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雷的掌声中,杨国涛缓缓靠在座位上。马文涛欲言又止地看了他一眼,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省改制办主任王建军站起身来:\"首先,我要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丹江港全体干部职工多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敬意。\"
他的讲话专业而严谨:\"港口改制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省里的要求很明确——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确保职工权益不受损害。\"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杨国涛跟着一起鼓掌,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僵硬。
竞标正式开始。八家企业依次递交投标文件,随后进入专家评审环节。港务局的几名工作人员抱着各家企业的投标文件,引领着评审组的专家们前往事先已准备好的评标室。
陈明敲了敲话筒:\"根据省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精神,本次采用'双盲'机制。\"他示意工作人员点亮大屏幕,\"这个规定在各家企业领取的招标文件中已经做了说明,我就不在这里陈述了。我要强调的是,现场评审所有企业的编号随机生成,专家评审时不知对应企业。\"
大屏幕骤然亮起,画面显示的是招标文件里对“双盲”机制评审规定的文字说明。
一个多小时后,评审组的专家们回到会议现场,坐到原来的位置上。省改制办主任王建军宣布:“下面,公布各家企业的综合评分和报价。”一名工作人员开始宣读,同时,大屏幕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内容。
【企业代码】 【资质得分】 【报价(万元)】
A-.548,600
b-2083 95.152,300
……
h-.247,800
孙明猛地攥紧了拳头——他们精心准备的\"本地优势\"说辞就不具备了优势!
最后进入企业的答辩环节。
北江航运、大通货运和兴隆船务的陈述都表现得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的内容,显然是想稳中取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轮到孙氏集团时,财务总监站起身来,侃侃而谈孙氏集团在丹港的“深厚根基”和“稳定运营能力”,但台上的评审专家们表情平淡,甚至有人低头翻看文件,似乎兴趣缺缺。
孙明的眉头越皱越紧,他对省里突然改变规则的做法,心头不禁升起一股凉意,总感觉这里面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接着,华远集团运营总监助理梁晓辉站起身来,他是周波特意派来为此次竞标助阵的。
他没有用演讲稿,而是直接走到大屏幕前,用激光笔点出了一组数据:“丹江港目前拥有19个生产性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5000万吨,实际运营中30万吨级矿石泊位为最大单体设施。”
“目前的吞吐量是年均800万吨,但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引入国际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一年时间内就可以翻倍,提升到1600万吨。”
评审席上,几名专家都惊讶地抬起了头,认真听着他的陈述。
“华远集团在东南亚和欧洲拥有成熟的港口合作网络。”梁晓辉继续讲道,“如果我们集团能够中标,在目前已经开通的扶桑国 、泡菜国 、毛熊国等国家的运输航线基础上,我们将打通丹江港新的国际海上货物直达运输航线,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港口。”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砸在关键点上,“能够降低30%的物流成本。”
孙明的脸色阴沉,捏紧了在桌子下面的手指。
——这家伙,真有这么大实力吗?
他在丹港这座小城偏安一隅,现在听到华远集团这个年轻人嘴里说的都是“国际航线”、“全球港口”,不太真实,总觉得对方是在吹牛逼。
这时,评审席上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财务专家突然提问道:\"你们报价52亿,但方案里包含进口设备,关税成本核算了吗?\"
大屏幕上立即弹出明细表,梁晓辉解释道,\"按cEpA协议,港资企业关税减免30%,实际支出...\"
孙明的脸色铁青——这种政策细节他压根都不清楚!
陈明和评审组专家及省改制办小组成员集体离席,闭门讨论半个小时后,重新走上主席台。
陈明大声宣布了结果:
“经专家组和省改制办小组评审,本次丹江港改制项目的中标企业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华远(国际)物流集团海连分公司。”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即响起雷鸣般热烈的掌声。
孙明坐在原地,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他缓缓看向杨国涛和马文涛——两人同样一脸不甘,显然这个结果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掌控。
而张玉龙几人,只是在平静地整理文件,仿佛一切早在预料之中。
最后,陈明宣布了改制后丹江港的股份构成结构:
国有控股70%,保留地方政府和港务局的控股地位,确保战略资源控制权;
华远(国际)物流集团海连分公司控股12%,经营港口运营和物流产业园;
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股权激励持股10%。
战略投资股权8%,包含外资航运公司和供应链企业,以技术换股权。这部分股权优先考虑华远集团,省国资委将与华远集团深度讨论协商。
董事会构成由国有股东委派董事长,民企及战略投资者各占1-2席。决策机制采取重大事项需2\/3表决权通过,保障国有资本的话语权。剥离非核心资产至子公司,资产重组优化上市主体质量。
最重要的是黄金股机制:政府对涉及国防或安全的决议享有一票否决权。
陈明还宣布了对赌协议内容:华远集团若未达到目标业绩承诺,需按约定按比例回购股份。
散会后,孙明大步走出港务局,孙骏紧跟在他身后,脸色阴沉。
“大哥,这事肯定不对劲!”孙骏低声道,“省里突然插手,华远集团又对法律门儿清,他们肯定早就知道内情!”
孙明没有说话,径直上了车。车门一关,他猛地一拳砸在座椅上。
“查!”他咬牙切齿,“给我查清楚,这个张玉龙背后到底是谁!”
同一时刻,张玉龙站在港务局楼上的窗前,目送孙明的车队离开。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新短信映入眼帘:
“预防安全,猎鹰小队全体待命。”
张玉龙轻轻按灭屏幕,嘴角浮起一丝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