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伊阁不愧是云州有名的商铺,阁中客人多到连门槛都能踏破。
紫英瞥见身旁姜丝面上的惊疑,轻咳两声,挺直背脊大步流星的率先走入阁中,不过片刻又走了出来,眉眼飞扬,满脸都是掩不住的得意。
右手朝姜丝一摊:
“鲛......”
紫英话还未说完,就被姜丝以禁言术封住声音。
紫英:?
圆睁的眼睛中满是疑惑。
姜丝叹了口气,
到底是个未经多少世事的大少爷,对外人的防备欠缺些许。
此地人潮熙攘,“鲛月纱”三字一出口被旁人听去,还不知要惹起多少风波来。
姜丝将一储物袋递到紫英手中,传音两句后走向右街一处茶室。
听到姜丝传音的紫英愣了愣,像是意识到什么,朝自己脑门上拍了下大步折返回琅伊阁。
茶楼中,姜丝点了杯清茶,看着热气升腾后又缓缓散去的袅袅白烟,指尖上绕着的那缕魂灵如云烟曳动不止,她心中一遍遍默念造化归元真录上记载的归一鼎的祭炼之法。
此法和许半怅以自身气运为重压强行让正处虚弱时期的归一鼎认主的路子极不相同,
一旦完成祭炼,她便能将归一鼎纳入丹田之中,完全掌控其所具有的造化归元之力。
面对失去鼎身实力大损的归一鼎,得其依顺的姜丝并不觉得遗憾。
因为她能更加轻易的掌控它。
姜丝的指节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她低垂着眼睫,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十分......大胆的念头!
归元鼎身具的造化归元之力,可炼化天地间存在的诸多能量化为最为纯粹的灵力。
其作用......倒是和灵根有几分相似。
姜丝虽说曾得到过水灵根异变为冰灵根的机缘,灵根纯度也很是不低,但即便是身具天灵根的修士,他们汲取天地灵气为己用的效率能高过归一鼎么?
没有!
姜丝十分笃定。
既然如此,那么......她是否能以归一鼎的“造化归元”之力代替灵根的“汲取灵气”之效!
辅之以引窍迢星诀,
真真正正的拥有,一众天骄都难以匹敌的修炼速度!
修士一旦晋入金丹境,修炼速度会大大减缓,即便是天资最为优渥的修士,三五年在一个小境界中止步不前也是常有之事。
姜丝若能迈出这一步,道途自然宽阔许多。
她心中澎湃不定,可面上却丝毫不显,姜丝由垂眸改为闭眼,细细想着此法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难题。
别的不说,光是归一鼎的鼎灵就为此法的实施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得到鼎灵彻彻底底的臣服。
若鼎灵不愿,
那该如何?
姜丝扬起唇角,很轻的笑了笑。
姜丝从不标榜心善,“对”和“不对”之间的界限,在她心中,远不如“愿”和“不愿”来的分明。
她,只顺心而为。
藏身在袖袍中的鼎灵不知为何抖了抖身子,突然心中发寒,像是被什么极为可怖的生灵盯上了似的。
不对,
鼎灵一愣,
它有心么?
嘎吱嘎吱的咀嚼炼化着灵石,归一鼎沉默了。
姜丝这边正想的投入,隔壁茶桌上围坐的几人的声音徐徐传来:
“昆仑此次出力的确不少,光是真传弟子就损失了一位,听说还是位曾得古剑认主的剑主!”
另一人闻此不忿道:“周道友,你只记得昆仑的功劳,莫非忘了蜀山此次也有三位弟子曾下敕渊?”
那人将茶重重的放回桌上,茶盖被震的在壶口上旋动不止:“传至万知楼的名录上写的清清楚楚,此次下敕渊的修士共有十三人!”
“其中昆仑和蜀山各出三人!”
姜丝闻此端起茶杯的手一顿。
此人口中所说的“蜀山三人”指的莫非是莫西合、冷凌秋和昭笙?
只是这三人从破除许半怅布下的足以以假乱真的幻阵后,不是就再也不曾出现过么?
也没有在之后修补禁制一事中出半点力。
那人继续道:“当时铜淮真君的八方镜虽未照出蜀山三位弟子的身影,但曾有道友撞见过离开敕渊的莫西合莫公子,问他为何不曾于镜中现身,”
“当时的莫公子只是谦逊一笑,回以寥寥几字,”
此人似乎对莫西合多有推崇,身后也如那人一般负着一把玄色长刀:“莫公子说的是......”
他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声音提高了些,似乎刻意要让茶楼中所有人都听到似的:
“微薄之力,何足挂齿,”
“莫公子当时只回了这八个字,之后便一挥袖袍潇洒离去!”
“莫公子入敕渊之举虽不为美名,但我们也绝不能一味吹捧昆仑,忘了蜀山弟子的贡献!”
那位姓周的修士一脸真切的疑惑:“蕈枢道人和昆仑几位弟子在见魔崖上强抗魔威,最后于许半怅融阵时力撼不息江化作的巨魔之举我们大家都透过八方镜看在眼中,”
“蜀山弟子的作用是......”
刀修微微一愣,结结巴巴回道:
“他、他们敢下敕渊就已属大义,何必纠结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茶楼中竟然有不少莫西合的拥簇,此刻纷纷回道:“的确!见魔崖是敕渊的中心,但镇压四方魔气的又是谁呢?”
“除了蜀山三位弟子还能有谁!”
“蜀山向来行侠仗义,剑胆琴心,比起此番占尽风头的昆仑,我倒觉得不为盛名的蜀山三位弟子的义举更值得我等赞赏!”
姜丝听到这里双眉蹙起。
诚然如这位刀修所说,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能下敕渊已属难得,出力多少也不必分的太过清楚。
可莫西合当时幻阵被破后面上挂不住才愤然离队,此举着实算不得光彩,又谈何“更值得赞赏”呢?
姜丝在镇魔台上苦修三年,自然不知外界关于当年敕渊之行的议论不仅不曾停歇,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而风向更是朝褒奖隐于幕后的莫西合几位蜀山弟子的方向发展。
此时只是听上一两句,姜丝心中升起了浓浓的嘲弄之意。
莫西合此人就是有这样的能耐,颇得天道眷顾,像是世间一切好处都要朝他身上倾斜。
重宝,名声,
不必怀疑,百十年后,若无意外,他将会被以上种种堆叠到一个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杯中茶水已然泛凉,姜丝指尖摩挲着茶杯上的釉纹,易容后平平无奇的面上沉如深潭。
“非也!”
突然有一道声音从右侧传来,姜丝扭头看去,见到出声之人时右眉挑起,又很快压下。
竟然是位熟人。
当时曾在停鹤城中有过一面之缘的万知楼琅轩客罗棣!
这间茶室的布置十分特殊,四周设以回廊,而中心处则是拔高的亭台,二者之间隔着半丈宽的清澈曲水,水中可见清荷粉莲,以及数条被喂食的颇为圆滚的红鲤游曳。
亭台四周鹅黄的纱帘束起,所有人都看见了罗棣法袍上琅轩客独有的标志。
他们听到这位男修用不低不高的声音道:
“据小生所知,”
“并不如这位道友所说,莫西合在此次封补禁制上起了不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