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守业脚一落地,人就贴到了院墙上,慢慢的朝着旁边的屋子挪了过去。
他直接躲到了屋子后面。
之所以没急着行动,是因为院子里的灯亮了,有人从屋里出来了。
“张老师,咋回事啊?哪放枪啊?”
“好像是功德寺那边!”
“刘姐,你别怕……应该没啥事,你先去看看孩子们。”
“我去找小李,让他骑车去找公安来看看。”
“张老师,不会又是狗特务……”
“不是,你别瞎想!”
那个张老师是个女的,听声音得四五十岁了。
她让那个刘姐别瞎想,可她自己的声音已经开始发颤了。
秦守业眉头皱了皱。
又是狗特务是什么意思?
那些狗特务来这边搞过破坏?他们要伤害这里的孩子?
真是够丧心病狂的!
秦守业打算回头打听一下,看看是咋回事。
要真是那些狗特务,做过伤害这些孩子的事情,那以后碰着特务,秦守业绝对不会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一枪一个,打死一个少一个!
秦守业把脑袋从房子后面露出去一些,一个头发半白的大妈,披着衣服朝着大门那边跑了过去。
“小李!”
“小李!”
她边跑边喊,大门口旁边那个屋子里,跑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张老师,咋了?”
“刚才枪响了,你没听见啊?”
“我……我睡太死了。”
“你穿好衣服,骑车子去派出所,叫公安同志来看看。”
“我这就去……”
张老师没继续往那边跑,转身就跑向了西边几个屋,去看孩子们了。
那个小李回屋穿了衣裳,推车子就要去找公安。
他走到大门口,打算把大门打开的时候,突然外头有了一些亮光。
“谁……”
“我!你学明叔。”
“三叔……你咋来了?”
“我来跟你们说一声,刚才的枪声,是咱们村里几个猎户,进山打猎被狼群给围了,他们开的枪!”
“啊……他们人咋样?”
“人没事了,打死了几头狼,剩下的都跑了。”
“人没事就行……”
“你跟张老师说一声,让她别担心,没出事!”
“还有,明儿我给你们送点狼肉过来,给孩子们吃!”
“三叔,那狼肉能吃吗?”
“我到时候过来做,保证比狗肉香!”
小李咧嘴笑了笑。
“三叔,得亏你来了,要不我还得骑车子跑十几里地。”
“行了,我走了……你跟张老师说一声吧。”
外面那个人举着火把离开了。
秦守业心里松了一口气,那人来报信,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要不然等公安来了,还不知道要折腾到几点呢!
现在都凌晨两点多了,折腾一会天亮了!
那个小李把车子推回去,然后就跑去找张老师了。
张老师得知是周围村里的猎户放的枪,她悬着的心就落地了。
“没事就好……”
“三叔还说了,明儿送一些狼肉过来,给孩子们吃。”
“好好好……明天见了他,我要好好感谢一下他。”
张老师很高兴,因为孩子们好久没吃肉了。
上面虽然对孩子们很重视也很照顾,可毕竟现在物资紧张,粮食能勉强供应上,让孩子们吃得饱,可要想吃好……就有些难了。
上个月还能给四箱奶粉的,这个月就只有一箱了。
鸡蛋也减半了……肉就更别提了。
这段时间给她急的,恨不得割自己的肉给孩子们炒着吃了。
“小李,那狼肉咋做?好吃不?”
“三叔来做,他做这玩意在行。”
“那就行……我那还有点茶叶,等他来了,让他拿回去。”
“三叔肯定不能要……”
“他不要也得要,咱不能白要他东西。”
“那明儿您跟他说吧。”
他俩扯了几句,小李就回去睡觉了。
张老师去其他屋看了一下孩子,又跟刘姐她们几个说了一下情况。
除了那个刘姐,还有七八个照顾孩子的大姐。
她们刚才都起来了……
孩子们倒是没被吓到,被枪声吵醒的都没几个。
被吵醒的孩子,也以为是放鞭炮了。
十几分钟后,院子里的灯灭了,屋里的灯也灭了。
秦守业又等了半个小时,才从屋后走到院子里。
院子有半个足球场大小。
秦守业对这一点很是满意!
院子越大,放得物资越多!
秦守业把粮食堆到一起,在周围放了肉干,干果,零食点心。
在粮食堆北面,他放了五百袋奶粉,还有两面口袋的红糖。
压缩饼干,菜干,还有一些玩具,积木洋娃娃之类的。
接着他往旁边挪了挪,在旁边另起炉灶,又堆了一大堆东西。
棉衣,棉被,棉褥子,被套床单,衣服鞋子。
棉布,棉花!
这一堆放完,他又在旁边放了一堆生活用品,剪刀,针线,洗脸的肥皂,洗衣服的胰子,脸盆,大铁盆,暖壶,烧水壶……
“应该差不多了,够他们用的了。”
“过完年再来一趟,再送点粮食奶粉啥的,我去鹰酱待半年,也饿不着他们。”
秦守业嘀咕了两句,转身朝着张老师那屋走了过去。
他在张老师屋门口,放了一个面口袋。
里面有茉莉花茶,大红袍,铁观音,明前龙井,普洱,还有两支钢笔。
袋子上面他还放了一件棕色的风衣,两双皮鞋。
鞋下面压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他提前写好的,内容也是他绞尽脑汁想了很久,写了改改了写才弄出来的。
六一幼儿院诸师长台鉴:
今有薄物数宗,托人悄置于院内,非敢求名,唯念院中孩童皆为国家幼苗,当得悉心培育。
近年物资虽有短缺,然稚子嗷嗷待哺、求知若渴之态,实让人心牵。
所赠微末之物,不足挂齿,唯盼能解院中一时之需。
某本布衣之身,知师长为照料这些孩子,日夜操劳,费心费力。
某无他长,仅以绵薄之力略尽心意,万不敢声张。
切盼师长勿究某之姓名来历,更勿将物资交与他人处置。
此非私相授受,实乃百姓对国家幼苗之关爱。
孩子们健康成长,将来为国效力,便是对某最好的回报。
言尽于此,唯祝院中孩童茁壮成长,诸师长身体康健。
匿名布衣谨启
一九五八年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