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直很喜欢儒学的吗?他给你提的建议那么好,你为什么不顺他的建议,继续推行儒家思想的改革?”
刘彻居然对儒家不敏感了,这让苏云很疑惑。
刘彻的表情很凝重,像是做了某种坚定的选择一般。
“我是很想改革,很喜欢儒家学说,因而很重视主父偃三人。
但喜欢归喜欢,要彻底变革一个国家的思想,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年能做到的,现在看来还不是一个好时机。
朝中信奉道家学说的人还占多数,此时贸然改革必然会触动更多人的利益,到那时他们必然联合起来向朕施压,这可就麻烦了。
我有自己的打算,变革如今的思想是必然,但必须要有一定的根基,要么打断他们的根基,要么建立朕的根基,否则改革必然会失败。”
刘彻是真的成长了,尤其是听了之前苏云的劝告,明白了朝中权力的分化和控制,知道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老太太虽然和刘彻思想理念不同,但终归还是向着他们老刘家的,有老太太这杆大旗在,他刘彻才能屹立不倒。
老太太是贪恋权利,但要是老太太倒了,还会有太后、文官、武将、旧功臣等等的人崛起,这个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刘彻的成长,苏云真的很欣慰,这孩子能在权力的压迫中保持本心,经过自己的劝告后变得不急于求成,也是难能可贵。
眼见刘彻非常有信心,苏云打算帮他一把,“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有没有什么好想法,让我给你参谋参谋?”
刘彻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
“我打算重启太宗文皇帝当年列侯就国的策略,让这些朝中官员通通贬回封地,打断他们的根基,只要他们联合不起来,他们就没有任何势力。
只有把这些人的势力通通削弱,这样我才可以提拔属于自己的亲信,才能做到毫无阻力的改革。”
刘恒当年就是采用的列侯就国策略,将那些在朝中的侯爵通通贬回了封地,只要他们不在京城,就没法联络,联络不了就没法组成势力,就不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不少新兴的侯爵崛起,再加上一些旧侯爵重新回朝,堆积在朝中的列侯越来越多,已经隐隐有了赶超文帝当年的趋势。
是时候该重启这项策略了。
——————————————
贾谊、苏云和刘彻商讨了半天,最后确定了这次列侯就国的人选。
苏云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不在朝中,对朝中的情况并不熟悉,这次挑选人选实际上全是贾谊做的。
贾谊也算是三朝老臣了,对朝中上下的事情,不敢说一清二楚吧,也难有什么事情能逃过他的眼睛。
此次几乎把朝中带有侯爵身份的人挑了个遍,但凡在朝中有点势力的,都被刘彻贬回了封地。
在封地就没办法相互联络,在封地就没法联姻、结党扩大势力,在封地就没法插手朝廷的政务,别谈从中取利了。
此诏令一发,群臣瞬间哗然。
要真按照刘彻说的返回封地,那他们朝中重新积累了那么多年的势力,就会瞬间土崩瓦解,和当年文帝一朝无异了。
他没想到新皇帝会如此绝情,更没想到新皇帝敢如此绝情。
“陛下,如今朝廷之中并不缺钱粮,缘何将我们这些忠良之士赶回封地啊!”
“陛下,此策万万不可实行,先皇刚刚驾崩不久,陛下就要大动干戈,就不怕引得民怨沸腾吗?”
在经历过之后,刘彻很明显比之前成熟多了,面对群臣的反对,他并没有和上次朝会一样暴怒。
相反,他的情绪很平静。
谋定而后动,是群臣教给他的最好的道理。
“先皇确实是刚驾崩不久,可先皇一朝和太宗文皇帝一朝都有在执行列侯就国的策略,太宗文皇帝一朝更是把它定为国策。
你们当初没有跳出来反对,现在跳出来反对,是欺朕年幼吗?”
刘彻话语中隐藏的杀意无比明显,这种威胁感比之前的大吼大叫更能震慑住群臣。
群臣还能说啥?
他们的父辈当初不是没有反对过文帝时期列侯就国的国策,只不是没斗过文帝,只能默许了文帝的行为。
他们也不能说列侯就国政策的不是,因为反对列侯就国政策就是反对祖宗,谁敢站出来反对,刘彻就敢直接把他下狱。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站出来出风头了。
眼见没人反对,刘彻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项国策就按照定下来的实行了。
————————————
“太皇太后啊!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是啊,太皇太后,我们在朝中并无什么过失,一心一意地为陛下效力,可陛下他不讲情面,要撵我们回封地啊!”
“臣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效忠于陛下,臣不想回封地呀,臣愿为陛下和太皇太后肝脑涂地啊!”
群臣一个个的哭着跪倒在窦漪房面前,确实是真的伤心。
但回了封地,他们就只能任人宰割,依着老刘家睚眦必报的性子,他们必然不会有好下场。
窦漪房的眼睛瞎了,但耳朵练得异常灵敏,他们搁这一直哭个不停,把窦漪房都给哭烦了。
“起来吧,起来吧,这东宫不是你们哭诉的地方,老身身体还好着呢,让外人听了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老太太是群臣最后的保护伞,眼见老太太急了,他们也不敢再哭,只能抹干了眼泪,静静地退到一旁。
窦漪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表情透露出对群臣的怜悯。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这有是非的地方就有争斗,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老身也无能为力,但老身还是会尽力保你们一下。
你们这都是老臣了,从太宗文皇帝一朝就跟在朝中,数十年如一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事皇帝也做的太绝情了些。
眼见老太太这么说,群臣心里好受了些,老太太终归还是向着他们的。
但老太太接下来话锋一转,彻底摆了他们一道。
“皇帝确实做的绝情了一点,如今国家也不缺钱了,让你们回封地怎么也得多补贴一点吧,就直接撵回去也太没人性了。
这样吧,老身做主了,现在只要愿意听陛下的命令回封地的,朝廷会立刻给出回封地的盘缠,另外额外补给他三年的俸禄。
就给如此的待遇,不知大家觉得如何啊?”
群臣:!(☉_☉) !
不是,演都不演了吗?
这老太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合着这是被他们祖孙摆了一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