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天下的蠢货都爬出来了!”
李彦大感震惊,却内心狂喜,与此同时,愤怒地砸了好几个茶杯。
听说了皇帝龙颜大怒,又听说了大夏的使者被魏国关押起来,大臣们闻风而动。
尤其主战派,倾巢而出。
六月初一,大夏朝堂上,关于对魏国用兵的决定,毫无阻碍的达成了一致。
几乎所有的主和派都集体失声。
当天,江宁的各大报纸头条的关键内容:宋州战火重燃。
潜伏在江宁的魏国细作,也日夜不停,加班加点向重要的情报快马加鞭往北边送。
随着范尹的被关押,夏魏之间的风云开始涌动。
无数人预感到新一轮的战争要开始了。
六月初三中午,皇帝的调兵令十万火急发到睢阳,大夏北伐强硬派分子之一的张文泽当天就紧急召集总督府所有的大小文官议事。
六月初四早上,一千骑兵从睢阳出发,快速北上,楚丘郡与另外两千骑兵汇合之后,作为前锋,正式对魏国宣战。
大量的情报如同狂风暴雨一样涌入魏国边境。
与这些情报一起来的还是夏军骑兵,他们如同洪流过境,震动四野。
魏国在宋州的配置如何?
十万可战之兵!
两国去年签订协议的时候,都约定双方要减少边关兵力。
双方都义正辞严地保证一定做到,转身就开始冲扩兵力。
可魏国的十万大军,并非都分布在济阳郡,济阳郡东边的卫郡有三万大军,济阳郡西边的陈郡有三万,北边兖州的济阴郡还有一万。
夏军来的太快,今日济阳郡后,骑兵直接将济阳郡向县的几个地方世家大户给围了,并且把家抄了。
这相当于砍人一刀就砍刀了大动脉上,鲜血狂飙。
为什么这么说?
你去抢泥腿子,没有人会在乎,更没有人会发声。
大魏的各级官员得知之后,最多说一句:谴责夏军的残暴行为,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们。
可如果你把世家大族抢了,大魏的各级官员肯定都睡不着觉了,因为他们治理地方,靠的就是这些世家大族。
六月初七,刚刚代替赵立到济阳郡郡城的周成接到情报后,直接跳了起来。
我踏马的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为什么我前脚刚来,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开战了?
周成赶紧派使者连夜赶往楚丘郡谈判,其真实意图是拖住夏军。
使者也是不负所托,快马连夜不停赶路,六月初八傍晚,就抵达了楚丘郡。
恰逢此时张文泽抵达楚丘郡,听说魏使来了,直接就把人抓起来一刀砍了。
然后把使者的人头悬在城头。
这个过程中,夏军的前锋则开始深入济阳郡,夏军那轰隆的铁蹄声,惊得无数地方大户睡不着觉。
大户们睡不着了,那县令肯定也别想睡了。
于是一封又一封求援信,雪花片一样发往郡城。
人们又想起来,太康五年夏军就有深入兖州专杀世家大户的前科。
于是更加睡不着觉。
消息如同洪水猛兽一样传播,恐慌的情绪也如同瘟疫一样,短短数日之间,在济阳郡各县传开。
六月初九,梁京。
“陛下,夏使依旧不肯出来。”刘言说道。
“还不出来吗?”魏崇延脸色有些难看,“他想干什么!他该不会真的以为朕会亲自去请他吧!他算个什么东西!就算那只舔狗亲自过来,也没有资格让朕亲自过去!”
“陛下,那接下来我们与夏国的关系如何处理?”
“其实很好处理。”
一边聪明伶俐的右相跳了出来。
“夏主不服,我们就终止购买精盐,禁止来自夏国的丝绸和布匹,这样断掉夏主一大笔收入,比杀了他还难受,他绝不想看到。”
魏崇延却皱起眉头来了。
“陛下,禁止这些,夏主的收入的确会断掉,我们的收入也会暴跌。”户部尚书卢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我们在南线筑造诸多城寨,花费大量钱财,幽州扩充军备,修筑城寨,也花费了大量钱财。如果现在断掉这一部分收入,根本无法覆盖尚未竣工的那些城寨,军器监的军备扩充,也会受到影响。”
听到这些,魏崇延非常纠结。
现在魏国的火炮也在批量生产,整个生产线的搭建,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精盐和布匹反而是魏国最赚钱的,一个是走量的奢侈品,一个是走覆盖更广的民生商品。
“陛下,臣说的断掉,不是真的断掉,断掉这些,夏主比我们更急。”贾政道谈笑风生,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夏主之前要求我们承认银钞,无非就是想印钱购买我们的商品,臣看了,今年上半年,夏魏交易最多的是粮食,夏国官方用银钞,在三镇之地购买了大量粮食!”
卢清立刻说道:“陛下,这件事臣正想说,用银钞结算精盐,对我们百害只有一利。我们从夏国买精盐,必须储备充足的银钞。我们储备银钞,就必须卖商品给夏国。诚如右相所言,我们的商品,只有粮食是夏人想要的。这导致这数月大量粮食流入夏国。粮食是战略储备,长此以往,必出大事!”
魏崇延忍不住点头,之前他答应用银钞结算精盐,也的确是想从精盐赚钱。
本以为储备银钞很容易,哪曾料到现在储备银钞的唯一方式竟然是卖粮食。
贾政道却大笑起来。
“右相何故而笑?”卢清问道。
贾政道道:“我笑你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以后,更没有看到此举深层次的影响。”
“请右相指点。”卢清不服气道。
“我们现在有很多粮食的确卖给了夏人,这看起来,是在资助夏人,实则不然。”贾政道一本正经地分析起来。
“哦?”魏崇延也疑惑道。
“陛下,您知道在一千年前,有一个典故吗?”
“什么典故?”
“北边的齐国,与南边的鲁国之间的故事。”
“你是指齐纨鲁缟?”
“没错。”
魏崇延顿时恍然大悟。
“我大魏有十五州之地,每一州都在平原之上,人口众多,田亩是夏国的十数倍。卖过去再多,都不会对我们有影响,但夏人就不同了。”
贾政道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
“夏人若长期在我们这里买粮食,买的越多,他们对我们的依赖就越高。夏人不是重商么?不出数年,夏国的商人就会多出数倍,而种地的则会大量变少。”
“因为商人赚钱,种地又苦又累。粮食只需要从我们这里买就够了。趋利避害是人生来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