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份刚刚好到无可代替的感情之外,简持盈从来不是一个会为爱情困住的人,他同样是恩佐专属的那个为他出谋划策、平衡势力的consigliere,一手组建独属于恩佐·克莱蒙德的法律团队,为将来的转型做好了准备,但是年轻教授的锋芒是收不住的。
无论是原剧情还是快穿者印象中原主的匆匆奔赴,都只有小人物自己的悲惨命运,他们近似于大学结束后的出租屋生活,却更加不堪狼狈又在物质上补足,可是就连原剧情都不敢碰更详细的地方,那里是——
时代!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简持盈稍稍研究一下原主的轨迹,就能发现将简家剩下这点儿伶仃可怜人变成那样的,正是那个时期欧美的局势。
硝烟炮火已经远去,时代仍风雨飘摇,像是一地狼藉,无论是外来者还是本地人,进入漩涡少不得得被抽上几个大嘴巴子。
带着一匣子银元和两大箱旧物漂泊异乡的简家,是活生生被政治动荡和时局变幻给拖垮的。
民国文里,大家提到保值的货币是什么呢?是黄金,是大洋,是实打实的铺子物资,是似乎稳定的外币。
可是先不说文人意气的简家人无偿租赁出让了自家的祖宅,带着的不是更稳定的黄金而是银元,从那个年代到原主出生的年代难道货币一直是统一的吗?
错,哪国的货币在几十年里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局势的变化,货币版本势不可挡地会进行版本更替和币制改革,在这样的局面下,损失最大的会是谁呢?不是那些手里钱最多的贵族老爷、富商资本家,是每一个普通人!
漂泊异乡的简家人,就是这样在社会的浪潮里和个人的不幸命运中沦落,沦落到了一个落魄了还比其他人更艰难,抱着两箱子东西不放手的困窘境地。
时代的回声在追溯时像钟楼里老旧的大钟,一声一声,沉沉地撞在简持盈的心上。
也撞出了机遇的曙光。
那个看不懂时机、跌跌撞撞的年轻人早就死了,现在温良恭俭让的皮囊下,是一个老辣的灵魂!
简持盈其实是一个流浪的灵魂,原剧情里从意呆利挣脱出去到了更好的名校上学,最后却又回到了那片土地上,即使他做了教授,其实也命途多舛,并不在母校教学,到了另一所实力过硬的学校,年轻人嘛,就算能力再出众,青涩的时候总是要吃点苦头的。
然而他抓住了合适的时机,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又看似无害的行为,竟然一举就打出了十分亮眼的操作,凭着过硬的学术水平站到了所有人面前。
这样一通把握人心又叫人说不出来什么异议、对政局分析到可怕地步的微操,隐隐透出了一点属于简持盈的锋芒。
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原主本该有的水平。
日后能成为反派阵营第一贤内助的男人,不会以为他考上大学都是靠死读书吧?
(未完
话说当初为了写这一卷,使劲在搜索引擎上(对不起作者太菜了没找到相关参考书orz)查了好久的冷战时期货币,心拔凉拔凉的。感觉就是在以前知道的英镑贬值、马歇尔和对抗之间又多了好多细节,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国际大事,他们只知道货币的换代和币制改革,每一分钱都是他们的血泪,考虑到原主的家人大概率会以更保值的英镑美金来储备,再考虑到所处地域不方便及时更换就更恐怖了,构筑的图景血淋淋到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也不敢放出来。意大利里拉更是让我见识到了意呆利从冷战到彻底更换欧元之间的缩略一角
以及虽然没有具体描述时期,但是里拉这个货币单位应该能帮助大家瞄定大致的历史时期,即持盈年少时里拉还未被欧元取代,而里拉这一区域\/国家性本币是在千禧年前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直到正文开始的时候攻意料之外掏出来的零钱已经是欧元了
题外话将在正文放出后删除,正文结束之后的故事我们等到下一卷开头再讲(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无法自拔(* ̄︶ ̄)),希望大家能够满意接下来的番外哈哈,如果不喜欢请蹂躏我放过被我玩弄于掌心的小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