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585年。
由大秦中央政府宣布,嬴子婴担任大秦的第三位皇帝。
嬴子婴在位期间并没有在政治制度上做任何改革,刘邦与丞相府编写的政治制度已经相对完善。
嬴子婴也没有发动任何对外战争,大秦目前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
目前大秦的纲领就是治黄河与长江。
嬴子婴完善了大秦的教育制度,成立了大秦人才部,主要作用是管理大秦人才资源。
嬴子婴将大秦周围各国的关系打通,在边疆地区建立了市场,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同时大秦的福利体系也有了保障,包括生活补助,退休金,困难补助,盐碱地补助等多个项目。
但这样庞大的福利体系使大秦国库的开支很大,甚至国库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
嬴子婴为了解决国库收入的问题,学习了始皇帝的方式。
在这个大秦不太富裕的年代,依旧有富裕的人,张扬富裕的人在咸阳城内也多的是,在大秦内也有很多。
这些大秦富豪在当年土地改革时期,被始皇帝当成提款机,财富方面损失了很多。
但他们依旧还有着自己的产业,能够赚钱。
20多年过去,他们又富裕了起来。
现在国家困难了,总要有人要承担国家的代价。
他们赚的钱是时候该吐出来了……不,是该贡献给大秦,爱国的时候到了。
大秦的富人再一次被当做了提款机。
秦元590年。
由大秦中央政府宣布,刘嬴担任大秦第四位皇帝。
刘嬴,字盈。
他是历史中的汉惠帝。
由于天命的影响,刘嬴必然出生,结果不会改变。
即便刘邦没有与吕雉结婚,刘盈也必然出生。
此刘盈由刘邦与嬴氏夫人所生,大概是刘邦想要恶心嬴政取了刘嬴这个名字。
刘邦本来打算推举刘如意担任大秦第四任皇帝。
但如今的大秦朝的皇帝是五年一届。
刘邦考虑到时间很长,并不着急让刘如意担任皇帝,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刘邦也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儿子。
子嗣一方面的情况,其实他跟嬴政很像。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继承人性子太软弱了。
就像他当年想的。
在大多数是父亲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不完美的。
刘嬴在位期间,奉行黄老学说,与民同养,大秦的政治体系在这期间没有改变。
南渎渡劫在刘嬴在位期间基本结束,其洪水影响已经大规模减小。
但洪水所淹没的土地已经变成酸碱地,需要时间改造,这对大秦影响极大,大秦目前的贫困户甚至比嬴政时期更多。
为了缓解粮食危机,每年的国库收入绝大部分都是在收购粮食上。
秦元595年。
由大秦中央政府宣布,嬴昭担任大秦朝的第五位皇帝。
嬴昭在位期间他发现了大秦目前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贫困户太多了,大秦的基层百姓经济严重不足,导致购买力不足……
经济改革遭到失败,它并不是和现在的大它,但它也没有完全失败,大秦的财政得到了增长。
为大秦之后的扶贫战斗,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秦元600年。
由大秦中央政府宣布,刘如意担任大秦第六位皇帝。
在刘如意在位期间依旧施行之前刘姓皇帝的黄老学说,让大秦人民人均经济得到提升,贫困户减少……
秦元605年。
由大秦中央政府宣布,嬴潏担任大秦第七位皇帝。
在嬴潏执政期间,建成了属于大秦基层自治的体制,依旧实行黄老学说。
但这一次黄老学说的效果明显大打折扣,人均经济增长缓慢。
这让嬴政,刘邦认识到大秦如今必须要做出改变,不能再继续实行黄老学说。
黄老学说没有问题,但目前的大秦出了问题。
无为而治,不能解决问题,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
让大秦脱贫,提升大秦购买力,将南北渎劫对大秦的影响彻底拔除……
秦元610年。
由大秦中央政府宣布,刘恒担任大秦第八位皇帝。
刘恒成为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力拔除南北渎劫的隐患,用时六个月。
在这期间,刘恒对大秦的法律进行了改革,使大秦法律的严酷性不再存在,换成了体力劳动。
同时连坐制度也被进行了现代化。
延尉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列。
距离大秦收复新疆,蒙古地区已经过去了36年,所有的西域人,匈奴人已经融入了大秦人的群体,但他们大多数都是贫困户。
之前的皇帝发展的大多是靠近黄河流域的地区,边疆地区发展较为落后。
人均经济增长很低的原因,就在于中央地区的经济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很难提升。
想要提升人均经济,使大秦人民脱贫必须从边疆地区入手,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
在秦元612年时,刘恒想要发动脱贫运动,但他目前资本不足,不足以支撑开展脱贫运动。
资本不足,该怎么办?
刘恒这位皇帝想到了皇帝会的始皇帝,万世汉祖。
他将脱贫运动的想法说给了两名皇帝会的成员。
嬴政与刘邦原本就很欣赏这位历史上的汉文帝。
在知道了对方的想法之后,两人展开的思考。
脱贫运动对于目前的大秦来说,难度是有的,困难也有很多,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但嬴政,刘邦两人对于成功的概率并不看重,也不在意脱贫运动失败后对于大秦的影响。
他们俩都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运动得到了嬴政,刘邦的支持。
两位皇帝会成员的支持,使刘恒可支配的国运点变多,这使他有了开展脱贫运动的基础。
刘恒运用了大秦中央制度,自己的皇帝位置,将大秦的力量集中起来,统筹大秦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向贫困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