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620)四月,秦王李世民“单日八战八捷”在雀鼠谷缔造冷兵器战争史奇迹,以不足两万兵马摧垮刘武周十万精锐。
第二日(四月二十三日),陕州总管于筠从宋金刚处逃归。据《资治通鉴》卷一八七载,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晋州(今山西临汾),时任晋州道行军总管的于筠在此役中被俘。陕州总管之职实为其被俘后唐朝新授官职,可见其原为李渊集团重要将领。
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作为潼关以东战略要地,唐朝任命败军之将于筠复为总管,既体现对其忠诚的信任,也反映武德年间将领匮乏的实情。
于筠,两唐书中无专传,散见史料显示其为李唐开国初期将领。其武德元年(618)任右武候将军,参与平定河西薛举余党,武德二年晋州战败被俘,武德三年四月逃归后仍受重用。武德四年(621)任右监门将军,参与平定王世充的洛阳之战。但是,到了贞观初年史料再无无载,推测或卒于太宗朝前期。
《旧唐书·刘武周传》明确记载:\"于筠自贼中逃还,言金刚军中虚实\"。结合战役进程分析,其带回关键情报大致是宋金刚军粮草殆尽(实际七日后金刚军断粮溃散),突厥援军未至(刘武周依赖的突厥势力未及时支援),刘武周军团士气濒临崩溃(连败导致\"士卒疲弊\")等军情。
深夜,雀鼠谷西原唐军大营火把摇曳。衣衫褴褛的于筠在亲卫搀扶下踉跄闯入中军帐,甲叶上凝结的血迹在火光中泛着暗红,这位曾于晋州陷落时被俘的悍将,历经五个月囚禁,竟趁宋金刚主力溃退之机,昼夜疾驰二百里穿越敌军封锁线,逃归唐营。当李世民接过他怀中浸透汗水的羊皮地图时,帐中诸将赫然看见秦王眼中迸出灼人精光。
\"宋金刚军中粟尽,日食唯半升;突厥狼骑尚在雁门观望;贼众昼夜号泣,刀矛生锈者十之三四!\"于筠沙哑的禀报如惊雷炸响。
此情报促使秦王李世民改变了原定全军休整的计划,力排众议实施\"穷追猛打\"战术。
李世民猛然拍案,震得案头令箭簌簌作响:\"此天赐破竹之机!\"当即喝令击鼓聚将,全然不顾行军长史\"士卒饥疲,当休整旬日\"的谏言。史载李世民听闻情报后断言:\"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在垂成,奈何弃之!\"
拂晓时分,唐军铁骑已卷起遮天烟尘扑向介休,被露水打湿的\"李\"字大旗猎猎掠过韩信岭隘口。
此时宋金刚尚有二万兵马,李世民先派总管李世积接战。
武德三年(620)四月二十五日辰时,介休城西汾水畔薄雾未散,宋金刚列二万精兵作\"长蛇阵\"横亘七里,矛戟寒光刺破晨霭。
李世民登高了望,见敌阵中军大纛忽隐忽现,转头对李世积笑道:\"此阵首尾难顾,当为将军建功处!\"
遂令徐世积(即李世积)率步卒八千正面接战。
巳时三刻,唐军赤旗方阵与宋金刚部玄甲兵轰然相撞,李世积初战\"小却\",实为诱敌深入之策,当宋金刚亲率中军压上时,忽闻阵后蹄声如雷。但见李世民亲率二千玄甲精骑自霍山隘口飞驰而下,明光铠映日生辉,恰似银龙撕开敌军后阵。《资治通鉴》生动记述:\"王(李世民)引精骑击其背,世积噪而乘之,贼众大溃。\"未时末,汾水两岸浮尸塞流。宋金刚看大势已去,轻骑逃窜,李世民追击数十里至张难堡。
张难堡为唐初河东重要军事据点,其故址在今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西南约12公里的张兰镇境内,地处汾河东岸冲积平原与太岳山余脉交界处。该地现存明代所建\"古堡残垣\"碑刻,民间称其为\"秦王寨\"。
张难堡北控雀鼠谷出口,南扼潞州(今长治)要道,距介休城仅8公里,东倚龙凤垣(海拔987米),西临汾河故道,形成天然防御体系。张难堡到了金、元朝时期易名张南寨,明清时地名雅化为张兰镇,其军事功能直至清末才完全消解,堪称见证冷兵器时代要塞防御体系的活化石。
四月二十五日申时,当李世民率玄甲军追至张难堡城下时,城头飘荡的竟是唐军残破的赤色战旗,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率八百残部已在此血战旬月。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樊伯通原为李渊晋阳起兵时的帐前亲卫,武德二年(619)十月刘武周南侵时临危受命浩州行军总管,其辖地本在沁源(今山西长治西北),因主力尽丧遂退守张难堡构建最后防线。
樊伯通,是并州祁县人,大业十三年(617)以骁勇入选元从禁军,霍邑之战中冒死救出被隋将桑显和围困的李建成,故得李渊器重。其浩州总管任期自武德二年十月至三年五月,后因伤病改任绛州别驾。
张德政作为樊伯通副将驻守张难堡,其生平事迹失载。
张难堡寨门外,李世民斑驳明光铠下中衣已被血汗浸透。他摘下头盔,亮明身份,城头老卒颤声高呼:\"真是秦王!\"刹那间哭声震天,樊伯通、张德政等守城将士霎时喜极而泣。左右告知秦王已多日未食,守军当即献上浊酒与糙米饭。
这支孤军已断粮多日,靠煮食皮甲维系。当浑身伤创的樊伯通跛足捧出半坛浊酒,李世民却先舀给身旁士卒;张德政解衣献上珍藏的脱粟饭时,发现秦王掌心满是缰绳勒出的血痕。
《册府元龟》卷四二《帝王部·仁慈》记载:\"太宗(李世民)追宋金刚至张难堡,浩州总管樊伯通以浊酒脱粟进,太宗先赐士卒,三军感泣。\"
这场发生在断壁残垣间的分食,不仅催生了\"浊酒明志\"的唐代军谚,更昭示着李世民深谙乱世中的人心向背,月余后,樊、张二人率部充任先锋,在柏壁之战中率先攻破宋金刚大营。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