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你那朋友李太白,是不是有病?是不是有病?”
在李白做出清平调之后不久。
玉真公主找到了陆远质问道。
“呃......师姐,此话怎讲?”
陆远明知故问道。
“还此话怎讲?
你去长安城听听,听听他都干了些什么,他现在可了不得。
酒中仙,谪仙人,多大的牌面哦。
能让力士脱靴,能让贵妃研墨,能让天子调羹。
可不得了喽,本公主以后见他,那都得自称妾身喽。”
玉真公主语气中充满的阴阳的味道。
“是有些狂傲了,那不知陛下如何处置?”
听到玉真公主这般说,陆远面上也有那么几分尴尬。
“陛下如何处置,我一个道士如何晓得?
你说说你,唉,咱们真不愧是同门师兄弟。
这看人的眼光,那还真是一脉相承了。
不过话说回来,你也算吸取教训了。
之前那个孟浩然,听到皇帝到来,就往桌下躲,胆子太小,那成大事。
你这次推荐的人,胆子确实不小了,那简直都能包天了。
这次若是被追责,这公主我也不当了,以后有人才,你也别对我说了,就这样吧。”
玉真公主一甩衣袖,径直走了出去。
“师姐,师姐,大可不必如此.........”
陆远连忙上前劝阻道。
这让玉真公主帮忙,结果还让玉真公主把公主的身份丢了的话,那未免也太坑了些。
“陛下对李白如何,你也是看到了的。
李白又是我举荐的,如今犯了这么大的事情,我这举荐之人多少得要有些表示。
反正这公主当不当,对我而言也没什么区别。
有着这身份,反而麻烦许多,总有人认为自己可以来我这走走关系,扰了我清修。
眼下有这机会,正好把公主身份去了,就这样吧。”
玉真公主稍稍解释了一句。
说实话,自从唐玄宗登基,并让她们两姐妹出家修道之后。
玉真公主就知道,这公主的名头,对于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她是真不在乎有没有,甚至去掉之后还会更好一些。
“不是,我说的是,以太白之才,应当不会因这几首诗词获罪。”
陆远摇了摇头道。
“陛下心胸能有如此宽阔?我怎么不知?”
听到陆远这话,玉真公主表示有些不信。
“师姐是皇家出身,自古天家薄情,况且还有先前武周之事,太平公主之事在前。
陛下对师姐,对皇家子嗣,自然多有提防了。”
陆远解释道。
“哼,那便拭目以待吧。”
玉真公主轻哼一声道。
...........
天宝二年,夏。
关于李白醉写《清平调》的事件,经过两月发酵,那已经在长安之中传的沸沸扬扬了。
这些人也不知是真崇拜李白还是真要坑害李白。。
反正给《清平调》出了各种释义,猜测什么的都有。
《清平调》三首,那在长安城中算是人人传唱了。
而高力士,杨国忠两人,也将这些消息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唐玄宗和杨贵妃。
反正就是看李白不爽。
但结果却让高力士两人挺失望。
杨贵妃对三首《清平调》很是喜欢。
唐玄宗虽然有些不喜李白的狂傲,但觉得李白也是大才。
只是当官时间太短,又是一步登天,难免有些狂傲不自知,不过这都是小事,他觉得李白在这次事件之后,应该会收敛一二。
不会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了,所以唐玄宗并没有对李白进行惩罚,当然赏赐也是没有的。
在唐玄宗看来,李白过段时间就会收敛了的。
............
终南山。
玉真观内。
“师弟,这李太白还当真是有些才华,如此放肆,陛下居然没有惩处。”
在等了两个月之后,玉真公主也没听到朝廷发出什么贬谪李白消息之后。
这让玉真公主都感觉很是意外了。
“陛下惜才罢了。”
陆远不在意的回了一句。
“唉,天家无情呐。”
玉真公主叹息了一声。
她是没想到,李白陷入这么大舆论漩涡,这么多人给李白抹黑的情况下,唐玄宗却还能相信李白,对李白没有任何惩罚。
若是把这主人公换成她这个亲妹妹,把舆论内容稍稍转变一下,那玉真观外,这会应该有两三百禁军驻扎了。
............
又是几个月过去。
时间到了天宝二年的秋天。
此时,长安街上对于李白的舆论攻势,其实已经停止了。
虽然大家依旧在传唱李白的诗词。
但是,已经没有先前的那种构陷之言了。
这其实也是正常的。
李白只是狂了一点,但他所在的职位,以及唐玄宗对他的态度。
这就导致,除了高力士还有些计较李白的行为之外。
其他人在第一次针对李白,发现皇帝没有处罚李白之后,直接就放弃了针对李白。
李白那么狂,皇帝还保他,他手中还没什么权,和大家也没什么权力利益上的交集,加之诗词还写的那么好。
万一把他惹毛了,他等会喝点酒,在诗里面给你造谣一下,还传唱出去的话,那自己可就算是惹到铁板了。
万一这诗作还能流传后世,那就是变相的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了。
所以此时的李白,除了没升官之外,他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
可李白是那种能不作的人嘛?
显然不是嘛。
于是,李白在这时候作出了《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一文。
其中的那句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可算是狠狠的阴阳了大唐官场一番。
同时也因为自己上任一年多了,唐玄宗却没给自己升官,没有给自己一展抱负的平台,所以他还想去过以前的江湖生活。
由于这篇诗作,李白是写给同事的,同事嘛,这关系大家都清楚。
所以这篇诗作,很快就被他的同事呈给了唐玄宗。
就是如此,唐玄宗也没把李白怎么样。
直到天宝三年春。
李隆基再次设宴,并要李白登船作诗之际,李白却已在宴会上喝了个七荤八素,竟然把李隆基的要求给回绝了。
“好一个酒中谪仙。”
面对李白的拒绝,李隆基只是笑着点评了一句,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但此时的李白,也终于是知道自己惹了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