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士,个个都配备了长矛和皮甲,并按照分工,分为掷矛队30人和弓箭队20人,外加10名护卫队成员背着弩,由熊洪自己以及黑手和树皮带领,前往苗部落营地。
由于需要推着二十多辆板车前进,行进的速度要比平时慢上一些,好在这段时间里,灰臀带着人已经将林间通道拓宽、平整了不少,车子走在上面倒没有太难走,在第三天的中午时分,便遇到了前来迎接的白茅等人。
“族长,你们过来了,那我让他们赶紧做饭。”
白茅第一次带着小队在外面独立地执行营地防守的任务,一直有些忐忑,生怕做不好出现问题,好在熊洪族长终于过来了,也让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嗯,做饭吧,大家饿了一个上午,吃过饭好好休息一下,”熊洪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其他地方还算平坦,不过到最后这一截路,可能由于前几日的降雨,地势低洼处有一些泥泞,熊洪也不得不帮着族人,去将车辆给推走。
苗部落营地经过上次的改造以及白茅的补充建造,现在已经完全变了个样。
山洞周围两三百米的范围内,本来就没有多少树木,原来苗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就在这个区域。而熊部落入驻之后,将这里改造成临时的集市区域,要保证参与集市部落的安全,所以以山洞为半圆圆心,在周围一百米的位置,用木头修建了一圈能够防止野兽袭击的栅栏。
在栅栏里面,两处地势稍高的高地上,搭建了两座木质哨塔,用来警戒远处野兽的袭击,并观察森林边缘的情况。正是因为这两座哨塔,白茅才提早地发现了熊洪他们的到来。
原来的山洞,由于熊部落的族人都不怎么喜欢居住,清理之后就被改造成了仓库,里面现在只有一些留给白茅等人的食物和工具。苗叶正带着人,将二十五辆板车上面的物资给卸下来,然后将这些车辆,整整齐齐地围着山洞口竖起来摆放。
看着众人在营地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熊洪不由得点了点头,这几年,这些族人们都成长了起来,让熊洪有种莫名的自豪感。
说是集市,也就是会在栅栏里面,随便找了一大块空地,到时候各个部落将带过来的物资、族人,先在熊部落的仓库兑换成粟籽,再用粟籽来换他们所需的物品,比如陶器、食盐、麻布、肉干等。水鱼从河口营地运了不少的东西,也一并带了部分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从河口营地溯流北上,到达白河码头,就可以直接将白骨洞营地生产的陶器、麻线锭等物资给运回来,中间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一两天,很多白河诸部的族人,都被羽落雇佣,沿着小白河两岸,向南开发耕地。
而河口营地和沙洲营地,也因为水运的重要性,被熊洪和熊巫定为永久性的居住点。
“哈哈,熊洪族长,我们过来了!”
到达苗部落营地的第三天中午,荆条就带着族人们提前赶到,这次与熊部落的交换,他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不过熊洪看到眼前的裸男裸女们,不由眼前一黑。
“荆条族长,你这是……”
熊洪指着光着屁股的十来个族人,哭笑不得,“他们身上穿着的兽皮呢?”
看着荆条等狩猎队人员身上穿着的兽皮围挡和衣物,再看看要交换过来的十余名光屁股族人,熊洪不禁气笑了,这些原始人,也不能小瞧,这不,已经无师自通地学会人口和兽皮分开售卖了。
“算了算了,荆部落倒不用这么小心,几件兽皮围挡,我们也是算到交换物资里面的。”
羊尾在旁边疯狂地跳动着,看到被熊洪揭穿,荆条倒也没有不好意思,而是解释道,“天气热,他们……凉快……”
看着眼前经过长途跋涉显得疲惫不堪的族人,他们的眼里满是迷茫和恐惧,熊洪不由感叹一句,这些人倒不全是老弱,至少还有几个看起来就年轻一点的孩子,只不过瘦弱一些。
熊洪摆摆手,让苗木将这些族人带下去,部落需要给他们换一身干净的衣服,还要让他们去洗个澡,将乱糟糟的头发给修剪一下——从踏入简陋木门的那一刻,他们就获得了新生。
荆条看着黑手等人将这些族人带走,虽然眼里也有很多不舍,但只是抬起了右手,想要打个招呼,但想了想又放了下来,这些族人已经属于熊部落了,跟他再无关系。
熊洪看出了他眼里的失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族长不用担心,他们既然成为了我们的族人,那日后自然不会让他们饿着肚子,吃穿用度都会按照我们的标准来。”
听到这些人的生活条件会跟熊部落的族人们一样,荆条的心情似乎好受了一些,而当族人将物资给运出来之后,荆条就完全顾不上失落了,因为熊部落给的,实在太多了。
“你们一共带来十三名族人,按照约定,我们根据他们的体重来支付粟米斤重,这十三名族人,共重一千一百多斤,我们按照一千两百斤跟你们结算,这个可以吧?”
