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陆远带着王维跟孟浩然两人来到了道观之中。
在道观童子的带引之下,三人来到了玉真公主处。
此时的玉真公主一身道服。
三人到了之后,也没有摆出公主的架子,仅是以道家身份邀三人入座。
陆远倒是没什么,当即就坐下了。
可王维和孟浩然两人就有那么一些打鼓了。
王维他和公主有那么一点不愉快,上次见面的时候,公主可没给他什么好脸色。
而孟浩然更是第一次见到玉真公主。
他现在什么官身都没有,而他对面的却是大唐天子的亲妹妹。
这第一次会面,要是直接入座的话,未免也过于放肆了些。
“两位居士不必如此拘束,奉茶。”
玉真公主看了两人一眼,而后对边上的童子吩咐了一句。
“多谢公主赐茶。”
王维两人连忙行礼道谢。
“贫道听闻孟夫子在太学题诗,竟能让众人搁笔。
如此才学,却未能中第,未免也过于可惜了些。
不知夫子可否与贫道题诗一首?
若是当真如传闻一般,贫道或可为夫子引荐一二。”
见两人依旧多礼,玉真公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孟浩然道。
“在下多谢公主好意了,只是在下已无求官入仕之心。
至于题诗,这数月来,在此南山之中暂居,在下颇有些许感悟。
不知公主可否准许在下以此为题,题诗一首?”
孟浩然对玉真公主行了一礼道。
“嗯?”
听完孟浩然这话之后,玉真公主略带疑惑的看向了陆远。
见玉真公主看向自己,陆远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也不清楚孟浩然的想法。
“夫子随心而为便可,童子,笔墨。”
玉真公主也没强求什么,既然孟浩然不想入仕,那她也没必要死乞白赖的请他入仕。
这年头其他的人或许不多,想当官的人,那可太多了。
别的不说,就那与孟浩然同来的王维,就是一个想当官的。
“谢公主。”
孟浩然再次对玉真公主行了一礼。
而后接过道童送上来的笔墨,开始书写了起来。
不多时,一首诗词就出现在了纸张之上。
“陛下驾到。”
就在孟浩然将诗作写出之后。
道观之外突然响起一道尖锐的嗓音。
“这.......公主,在下不过一介白身,不敢冲撞陛下天颜,可否容在下藏匿一番。”
听到这一声唱喝之后,孟浩然当即对玉真公主开口道。
“嗯!?
童儿,带夫子去偏房。”
听到孟浩然这诉求之后,玉真公主不由皱了皱眉,心中对这孟浩然的评价不由降低了不少。
属实是孟浩然表现的,也未免过于胆小了些。
在孟浩然被引入偏房之后,陆远,王维跟着玉真公主出门前去迎接了唐玄宗。
“贫道见过陛下。”
“草民王维拜见陛下。”
“峨眉道人元丹丘见过陛下。”
来到玉真观外,玉真公主和陆远都是对唐玄宗行了一个道揖。
唯有王维对唐玄宗行了一个大礼。
“摩诘也在此处?
朕听闻你抱恙归养,当下如何了?”
“承蒙陛下隆恩,草民已然无事。”
王维恭敬回复道。
“嗯,没事便好,既已痊愈,那便再去济州任职吧。
峨眉道人元丹丘?朕倒是时常听玉真和金仙二人提及。
听闻你是紫阳真人弟子,不知真人当下如何了?”
唐玄宗扫了一眼王维,对于王维这人,他是有些不爽的,但是,王维多少还是有才华的。
就这样放在外面,多少有点浪费了。
若是没遇到也就算了,如今在玉真观遇到了,那就不能让王维继续在外面浪了。
安排了王维之后,唐玄宗又将目光看向了陆远。
“多谢陛下挂念,师尊身体无恙,当下应当还在潜修。”
陆远回复道。
“嗯,朕想请紫烟真人入京讲道一番,先前几次相邀,真人均在潜修。
他日若是真人出关,你便去替朕传达一二。”
唐玄宗点了点头,对陆远开口道。
“是,陛下,下次遇见师尊,定当传达陛下旨意。”陆远点头应了一句。
反正这口头答应又不要钱。
而且唐玄宗的话,也没有太绝对,只是让他陆远传达一下而已,又没强求什么。
“嗯?玉真,观中尚有贵客?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看来朕来的有些不是时候了。”
当唐玄宗入到方才玉真公主的会客所在。
见到桌面上的四个茶杯,以及留在桌面上的诗作之后,唐玄宗原本那高高兴兴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陛下莫要动怒,且听臣妹解释。”
见到唐玄宗这般模样,玉真公主连忙将唐玄宗迎到一旁。
而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孟浩然?倒是颇有些许耳闻,让他别藏了。”
得知事件原委之后,唐玄宗的脸色好了些许。
不过在提到孟浩然之际,唐玄宗握着诗作的手就不由的重了一分。
“荆州学子孟浩然拜见陛下。
陛下万年,大唐永盛。”
片刻之后,孟浩然略有些蓬头垢面的从外面被禁军带了进来。
“免礼,你怎这般模样?可是他们欺负了你?”
唐玄宗看着有些蓬头垢面的孟浩然,不由将目光看向了押送他过来的禁军。
“陛下,此非将军之过。
乃是臣下听闻的陛下亲临,因臣下恐见陛下天颜,故而藏身于床榻之下,才有了这番模样。”
禁军还没辩解,孟浩然就率先替人辩解道。
“说你胆大吧,朕一过来,你能把自己藏身于床榻之下。
说你胆小吧,所行之事,倒也算是敢作敢当。
来,你且自诵一遍你所作诗篇。”
唐玄宗看了一眼孟浩然,不由笑了笑道。
“是,陛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嗯?”
当孟浩然诵读道不才明主弃之际。
唐玄宗的脸色微微有那么一点不好看了。
即便是方才他已经看过这文章了,但孟浩然诵读出来,那便无异于是当面开大了。
随着唐玄宗的一声轻哼,孟浩然瞬间就停下了诵读。
脸上不由的凝出了一滴滴汗珠。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朕!”
唐玄宗看向孟浩然冷声询问道。
“陛下,此乃草民胡乱之作,万不敢污蔑陛下。”
听到唐玄宗这话之后,孟浩然连忙跪地解释道。
诬陷天子,这罪名孟浩然可是万万不敢认,这罪名往轻了说,那叫欺君。
要是往重了说,这就是纯纯心有反意呐。
这要是认下来了,那九族可就该消消乐了。
“罢了,既然卿无入仕之意,那便回襄阳去吧。”
唐玄宗看了一眼孟浩然,思量了片刻后开口道。
其实唐玄宗也能看出来。
孟浩然这写的虽然是什么南山风景,写什么无入仕之心。
其实全文看下来,那是句句在求仕途。
“谢陛下隆恩。”
听到唐玄宗对自己的处置之后,孟浩然连忙叩首谢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