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耀眼的金光破空而出,在咸阳宫的上空轰然相撞,刹那间如天地悲鸣般的声响叫七国所有人都下意识抬头张望。
云涛翻涌如熔金,交织成三丈见方的天幕。
奇异的是,无论离得或远或近,天幕在所有人的眼中都一样的清晰,却又冥冥之中了然,这是因为秦国而出现的天幕。
没人能说清楚,这是大秦的天眷,还是不祥的征兆。
只因展开的天幕里,化开的墨水般的黑暗里,浮现了出个颀长的少年身影,玄色斩衰服浸透雨水,未经缝边的麻布边缘垂落丝丝缕缕的暗红,像是被利剑绞碎的伤口仍在渗血。
那人左手紧攥着木牌,指节因用力过度泛着青白,右手拖着的长剑在地面划出蜿蜒血痕。
湿透的长发披散肩头,随着蹒跚脚步在风中凌乱翻飞。每一步都似踏在刀刃之上,踉跄的身影将浓重的悲怆烙印在天幕。
所有人望着这虚幻又真实的画面,眼眶不由自主泛起酸涩,情不自禁的想要发问,这是谁?又在为谁悲伤?
“为父何以斩衰也?父至尊也。诸侯为天子,天子至尊也。”
疾步往咸阳宫赶的李斯望着天幕上的画面,忍不住呢喃。大秦的丧服遵循 “五服” 制,服丧的轻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
天幕上的人穿的是斩衰服,用于子为父,也用于臣为君,诸侯为天子。
他不相信闹出这么大动静的只是子为父守丧,但若是臣为君……死的是大秦的哪位君主呢?
不怪李斯往不好的方面考虑,只因刚经历了长公子金瞳见未来的事情不久,又看到这样的异象,很难不让他想歪。
况且,最初始的金光,和长公子的金瞳的眼神何其一致,难免让他觉得这就是未来……
咸阳宫檐角铜铃无风自鸣,李斯穿过影壁时,衣摆扫过冰凉的青石砖。
听政殿朱漆大门半掩,廊下早有数十名朝臣垂手而立,玄色官袍在晨雾里凝成暗沉的潮水。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穿梭的侍医,青铜药炉腾起的白雾中,隐约可见染血的锦帕,心头猛地一沉。
\"相国,这是?\"
李斯侧身贴近吕不韦,广袖下的手指微微发颤。
吕不韦瞥见他的到来,神色凝重,喉咙微滚,轻声吐出三个字:“长公子。”
李斯的瞳孔猛的一缩,寒意顺着脊柱窜上后颈,他望着天穹那片诡谲的光幕,所以果然是和长公子有关吧,那长公子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忽听环佩声响,嬴政裹着玄色大氅大步而出,腰间鹿卢剑撞出清越鸣响,浑身弥漫着肃杀之气。
满殿朝臣轰然拜倒,呼声震得廊下积尘簌簌而落。秦王却恍若未闻,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着天幕,指节捏得泛白。
良久,他突然转身:“蒙武,王贲,即刻调三千锐士巡守咸阳,维护咸阳安稳;吕不韦,遣人监察六国动向……”
一条条政令发了下去,李斯悄然抬眸望前,只觉得秦王周身的寒意越发明显了。
正当众人屏息时,嬴政突然抬手:\"取席!\"
侍奉多年的内官立刻会意,匆匆抱出竹席铺展在丹墀之上。
嬴政率先跪坐,玄色袍裾垂落如瀑:\"今日,寡人要与诸位爱卿共解这天机!\"
他要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扶苏伤了眼睛,昏睡至今不醒。
见秦王已然坐在殿前,众人面面相觑,很快就选好了自己的席位安静的跪坐下来,抬头望天。
李斯回眸看了眼安静但侍医来往频繁的内殿,心中思绪万千,转头望着王上冷峻的侧脸,若是长公子出事,那王上……
不等他多想,骤然爆发的白光吸引了他的注意。
无论是咸阳宫内的百官,还是慌乱无措的百姓,其余六国的议论纷纷的王室谋臣,此刻都不约而同的仰头看过去。
始终是一个身影踽踽独行的画面突然有了变化。
四周的黑暗如同潮水般向少年涌过去,试图吞没他。少年轻抬右手,剑锋凌厉,带着一往无前的魄力,划破黑暗,透出阵阵白光。
最终,少年一剑劈下,白光大放,吞没了整个画面。
众人控制不住眨眼,画面切换,落到了一座高耸神秘的建筑,一闪而过的“摘星阁”三个小篆字体印入众人的眼帘。
【“啊啊啊,哥!这里有个血人!”
尖叫声惊起一行飞鸟,一个长相俊秀格外活泼的青年抱着昏迷过去浑身血迹的少年冲到了摘星楼下。
“小月啊!崔先生,救人啊!”
一阵鸡飞狗跳,少年被安置到厢房。
小月拿着干净的绢布擦干净了少年的脸。
“扶苏公子?”】
听政殿前的众人面面相觑,忍不住看向了秦王。
如果那是长公子,那长公子是在给谁守孝?
众人不敢再深想下去。
而被关注的当事人,嬴政微微攥紧了拳头,望着天幕上那略显熟悉的轮廓,身为一名父亲,他很肯定,确实与如今的扶苏有七分相似。
所以,这是扶苏的未来吗?
【“看上去长相相似,但这少年骨龄不过十八。”
崔文子一边摸着他的腕骨,一边瞧着他的面相,若有所思。
“小川?小川!”
“啊!”
被小月几声呼叫才回过神来的易小川抬眸。
见他神思不属的样子,小月疑惑:“你在想什么呢?”
以往最爱凑热闹的人突然安静,她还挺不习惯的。
“我在看这个。”
易小川一脸沉重的将他从少年怀里拿出来的木牌转了个方向面向两人。
上方,染着血迹的“大秦”两个字震人心魄——这是一块为大秦而立的碑。】
“这是长公子在为大秦守丧……”
“秦,没了……”
天幕下,秦人都红了眼眶。那木碑上一刀刀刻出来的染血的“大秦”二字,所附着的浓烈的情感,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能体会到。
斩衰服,子为父守,臣为君守,诸侯为天子守,百姓为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