至于为什么按照族人的体重来给粟籽,是因为有的部落会把要交换出去的族人提前饿着,这样就能节省不少粮食,但这些人到了熊部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更精心的照料,况且人饿久了,很容易饿出问题出来。
为了这些人的安全,也为了这些人能够尽快地被熊部落用起来,熊洪便改成了这样的规定。
要是在以前,熊部落交换的标准有很多,比如一个族人换一口陶器、换食盐或者换麻布,总之部落有什么,对方需要什么,熊部落就会跟他们换。
但去年在白河诸部,试行的以粟籽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方式,大大方便了熊部落的计算,预计参与交易的各部落直观比较。毕竟一斤盐和一斤粟籽看起来差不多,但价值却相差很大,而且要是碰到陶器或者一些不好分割的东西,就更方便互换。
之前跟荆部落谈的时候,一开始也是用陶器和食盐,但交换的时候,还是先折合成粟籽,再进行兑换最方便,也最容易让荆条这些人接受,毕竟粟籽也是一种食物。
“那太感谢了,这么多粟籽,足够我们部落吃上半个月的。”荆条搓搓手,激动地说道,“况且还能换些盐回去,上次族长你教我们用盐腌肉干,这可真是太好用了。”
大部分部落,其实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在狩猎的时候,总是能获得超过日常消耗的食物,要是不考虑危险和储存,甚至这些食物都能多出来好几成。
但一旦到了冬天,野外生存的动植物都急剧减少,无论采集还是捕猎,收获到的食物几乎完全断绝,加之天寒地冻,缺乏保暖的原始人,依靠打猎来获取食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在进入冬季后、大雪封山前,捕猎、采集到足够整个冬天食用的猎物,不然的话,冬天只能饿肚子。
而大部分部落饿死人的现象,也多集中在冬季,毕竟能够捕猎和有效保存食物的窗口期就那么短,他们并不是得不到食物,只不过是没办法保存到冬天。
而有了用盐腌制的办法,不仅是肉类,还有野菜,都能够保存很久,撑上一个秋天和冬天几乎没什么问题,这也是当初熊部落为什么在冬季都能活动,并得以壮大的原因之一。
除了带过来用于交换物资的族人,还有多张兽皮,一百多张大大小小的兽皮,甚至连族人的护裆都给扒了下来,在熊部落这边也换到了一千多斤的粟籽,让荆条乐的脸上全是褶子。
再加上熊部落承诺的,每带一个部落,就多给一百斤的粟籽,荆条差不多还能换到五六百斤的粟籽,那荆部落此行的收获,将远远超过荆条估计的数量。
光是这个,熊洪此次带过来的粟籽,至少得有四分之一归荆部落所有。
当然,荆条肯定是要换一些其他东西的,毕竟光顾着吃也不行,熊部落的陶器、食盐和麻布,这些东西,需求也是很迫切的。
接下来的两天,正如荆条所料,桃部落以及其他的部落,都陆陆续续地到达了苗部落营地,原本空空荡荡的营地里面,扎满了帐篷,这些部落都在第一时间将手中的族人和物资,从熊部落这里兑换成了沉甸甸的粟籽,或者食盐。
几个部落族长彼此熟稔,关系也算不错,而又有熊部落提供的住处和食物,这两天的生活可谓是非常惬意。
物资的交换从他们刚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甚至不用熊洪刻意去引导,每个部落驻地旁边,或者就在帐篷外面,开始展示出各种奇异的果实、种子,或者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石斧、石矛头以及其他具有原始社会粗犷风格的物品。