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一路退兵,至华阴时,设宴与孙坚、曹操饯别。
按照之前与荀攸商议好的撤军计划,张新军将兵分两路。
一路以徐和,张辽、于禁等人为大将,领青徐兵从崤函古道退往雒阳,再从成皋东出,走黄河南岸到青州。
孙坚也在这一路。
他到了雒阳以后,会从大谷南下回豫州。
另一路则是以雒阳兵、西凉兵和白波黄巾为主,走轵关陉入河内,从河北佯攻冀州,围魏救赵,迫使袁绍、韩馥退兵。
这一路军的成分太复杂,张新必须亲自统帅,方能确保无虞。
因此,从华阴开始,他就得与孙坚和曹操分开了。
宴席上,孙坚不断发着牢骚,一会大骂袁绍那群党人是国贼,一会又骂百官太废物,只会拖后腿。
此次设宴只有他们三人,孙坚索性敞开了骂。
曹操不断喝着闷酒,心中叹息痛恨。
“本初,本初......”
张新见孙坚骂骂咧咧,不由安慰道:“事已至此,文台便是再骂上一千句,一万句,也无法改变事实。”
“倒不如回去之后,扫平豫州,秣马厉兵,待后方安定之后,再行勤王。”
“也只能如此了。”
孙坚闻言叹了口气,对着张新举杯。
“君侯,请饮。”
吨吨吨吨吨......
杯酒下肚,张新看向曹操。
“不知孟德兄将来何打算?可有去处?”
“襄阳蔡瑁,乃我少年好友。”
曹操开口道:“自去岁刘景升入荆州以来,对其多加倚重,我意先投到他的麾下,再寻机说动刘荆州与君侯、文台兄一起勤王!”
再次勤王,是帐中三人这几日达成的共识。
于张新而言,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后续变法改革,根治时代顽疾,实现胸中抱负的必需品。
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打碎士族豪强的庄园经济、解放佃农、开科取士等等......
每一项都是在世家大族的身上割肉。
若无天子在手,这些政令颁布下去,一定会有人以名不正、言不顺的借口反对。
甚至都有可能颁布不下去。
说破大天,你张新也就是个卫将军、青州牧而已,有什么资格更改国策?
有了天子在手,虽然那些大族一样还会反对,但起码从名义上来说,已经没有问题了。
很多时候,做事要的不就是一个名义么?
长安城,我张新必会再来!
孙曹二人就不必说了。
这俩现在还是忠臣。
张新听闻曹操要去投蔡瑁,心中直呼好家伙。
“这是倒反天罡了呀!”
不过你还别说。
若是张新拿下冀州之后,再顺手把河内收入囊中,便能再从轵关陉入河东,进攻长安。
孙坚那边扫平豫州,依旧可以从大谷入雒阳,走崤函古道。
如果曹操真能说动刘表出兵,他就可以从丹水北上,走武关直插长安。
这条路,也是当年刘邦灭秦所走的路。
张新在北,孙坚在中,曹操在南。
三路齐发,无论到时候长安掌权是董卓还是李傕郭汜,都难免顾此失彼。
不得不说,现在的小黑胖子在战术上虽然还很菜,但战略上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好,那就祝孟德兄马到功成!”
张新举杯。
三人在帐中盟誓,来日定当再次勤王。
宴会散去后,张新让人把醉醺醺的曹操送了回去,悄悄把孙坚留了下来。
“文台,你觉得......兖州如何?”
“君侯此言何意?”孙坚一脸疑惑。
他虽喝了不少酒,但此时还算清醒。
我一个豫州刺史,你问我兖州干嘛?
张新微微一笑,“文台有没有兴趣做那兖州刺史?”
孙坚一愣,随后瞪大了眼睛。
“君侯,你是想......”
张新点点头。
“兖州毗邻青州、冀州、豫州、徐州、司隶,可四面出击。”
张新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刘公山不识大义,他今日能助袁绍攻我青州,乱我之后。”
“来日我等再次勤王之时,难保其不会再攻我等之后,如此小人不可不除!”
“文台,我实话与你讲。”
张新看着孙坚,“此番收复青州之后,我定会北上攻伐袁绍、韩馥等国贼,为朝廷收复冀州。”
“以文台之能,扫平豫州想必不难。”
“文台扫平豫州后,亦可北上兖州,届时我据冀、青二州,文台据兖、豫二州,你我二人合四州之力,再次勤王,定能成功!如何?”
忽悠......为孙坚规划一个战略,是张新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他未来的战略重心,一在勤王,二在河北四州。
兖州他暂时还腾不出手去取,但又不能坐视中原大乱,百姓流离。
张新并不想把曹操放到兖州,毕竟历史上的曹操就是从兖州起家的。
他也不想把曹操收入麾下。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张新必走的一步棋。
现在的曹操还是汉室忠臣,若将其收入麾下,到时候难免会起冲突。
收曹操,肯定是要给钱粮的。
万一小黑胖子学那刘备,跑了,自己的小钱钱不就等于是白给了么?
因此在曹操提出想投蔡瑁之时,张新并未出言挽留。
那么,孙坚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一来,刘岱必须死。
二来,孙坚出身寒微,素来为士人所轻。
他能坐兖州,但一定坐不稳。
历史上的孙坚就是因为坐不稳豫州,才以堂堂乌程侯、豫州刺史的身份,听命于袁术一个荆州的南阳太守,导致后来战死。
要知道历史上的袁术,可没有接受董卓给的后将军。
他那时的身份,只有一个刘表给他表的南阳太守,都算不得正式太守。
三来,现在孙坚没有受到玉玺的污染,还很纯净,又是张新的半个故吏。
将来张新只需以天子名义驱使,以孙坚的性格,他一定会听。
这样一个既听话,又造不成威胁的工具人,简直完美。
“这......”
孙坚闻言,脸上露出了心动的表情,随后又迟疑道:“可......坚出身寒微,素来为士族所轻,豫州士族尚不服我,如何能取兖州?”
张新笑道:“文台,我老师是谁?”
“啊呀,啊呀!”
孙坚抓耳挠腮。
对哦!
蔡邕可是兖州人啊!
“君侯身为蔡公的弟子,若有他支持......”
思及此处,孙坚连忙表态。
“愿从君侯之命!”
一州之地,傻子才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