,曹继刚将方向盘的护盖打开。
瞬间,全都明白了!
这个窃听器的安装方式还真是高明,不仔细看,只会认为这是电路连接线。
不过,曹继刚也暗自感到庆幸。
他现在被贺时年发现并揪出来又给了他机会,并不算晚。
如果按照贺时年的计划,说不定真的可以戴罪立功。
想到这些,曹继刚重重叹了一口气。
布置完医院的工作,贺时年没有过多停留,以免引起暗中之人的怀疑和关注。
临别前李正伟不放心问道:“贺书记,曹继刚和我是二十年同学,但这次的事让我明白,我对他的了解根本不够。他能相信吗?”
贺时年淡淡一笑:“妹妹是他的软肋,只要他还想他的妹妹没事,一定会配合我们。这也是他唯一救赎自己的机会。”
回到青林镇,贺时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正常上班。
按照习惯,让杨柳将这几天的报纸都拿了过来。
这时,东华晚报的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
因为这篇文章和他有关,而作者赫然就是韩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