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半年过去。
自从李白结婚之后,他那日子过的叫一个乐不思蜀。
半年都没太露面。
真就跟嫁入许府的媳妇一样,一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偶尔露面,也就是和陆远,孟浩然两人聚聚。
诗会都很少参加,游山玩水就更别说了。
陆远在这半年之中,则大部分时间和孟浩然,在胡紫阳的隐居之地修行。
728年初春。
孟浩然欲要赶往长安应试科举。
李白和陆远两人前往相送至广陵,同时,陆远也想去长安走走,于是便有了和孟浩然同游的心思。
“夫子,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武昌渡口,黄鹤楼中。
李白看着孟浩然很是不舍。
在李白心中,孟浩然真就是他的贵人,自从两人相识之后。
这一年不到的时间之中,他是名也有了,媳妇也有了,甚至是出身问题都解决了。
“太白,普天之下岂有不散宴席?若是有缘,自会重逢。
再说了,此去长安,除了孟夫子,还有我这峨眉道人呢,你怎不问问你我可否有再见之日?”
陆远见到李白看孟浩然那快拉丝的眼神,不由开口打趣道。
“丹丘生,昔日我曾在这黄鹤楼上放言,有朝一日,定会的写出镇楼诗词。
却不曾料想,这竟会是一首送别之作。
小二,取诗板笔墨来。”
听到陆远的话后,李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二取来了诗板。
“好的,客官。”
黄鹤楼的小二很快应了一声,很快,便将诗板笔墨取了过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很快,一首诗词便出现在了诗板之上。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啊!不愧是李太白,此作当真是妙。”
看着李白的诗作,孟浩然不由称赞道。
“时候不早了,快要发船了。”
陆远看了看下方的渡口处,打断了孟浩然的继续吹捧。
不然要是让这两人说起来,一时半会的估计是停不下来了。
“丹丘生,孟夫子,多多保重。”
下了黄鹤楼,李白将两人送上船后,再次叮嘱道。
“放心吧,有我在 ,你这孟夫子没事的。”
陆远对李白挥了挥手。
告别李白之后。
陆远和孟浩然沿江而下,直往扬州。
说来也有趣,这安陆到长安,陆路的距离,其实连水路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但因为通济渠的存在,走水路反而要比翻山越岭快速将近一倍的时间。
三月初,陆远和孟浩然经过近一个月的水路之后,终于是来到了长安。
孟浩然这是第一次来长安,他对于长安的一切都很是新奇。
无不感慨着这长安繁华。
但陆远对这长安却是兴趣缺缺。
游玩几日之后,陆远便以探访终南故人为名,与孟浩然分别,前往了玉真公主的道观之中。
孟浩然倒是也没多做挽留,只留下了一句春闱之后定去相访,两人就此别过。
...........
“义父终于是离开了李白,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太多诗词了。”
“你瞅瞅义父去的是哪!长安啊!多少大唐才子聚集之地,你说不会有太多诗词?”
“没事,从义父这次扮演的表现来看,这一时间段作诗最强的,应该就是李白了。
现在义父离开了李白,那其他诗人即便有些作品。
估计也就是二三流之作,义父虽然能获得积分,但是,这些作品我们不要背啊!”
\"别说,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即便是其他诗人,如崔颢一般,那我们要背的,也就那么一两首成名作。
跟李白这种一比,确实是强上不少。\"
............
“哟,是什么风,把本公主的师弟给吹来了?
某人说,再来的时候,可是要为本公主引荐俊才的呢?
怎么又空手来了?人呢?”
再次见到陆远之后,玉真公主轻笑道。
“呃.......那俊才另有它事,今日是来不了了。
师弟我这段时间也是被师尊抓去了隐居之所,潜修半年,这不,刚出来就想到了师姐嘛。”
陆远随口辩解了一句道。
“多少人想随师叔潜修都没那机缘,你还跑出来?
与师姐说说这些年的趣事, 师姐过些时日也想去游历一番,就是不知天下有何趣事。”
玉真公主看着陆远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这几年来,倒是还真有些趣事.........”
陆远将这几年来,与李白同游时所见之景跟玉真公主描述了一番。
“这李太白,当真是有些诗才,不过这百姓之事,也是颇为有趣。”
在听完陆远的讲述之后。
玉真公主不由点了点头,对李白有了那么几分认可,同时也对外界有了几分好奇。
............
728年的春闱结束之后,孟浩然首考落榜。
这让孟浩然有那么一点不悦了,以他的才学,怎么就会落榜呢?
于是,这个年已四十的孟夫子,也是狂傲了一次,直接就去了太学踢馆。
在孟浩然题诗一首之后,满堂皆服,为之搁笔。
至此,孟浩然那是一战成名,即便是不怎么问世事的玉真公主,都得知这来自长安城中的消息。
“师弟,你这次带来的人,倒还当真是个大才,怎不引来与本公主一见?
莫非师弟真以为,你师姐举荐人才,是重貌不重才?”
在得知孟浩然与陆远的关系之后。
玉真公主找到陆远询问道。
“师姐,你这可就误会我了,孟夫子腹有经纶,在他看来这科举功名,不过是唾手可得之物。
春闱尚未开始,我便让师姐举荐,那未免也太小看孟夫子了。”
陆远解释道。
“那如今之际呢?”
玉真公主看向陆远道。
“嗯,师弟还是走一趟吧。”
陆远想了想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