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妻儿最重
所以他不介意偶尔逗逗他。
可一旦他表现的有一点不如他的意,他便立时变脸。
小谢府并非固若金汤,依依有喜之事谢峥也没打算一直瞒着。
可就算在民间,长辈们也知道晚辈屋里若是女眷有喜,也要满三个月才会过问。
可他这位高高在上的皇伯父却当着满朝文武直接道破……“臣替臣妻谢过陛下。”咽下口中血气,谢峥含笑拱手言谢。
熙和帝点点头,对谢峥的表现还算满意。
福公公和谢峥交换了一个隐秘的眼神,随后扬声道:“退朝。”
熙和帝当先甩袖而去。
平日散了朝,朝臣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会说些时下政事。
可今天段丞相却没有留下来同你攀谈的兴致,闻尚书几人随后也走了。
朝臣们虽然心不齐,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可像今日这般退了散后万籁俱寂的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谢煜原本的好心情也因此而染上几分戾气。
一个个的都什么意思?
位高权重了不起吗?再位高权重,也是他们谢家的臣子,臣子是什么?臣子就是奴才。
姓段的老头子。
还有那个姓闻的……还有……
谢煜眸底闪过冷意。
等他得了势,这些老东西便是跪在他面前摇尾乞怜也无用。他一个不留,都罚他们去北境戍边……
“恭喜殿下。”自然也有留下的。
多是些平日和谢煜走的近的,多数都是惯会见风使舵的。
要论真本事,恐怕一堆人加起来也不及一个段丞相有威信。
不过看起来谢煜是被人簇拥在中间的。
谢峥似乎并不急,他拍了拍并没有灰尘的衣摆,又扯了扯袖子,把自己收拾整齐才微微勾唇看向被围在中间的谢煜。
似乎感受到谢峥的目光,谢煜侧头看向谢峥。
原以为会在谢峥眼中看出不满或是愤然来。
可是没有,谢峥竟然在笑,谢煜被他笑的心里发毛。
谢峥……他们俩以前明明十分交好的。一起玩闹一起闯祸一起被熙和帝训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谢峥变了。
他虽然还是他的伴读。
可先生教的文章谢峥念上一遍便能通篇背诵。
先生夸他聪慧,谢峥竟然还摆出一副不过如此的神情。
显得他这个皇子越发的平庸。
到了父皇面前,谢峥虽然显得十分不正经,让他背文章谢峥从来背不出。
惹得父皇斥责。
可是父皇就算骂谢峥,眼中也是含着笑的。
谢煜心里便明白了,先生将一切都告诉父皇了。
父皇哪里是考教谢峥的学问,根本就是逗孩子呢。
谢峥表现的越不羁,父皇眼中笑意越明显。
可转头看向他时,眼神中隐隐含着不满。
他文章背的磕磕巴巴,最后换来一句还需用功。可谢峥就算背不出,父皇也从来是笑着摸摸他的脑袋。
叮嘱他多吃点饭才能长高。
谢峥那时候什么神情呢?
他似乎不以为意。皇帝的关怀对他来说就像喝水吃饭一样平常。
可他若想得到父皇一句称赞却难如登天。
谢煜心中冷笑。
那又如何!他才是皇帝血脉,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他的父皇都会倚重他的。
谢峥呢……做的再好又如何。最终还是被他抢到手了。
“阿峥,我们兄弟许久未见了,一起喝几杯啊?”谢煜扬声道。
“殿下不会忘了我被禁足之事吧。”
“父皇那是看重你,怕你走错路,才对你如此严苛的,你可别生父皇的气啊。”谢煜假惺惺劝慰。
谢峥笑笑。
“臣明白,臣这便回家闭门自省。”说完对诸人拱拱手,便施施然的出了大殿。
他还能听到殿里有人嘀咕。
“犯了如此大错,还这般目中无人……活该他被禁足。”“谢二公子在诏煌城向来如此的……诸位大人哪位没被这位为难过?
不过路走的太顺,总会遇到死路的。
希望谢二公子经过此事性子能沉稳些。”
“……”
谢峥不以为然,落进下石的无胆匪类罢了。
一个有本事的都没有,熙和帝留着他们就是想多吃几句阿谀奉承之言。
看来谢煜父子果然一脉相承。都喜欢听轻巧话。
差事抢到手又如何?
谢煜能行?
径直出了宫,谢煜被一位丞相府的小厮请上了段家的马车。
马车中不止有段丞相,闻尚书竟然也在。
谢峥想到马上就能回家陪媳妇,心情着实不错。“竟劳您二位相候,谢峥失礼了。”
段丞相冷着一张脸,不屑搭理他的装腔作势。
闻尚书看惯了他这样子,见他遭人陷害丢了差事竟然还如此玩世不恭,不由得轻斥。
“没个正经。”
“我还年轻,还不到正经的时候。若像您二位这般正经,我家依依一定会觉得无趣的。”
见他开口闭口都是他家媳妇儿……
段丞相轻叹一声。“男子该以大业为重。”
“我同丞相大人不同。
在丞相大人心里,或许大夏的社稷最重。哪怕……哪怕圣命驴唇不对马嘴,大人也会忍气吞声照单全收。
可大人心里明明在骂……蠢货。”
段丞相神情微变。不过迎上谢峥含笑的眸子,竟然没有出言反驳。
“那你心里什么最重?”
“我家媳妇儿。”谢峥毫不犹豫的回道。
两位老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齐齐看向谢峥。
原以为谢峥在说笑,可是看谢峥的神情,虽然脸上带笑,可眼中无笑。
他竟然答的很认真。
“在两位大人心中,社稷为重,亲人或许次之。可在我心里,依依和家人为重。
哦……还有依依肚里的孩子。
若今日因陛下一席话,最终伤到依依……
我就让今天圣旨上的事变成真的。”
“胡闹。”
“不可胡言。”两位大人齐齐出声。
“我活在这世上,前二十年庸庸碌碌。
是依依让我明白什么才是活着……从那一刻我便发誓,往后余生我便为妻儿而活。
依依心善,希望救人。
我便出来接下差事。
依依希望大夏长治久安,希望北境安稳,南境平顺。
我便努力去让北境安稳,南境平安顺遂。可有些人却看不得天下太平。即如此,便由着他们……
反正我现在无官一身轻。
两位大人以后也不需要时时受我叨扰了。
我要回家抱媳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