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映得董远方的脸庞忽明忽暗,他望着老乡们欲言又止的神情,无奈地笑着点点头,眼角挤出细密的纹路:
“大家的顾虑,我们都理解,所以我今天来到这里,听听大家的想法。”
话音未落,他伸手接过刘少强递来的保温杯,杯壁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驱散了几分指尖的寒意。
咕咚喝了两口热水,董远方抹了抹嘴角,继续说道:
“大家的顾虑,我这边都记下来,回去后,我们会好好研究,以求把这个脱贫攻坚的方案,做的更完善更能落地。”
他翻开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借着月光,认真地又核对了一遍刚刚记录的要点,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随后,董远方索性把笔记本合上,往火堆旁凑了凑:
“现在一亩地,一年能打多少麦子和玉米?”
他的语气自然又亲切,就像邻家串门的老熟人。
老乡们渐渐放松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开了话匣子,有人说起自己收成比去年多了一成,有人聊自家的鸡仔,有人抱怨田里的虫害,董远方时而皱眉,时而跟着大伙一起笑,完全没有一丝官架子。
跳动的火苗不时爆出火星,照亮董远方专注倾听的模样,也照亮了老乡们渐渐舒展的眉头。
寒风依旧呼啸,但此刻围坐的人群中,涌动着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第二天,董远方推开办公室的门,深蓝色大衣装肩头还沾着零星的雪末。
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布满批注的笔记本拍在木质桌面上,牛皮纸封皮被压出一道清晰的折痕。
“这几天走访老领导和老乡们,大家反映的意见,我都记下了,你整理整理。”
董远方目光扫过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既有老领导的建议,也有老乡们的诉求。
刘少强快步上前接过本子,指腹触到纸张上晕开的水渍,不知是茶水还是雪水。
他正要转身,董远方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其他常委那边,意见也整理一下,重新完善一下脱贫方案。”
窗外的北风突然加剧,将窗棂吹得微微发颤。
“董书记放心!”
刘少强转身立正,笔记本紧贴胸口,说道:
“春节放假前一定完成!”
晨光穿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而董远方已经重新伏案。
董远方将最后一份文件归档,金属文件夹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他揉了揉发酸的脖颈,目光扫过台历上圈出的红痕 —— 春节临近,千头万绪的拜访安排如潮水般涌来。
嵩州之行是重中之重,郑老师那边肯定要先去,提前给他拜个早年,过年期间,来看望的学生多,他就不去凑热闹了;
今年沈老师从南方回来过年,多年没见了,肯定要见上一见。
想到两位老师,董远方不自觉勾起唇角,指尖轻轻摩挲着手机,盘算着该带些道口县的特色作为伴手礼。
周省长春节肯定是回京都过春节,董远方可以跟着家人,到时候登门拜访。
济水要回一趟,见见周涛他们,顺北接父母回京都过年。
至于市里的人情往来,往日都是秘书长靳修远统筹。
如今秘书长职位空缺,只好让办公室主任临时接手。
董远方喊来县委副秘书长、县委办主任苏宇龙,特意交代:
“礼数要周全,别落下埋怨,我们既不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过于吝啬让人调理,明年县里发展任务重,需要市里多支持。”
县委办主任苏宇龙心里,自己是最有机会接替县委秘书长的人选,董远方让自己负责礼尚往来,看来是有意提拔自己,激动地接下这个重任。
最让他皱眉的是朱元鹏和李国政的拜访,可能他需要亲自去。
官场的规矩如同细密的蛛网,纵然心有抵触,也只能顺势而为,在人情世故中寻找平衡。
接到董远方上门拜访的电话,朱元鹏和李国政都很吃惊。
官大一级压死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