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队伍路过青园时,并没有如众人预期般停下,而是继续沿着水泥路稳步前行。
然而,尽管队伍没有驻足,却引发了一阵热烈的议论声。这些声音来自于队伍中的众多文武大臣,甚至还有那些地位尊崇的王公贵族。
有人高声说道:“我在这里也购置了一块土地,建造了一座玻璃房。里面种植的瓜果蔬菜,不仅供自家享用,更主要的是对外销售。没想到,这投资不仅收回了成本,还略有盈余呢!”
另一个人紧接着附和道:“李侯爷,您家的回本了,可我家的却还未收回成本呢。不过,本侯倒也不在意那点小钱。毕竟,这里不仅平时可以来游玩一番,到了冬天,还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可品尝,实在是妙不可言啊!而且,冬天我几乎都住在这暖房里,温暖如春,别提有多舒服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呼喊:“李侯爷,到时我到您园子来招待好友,您可要给我打折啊!”这声音显然出自一位官职较小的官员之口。
那李姓侯爷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豪爽地回应道:“可以,可以!若是本侯当时不在园子里,你直接跟管事的说一声便是。”
“那真是太感谢李侯爷了!”那小官员连忙道谢。
队伍继续缓缓前行,随行的文武百官们也开始闲聊起来。
忽然,有人惊讶地说道:“咦,张好古张大人,他怎么会舍得把暖房的信息公开呢?不仅如此,他还帮忙建造玻璃暖房,提供技术和种子等,却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听说这费用张好古张大人也全部给了那些技术人员和养护人员呢。”
“是啊!你不说,我还真没留意到这一点。”另一个人附和道,“可是张大人为何要白白帮助咱们呢?”
就在这时,一辆小巧精致的马车里突然传出一个苍老而又低沉的声音:“你们啊,还是太年轻,对张好古张大人的良苦用心根本就一无所知!张大人之所以鼓励大家多种青菜,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得起青菜啊!一旦种的人多了,青菜的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这样一来,受益的可不仅仅是咱们这些普通百姓,而是整个国家的老百姓啊!张大人如此为民着想,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他的格局和胸怀又岂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呢?”
话音刚落,旁边立刻有人附和道:“是啊!咱们跟张大人相比,可真是差得太远了!人家张大人根本就不屑于那些诗词文章,他所关注的,是如何为国家和百姓做更多实实在在的好事。看看这两年张大人都做了多少大事啊!别的先不说,就单说咱们脚下的这条路,修得多么平整啊!走在上面,就像走在自家院子里一样,既平坦又光滑,一点都不颠簸。而且,这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下雨天也不怕,完全不会出现陷轮的情况,走在上面,连鞋底都不会沾上一点泥巴呢!这才叫真正的好路啊!”
“你呀,就只知道个路!”另一个人接过话头说道,“你再看看那研究院,给朝廷带来了多少收入啊!要是照这样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研究院的收入就能赶上全国一半的税收了呢!”
“我看啊,恐怕不止一半吧!”又有一个人插嘴道,“依我看,今年研究院的收入说不定就能超过全国一半的税收了呢!”
这话顿时引起一片沉默,大概都是在心里想,看看人家这官当的,这是真本事啊!比诗词文章比不过,比本事,比不过,比钱财,也比不过,嗨!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然而,即便比不上张好古,那与其他人相比又如何呢?如此一想,心中顿时又宽慰了许多,毕竟还有更多的人远远不及自己呢!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已临近正午时分。众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周口店。举目四望,眼前的景象对他们来说是如此陌生——所有的房屋都没有使用瓦片,无论是平房还是两三层的小楼,无一例外都是平顶。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不禁涌起一连串的疑问:这样的平顶房屋,难道不会漏雨吗?带着满心的疑惑,他们向当地的住户打听起来。住户们对这个问题似乎感到有些诧异,仿佛问话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他们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这些外来者,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要是漏雨的话,这房子还能住人吗?难道你们没看到家家户户都有人居住吗?
龙舆凤辇缓缓地停在了周口店研究院的大门外,车轮滚动的声音渐渐消失,四周一片静谧。崇祯帝身着龙袍,从龙辇上走下来,他背负着双手,站在原地,目光凝视着眼前的大门楼。
这座门楼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两侧立着两根粗壮的石柱,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门楼上方横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匾额上镶嵌着七个鎏金大字——“大明工科提举司”,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七个字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崇祯帝看着这七个大字,心中却突然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他定睛细看,越看越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七个字虽然写得很大,但字体却显得有些丑陋,笔画歪歪扭扭,毫无美感可言。
崇祯帝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字也太难看了吧!如此丑陋的字竟然挂在朝廷的衙门上,这不是给大明政府部门抹黑吗?”他越想越气,脸色也渐渐阴沉下来。
再仔细一看,崇祯帝发现匾额的落款处写着“张致远”三个字。他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原来是张好古的字。张好古的字差,这在朝中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可谁会想出这么个主意,把他的字挂在这么显眼的地方呢?
崇祯帝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张好古,只见他一脸惶恐,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致远,你来解释解释这匾是怎么回事?”崇祯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怒气。
张好古听到皇帝点将,又看到皇帝指着的那块匾,心里“咯噔”一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